孟安然回了孟家莊,張三姐兒在鎮上養胎。一時半會兒的,劉豔兒也沒有法子去孟家莊,故此,精神懨懨。
王氏倒是歡喜女兒這段時日的安生,一心隻紮在南屋兒裏做活兒,忒懂事。
農村裏住著,出門兒七大姑八大姨的俱是親戚,都是一家有事,一個村子都能傳遍。譬如,來鬥家的生了女兒,劉豔兒家與來鬥兒家是未出五福的一家子,算起來,劉豔兒還要叫來鬥兒一聲哥呢。
來鬥兒頭一胎得了女兒,雖有小小遺憾,到底是頭一胎,心裏也有幾分小小喜悅。王氏讓劉豔兒裝了二十個雞蛋,又道,“明兒村裏集市,豔兒,你去扯三尺藍花兒布來。”
“是給來鬥兒嫂子的嗎?”劉豔兒問。
“嗯。”王氏歎口氣,“你杏大娘就來升來鬥兩個兒子,唉,這來升家呢呢,連生了兩個丫頭。原本你杏大娘正盼著孫子呢,結果不想你來鬥嫂子生的又是丫頭。自打這丫頭生了,說你杏大娘那臉色就沒好過呢。”
劉豔兒道,“兒子女兒都是天意,哪裏是人力可強求的,杏大娘連這個都想不通?”
“誰說不是呢。”王氏笑道,“咱們家不也是有了你們姐兒倆後,才有了你弟麽。這個哪裏急得來?”
劉豔兒心裏小算盤一動,笑問,“娘,你什麽時候去來鬥兒哥家。”
“明天你把藍花兒布兒扯回來吧,怎麽了?”
“我跟娘一道去。”
王氏瞧了劉豔兒幾眼,“你去做什麽?”
“去看小丫頭嗎?我喜歡看小孩兒。”劉豔兒挽住母親的胳膊,笑著撒嬌,“帶我一道兒去嘛,娘。”
王氏沒多想,隻道小女兒向來喜歡湊熱鬧,就應了。
劉豔兒似是格外的喜歡來鬥兒家的小丫頭,很是奉承了杏大娘一番,“我瞧著丫頭兒的眉眼跟大娘真像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真個水靈,以後長大了定是個漂亮的。這眼睛多有神采,一看就機伶。”劉豔兒還拿了個撥浪鼓出來晃了晃,笑著放到小丫頭的枕邊,“我在集上看到,就順手兒買的,留著逗小丫頭吧。”
杏大娘心裏雖盼孫子,不過在外人麵前總不好表現出重男輕女來,何況劉豔兒滿口的好話,杏大娘給他捧的心裏順暢起來,笑道,“豔兒,你可給丫頭買寫這些個做什麽,花這個錢。”
“丫頭也要給我叫姑呢,怎麽就不許我買了。”劉豔兒抿著嘴笑,又關切的叮囑來鬥兒媳婦劉靈雅道,“嫂子好生養著,等辦滿月酒時我再跟我娘過來。”
劉豔兒奉承人向來有一套,將這一家子哄得開心,才與王氏告辭回家。
待劉豔兒與王氏走後,杏大娘道,“豔兒這丫頭當真是出息的很。”
劉靈雅撫摸著女兒頭上的胎毛兒,原本她生了女兒,婆婆有幾分不悅,她也是知道的。隻是自己頭一胎,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哪裏容得外人嫌棄。劉豔兒這樣的讚她的女兒,劉靈雅跟著笑道,“是啊,聽說自去年退了婚,現在還沒說定人家兒呢。連帶她姐姐劉婉兒,都是出名的能幹,誰要是娶了豔兒,真是福氣。”
杏大娘挽了挽袖子,準備去把盆裏的幾塊兒尿布洗了,道,“豔兒家有些條件兒,自然眼光高一些。”
“這也難免的。”
孟家莊。
難得女兒回家,孟母臉上俱是歡喜。
孟安平先跟母親說了一番離別思念的話,孟母高興的問,“怎麽這時候回來了。”
“娘,現在我們除了每月休四天,五月三十是建國節,皇帝陛下新立的規矩,還有五天的假期呢,我想著,時間來得及,就坐車回來了。”不同於孟安然的帥氣,孟安平生的眉目平平,周身帶著一種恬靜的味道,她不急不徐的問,“娘,我怎麽聽說安然的媳婦吹了呢,到底怎麽回事,不是說要訂婚了嗎?”
孟母臉上倒無不悅,隻是簡單的將女方如何訂婚前生變、如何想借機拿捏家裏的事兒跟女兒細細的說了一番,最後孟母揚著眉毛道,“真是個刁鑽的,想怎麽著不把話說到明麵兒上,把我跟你弟都氣壞了。你弟直接說不算了,他們後來還想請人說和,我看你弟實在沒那意思,本身我對他們就不怎麽滿意,不算就不算了唄。憑你弟的條件,也不怕找不到好的。”
孟安平歎一聲,又問,“先時安然不是去鎮上做工了嗎?怎麽又回來了,我看他在西屋兒呆著呢。”
孟母道,“你弟長這麽大,哪裏在外頭做過工,他就沒那個力氣。才去了沒幾日,小臉兒就瘦的尖尖的,嘴角兒起了一溜兒的潦泡。他要回來,也不能把他攆出去。再說了,現下都是給你弟說親的,總在鎮上,倒耽擱了正事兒。自從上次這婚沒訂成,你爹就急得跟什麽似的,生怕兒子娶不上媳婦一樣。”
“安然不大愛說,嘴拙,最好給他娶個能幹會說道兒的。”孟安平道。
孟母歡喜的笑起來,拉著女兒的手拍了幾下子,欣慰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唉,安然太老實,又實在,給他說個精明伶俐能說會道的,倒是互補,將來也好過日子。”
“買賣既然停了,爹有沒有說接下來做何營生?”孟安平問。
孟母歎口氣,“現在不比從前,那會兒幹買賣的少,什麽都好做。如今幹什麽的都多,你爹說暫時就先種地吧,等等看。”
孟安平道,“安然平日裏沉默寡語的,跟爹的性子不一樣,不愛闖蕩,我看就讓他老老實實的種田也不錯,起碼安穩。”
“再說吧。”誰沒一顆望子成龍之心,不論兒女身上有多少缺點,擱在父母眼裏不是說看不見,而是縱使看得見,亦會覺著那些缺點並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孩子總是自己的好。
孟母精神頭兒極是不錯,雄心壯誌,“這次再有媒婆子給你弟說親,我可得好好看看,別又跟上回似的。”
孟安平附和了母親幾句,母女兩個歡歡喜喜的說了半日的話,到了晚上,孟父回家,一家人吃了團圓飯。
孟安平隻是在娘家住了兩日就要動身回帝都,臨走時孟安平問母親,“娘,大姑媽家是在劉家村兒。到時有空,你幫我跟大姑媽打聽打聽,他們村兒是不是有個叫李碧兒的姑娘。”
“怎麽了?”孟母笑問,“打聽人家做什麽?”
孟安平笑道,“沒什麽事兒,我有一次去寧公主府上送東西,碰到一個侍女,說了幾句話兒,不想倒是老鄉,巧的很。”
“知道了。”孟母應了,又問,“碧兒多大年紀啊?若是跟你弟年紀相當,給你弟說說。公主府上的侍女,就怕咱家配不上,不過話說來,難得又是老鄉呢。”
孟母現在的一顆心都在兒子的婚姻身上,孟安平笑道,“娘你就別想了,我早打聽過了。碧兒比安然要大三歲,比我還年長一歲呢。”說著就斂了笑,對母親低聲道,“聽說是和離過的。”
聽到這兒,孟母已收了臉上的笑,連連擺手道,“這可不成。”兒子尚未成婚,憑家裏的條件,三鄉五裏的黃花兒大閨女隨便挑,又不是娶不上媳婦,再怎麽著也不能娶個和離過的。
又說了幾句話,孟安平就坐上了自家馬車到鎮上,然後再從鎮上轉車去帝都。
孟安然駕著車,姐弟兩個其實感情很不錯,孟安平打心底惦記這個弟弟,每次回家衣裳鞋襪都帶給弟弟。孟安然亦是如此,姐姐回家,不論風雨,定要駕車到鎮上接去。
不過,孟安平自幼出去念書,或許是相處的時間少,姐弟兩個都非巧言之人,一個車內,一個車外,彼此默默,竟至無話可說。
車子剛出了孟家莊,到了直通鎮上的大道,遠遠瞧見前頭一輛闊大的馬車停在路旁,十來個人或蹲或站,一看就知道車子出了問題。
孟安然將車駛近,瞧一眼竟有熟人。
劉豔兒見著孟安然,實實是意外之喜,雙手抓住裙擺,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孟安平掀開車簾子問,“安然,怎麽了?”
“劉家村兒的,車壞了。”孟安然又問駕車的人,聞知已往鎮上送信兒,車馬行這就另派馬車來接。想了想,孟安然對劉豔兒道,“豔兒,我送我姐去鎮上,車裏還能坐三個,你們若是著急,就搭我的車吧。”
劉豔兒早已看到車裏那位梳妝富貴的年輕婦人,不想竟是孟安然的姐姐。她早聽張三姐兒說過,孟安然有位姐姐念書格外的厲害,到了帝都在衙門裏當差,又是找了個吃公家飯的丈夫,夫妻兩個都在帝都。
說句公允的話,孟安平生的一般,勉強算是中等水平,微胖,周身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富貴氣質使得她與村兒裏人格外的不同起來。劉豔兒自身打扮的伶俐青春,頭上也插了兩三珠環,自認身材更勝孟安平,但是不知為何,她竟隱隱有一種自慚之意。一時之間,她既想要搭孟家的車,又有些拘束,不好挪腳。
孟安平似是看出什麽,微微笑道,“我家大姑媽嫁的是劉家村兒,劉炳是我大姑父,說起來不是外人,很不必客氣。我還要去鎮上的車馬行轉去帝都的車,有時辰管著,耽擱不得。有急著去鎮上的先上車吧。”說著往裏麵坐了坐,空出位子。
劉豔兒怎能不抓緊這個機會,不過她是個仔細人,不忘叫著與自己一道兒去鎮上的小姐妹叫紫燕兒的女孩兒,連帶著還有杏兒大娘,三人一並上了孟家的馬車。
屁股剛挨了車上的椅子,劉豔兒忙笑著道謝,“今天可真是謝謝孟姐姐了。”
幾人上了車,孟安然與駕車的夥計說了幾句就直奔鎮上。
馬車走的並不快,杏大娘已經反應過來,笑對孟安平道,“你是安平吧?”
孟安平在家裏呆的時間不長,並不認識杏大娘,含笑問,“您是……”
“咱們可不是外人兒。”杏大娘笑。
劉豔兒趕緊嘴快的接過話兒來,作恍然狀,拍手笑道,“可不是麽?孟姐姐,我來鬥嫂子正是孟姐姐大姑家的二表姐呢。杏大娘是靈雅嫂子的婆婆,可不是一家人麽。”
這麽一說孟安平就知道了,連忙將手疊放在側腰比劃了個萬福的姿勢,笑道,“實在失禮了,我竟不認得大娘。”
杏大娘笑,“這有什麽?我聽說你在帝都當差,等閑也沒空兒回家。就是回來,去劉家村兒的時候也有限,哪怕去了劉家村兒,也是去你大姑家,哪裏見過我呢。”
“是啊,靈雅姐成親的時候我還跟著去湊了熱鬧,隻記得姐夫,也沒去過大娘家。”
杏大娘眼裏俱是笑影兒,“有這一回咱們認得了,以後你去了劉家村兒,得閑兒就去家裏逛逛,也去瞧瞧靈雅。”
“我聽娘說靈雅姐姐生了女兒,給大娘道喜了。”
此時杏大娘的臉上完全看不出因兒媳婦生了孫子頗覺晦氣的模樣,反是一臉歡喜道,“是啊,孩子結實的很,一臉的福相,現今才滿月,就沉得有些打手了。”
劉豔兒掩唇笑道,“可不是,長的也漂亮。杏大娘高興的很,滿月酒把一家子都請了去,熱鬧極了。”實際上,杏大娘因是孫女的原因,並不樂意花銀錢辦滿月酒。無奈兒媳婦厲害,再者,親家不依,隻好辦了。
因著為滿月酒鬧了一場氣,兒媳婦劉靈雅還堅持要大辦,將至親連帶五福以內的一家子都請了來,讓公婆狠狠的出了回血。心疼的杏大娘在街麵兒上足念叨了半個月,直說兒媳婦不過日子,糟蹋銀錢。
這些話劉豔兒怎會去說呢,她專撿了好聽的,“杏大娘拿出私房的銀子來給丫頭打的銀項圈兒銀瑣片,還有手鐲腳鐲,闔村兒都說,杏大娘這樣的慈善,給杏大娘做兒媳婦真是福氣呢。”
孟安平笑著應付,“誰說不是呢。”雖說是姑舅至親,因是兩個村子,再加上母親與大姑媽之間的姑嫂矛盾,孟安平與大姑媽家的兩個表姐走動的並不多。不過孟安平在外當差日久,應酬的話總會說幾句,“我也常聽我娘說,表姐都說您慈悲心腸,最疼愛晚輩不過的。”
有劉豔兒與孟安平捧場,杏大娘也樂得將之前與兒媳間的矛盾忘得一幹二淨,眉開眼笑的歡喜起來。
及至鎮上車馬行,孟安然找到了去帝都的馬車,再將手裏的油布箱子遞給姐姐,孟安平道,“安然,你先送杏大娘她們去吧,我這裏也要走了。”
孟安然點了點頭,孟安平道,“家裏爹娘年紀大了,你多留心爹娘的身體。”
孟安然又點了點頭,才在孟安平的催促下去了。
杏大娘是去鎮裏集市上買東西,劉豔兒與紫燕兒則是要去找張三姐兒。孟安然自是先送杏大娘,再轉送劉豔與紫燕兒去張三姐兒那兒。
劉豔兒與紫燕兒下了車,劉豔兒對孟安然道,“聽三姐說,你跟姐夫是極好的交情,到了家門口兒若是不進來,怕是三姐跟姐夫要說你外道了。”好不容易又碰到了孟安然,劉豔兒已決心要把孟安然留下,將心裏的話都對孟安然說了,成與不成,起碼她盡了力。
孟安然看劉豔兒一眼,“你們先進去吧,我把馬拴好。”
劉豔兒再不著痕跡的瞥了孟安然一回,拉著紫燕兒的手去找張三姐兒。張三姐兒的肚子已經出懷,撐起衣衫,看得出微微的輪廓。
張三姐兒是個喜歡熱鬧的人,見著劉豔兒與紫燕兒沒有不高興的。
劉豔兒道,“我們來時,車馬行的馬車壞了,正巧搭了孟家的馬車,孟家兄弟在外頭拴馬呢。”
張三姐兒何等伶俐之人,立時笑道,“很該如此,你姐夫跟孟小弟是把兄弟。先時他在鎮上做工,還常來家裏吃飯呢,若是到家門口兒都不進來打聽招呼,我非啐他不可。”
說著孟安然已經進來了,一屋子女人,孟安然還有些拘束,隻道,“聽說嫂子有喜了,我來給嫂子道喜。”
張三姐兒為人素有些輕佻,此時為了給孟安然與劉豔兒創造機會,抿嘴兒笑道,“既是來給我道喜,怎麽倒兩手空空的。”
孟安然並非口齒伶俐之人,一時倒啞了口。張三姐兒接著笑了,“我正想去胡同兒裏的水果鋪子買些酸杏兒來吃,不想你們就來了。”看紫燕一眼,張三姐兒笑道,“索性這麽著,安然,你就去幫著給我帶些果子吧。”
“行,嫂子稍等。”孟安然起身就要去買果子。
劉豔兒忙道,“孟家大哥捎帶了我們這一程,我們還沒謝他呢,倒是我去給三姐買果子吃吧。”
張三姐兒自然明白了劉豔兒的意思,眼中含笑,“你可知道哪家的果子好?”
劉豔兒眼睛微眯,腦子飛快的轉動,麵上不動聲色,一派笑意,“怎地不知?出了姐姐家的門兒往西拐,直走到第二個十字街兒口,再往南走,到了一個街口擺著塊大青石的巷子,順著巷子一直往裏走,就見著一家叫程記水果鋪的。上次來三姐還說呢,隻有那家兒的酸杏兒吃著對口兒,其它家兒的都不夠酸。”
孟安然笑道,“嫂子這般愛吃酸的,此胎定是個兒子。”
張三姐兒落落大方,“托你吉言吧。”眼瞅著劉豔兒要走,張三姐兒將人喚住,歎道,“我可實在不放心,現在這鎮上好不好的有些小無賴的堵人劫錢呢,你姐夫都囑咐我等閑不要出門呢。先時都是咱倆結伴去,豔兒,你一個人,我哪裏放心。這樣吧,安然,你送豔兒一程吧,好歹安一安三姐兒的心呢。”
孟安然正巴不得呢,連忙應道,“誒。”
打發劉豔兒與孟安然出去後,張三姐兒忙拉著紫燕的手道,“紫燕,這是表姐給你的玉脂膏兒,過來跟我瞧瞧。”
紫燕兒跟張三姐兒去了裏屋兒,張三姐兒從抽屜裏取出兩隻精致的瓷盒子遞給紫燕兒,低聲道,“有些話,不好當著豔兒的麵兒跟你說,隻得支了她出去。你可別嘴別人說去,咱們是堂姐妹,表姐給你算的便宜,別人再沒有這個價兒呢。像豔兒常買,表姐頂多送她些東西,可不似你這個,隻收個成本價。”
紫燕兒頓時將劉豔兒與孟安然一道出去的猜疑之心去了,隻管喜道,“多謝三姐了。等我見了表姐,也得謝謝她去。”
張三姐兒瞧著紫燕兒歡喜的臉,慢悠悠的笑道,“是這麽個心呢。”
話說孟安然與劉豔兒出了門,一直默默的走著。
劉豔兒在前,孟安然在後。
劉豔兒不說話兒,孟安然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他是對劉豔兒有些好感,劉豔兒生的細巧,孟安然正值青春慕艾,對女孩子有那麽些朦朦朧朧的意思。
但是,好感也隻是好感,他樂於親近劉豔兒,但是斷沒有到那種為劉豔兒要死要活的地步兒。
劉豔兒走了許久,一直到了一處小公園兒。說是小公園兒,其實裏麵不過是種了些花木,尋常隻有孩子來玩兒。這日並不是休沐日,孩子們都在上學,故此公園裏頗是清靜,幾隻不知名的鳥兒在花間飛躍覓食。
正是六月天,花木繁荗,香氣隱隱。
劉豔兒抬頭望向孟安然時,眼圈兒已是紅了,孟安然手腳無措,心裏卻又有些明白,訥訥的喚了聲,“豔兒。”
孟安然這種反應,劉豔兒心中已有了幾分把握,淚珠兒隻在眼眶裏打轉,萬語千言,最終隻有一句話,“你送我的玉脂膏兒,我收到了。”
“那你……”許多話,孟安然不知道要怎麽說,他對劉豔兒有好感,但畢竟沒相處過,喜歡尚且談不上,更不必說別的。不過,瞧著人家女孩子這樣眼淚汪汪的樣子,孟安然又有幾分心軟。
“我來鎮上的時候,聽說你已經回家了。”劉豔兒眼淚掉下來,上前一步,舉手輕輕捶了孟安然一下子,滿是委屈的低泣道,“你怎麽不多等我些時日呢。”
孟安然心裏有些說不出的滋味兒,男人是虛榮心極強的生物兒,若有個女人肯為他流淚傷心,不論是不是喜歡,總會起些憐香惜玉的念頭兒,覺得這女人不錯,慧眼識英。w,,何況孟安然早對劉豔兒頗有好感。他並不知道該怎樣形容心裏的感覺,最後隻是伸出一條手臂,攬住劉豔兒的肩,吭吭疇疇的勸了一句,”別哭了,豔兒。
王氏倒是歡喜女兒這段時日的安生,一心隻紮在南屋兒裏做活兒,忒懂事。
農村裏住著,出門兒七大姑八大姨的俱是親戚,都是一家有事,一個村子都能傳遍。譬如,來鬥家的生了女兒,劉豔兒家與來鬥兒家是未出五福的一家子,算起來,劉豔兒還要叫來鬥兒一聲哥呢。
來鬥兒頭一胎得了女兒,雖有小小遺憾,到底是頭一胎,心裏也有幾分小小喜悅。王氏讓劉豔兒裝了二十個雞蛋,又道,“明兒村裏集市,豔兒,你去扯三尺藍花兒布來。”
“是給來鬥兒嫂子的嗎?”劉豔兒問。
“嗯。”王氏歎口氣,“你杏大娘就來升來鬥兩個兒子,唉,這來升家呢呢,連生了兩個丫頭。原本你杏大娘正盼著孫子呢,結果不想你來鬥嫂子生的又是丫頭。自打這丫頭生了,說你杏大娘那臉色就沒好過呢。”
劉豔兒道,“兒子女兒都是天意,哪裏是人力可強求的,杏大娘連這個都想不通?”
“誰說不是呢。”王氏笑道,“咱們家不也是有了你們姐兒倆後,才有了你弟麽。這個哪裏急得來?”
劉豔兒心裏小算盤一動,笑問,“娘,你什麽時候去來鬥兒哥家。”
“明天你把藍花兒布兒扯回來吧,怎麽了?”
“我跟娘一道去。”
王氏瞧了劉豔兒幾眼,“你去做什麽?”
“去看小丫頭嗎?我喜歡看小孩兒。”劉豔兒挽住母親的胳膊,笑著撒嬌,“帶我一道兒去嘛,娘。”
王氏沒多想,隻道小女兒向來喜歡湊熱鬧,就應了。
劉豔兒似是格外的喜歡來鬥兒家的小丫頭,很是奉承了杏大娘一番,“我瞧著丫頭兒的眉眼跟大娘真像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真個水靈,以後長大了定是個漂亮的。這眼睛多有神采,一看就機伶。”劉豔兒還拿了個撥浪鼓出來晃了晃,笑著放到小丫頭的枕邊,“我在集上看到,就順手兒買的,留著逗小丫頭吧。”
杏大娘心裏雖盼孫子,不過在外人麵前總不好表現出重男輕女來,何況劉豔兒滿口的好話,杏大娘給他捧的心裏順暢起來,笑道,“豔兒,你可給丫頭買寫這些個做什麽,花這個錢。”
“丫頭也要給我叫姑呢,怎麽就不許我買了。”劉豔兒抿著嘴笑,又關切的叮囑來鬥兒媳婦劉靈雅道,“嫂子好生養著,等辦滿月酒時我再跟我娘過來。”
劉豔兒奉承人向來有一套,將這一家子哄得開心,才與王氏告辭回家。
待劉豔兒與王氏走後,杏大娘道,“豔兒這丫頭當真是出息的很。”
劉靈雅撫摸著女兒頭上的胎毛兒,原本她生了女兒,婆婆有幾分不悅,她也是知道的。隻是自己頭一胎,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哪裏容得外人嫌棄。劉豔兒這樣的讚她的女兒,劉靈雅跟著笑道,“是啊,聽說自去年退了婚,現在還沒說定人家兒呢。連帶她姐姐劉婉兒,都是出名的能幹,誰要是娶了豔兒,真是福氣。”
杏大娘挽了挽袖子,準備去把盆裏的幾塊兒尿布洗了,道,“豔兒家有些條件兒,自然眼光高一些。”
“這也難免的。”
孟家莊。
難得女兒回家,孟母臉上俱是歡喜。
孟安平先跟母親說了一番離別思念的話,孟母高興的問,“怎麽這時候回來了。”
“娘,現在我們除了每月休四天,五月三十是建國節,皇帝陛下新立的規矩,還有五天的假期呢,我想著,時間來得及,就坐車回來了。”不同於孟安然的帥氣,孟安平生的眉目平平,周身帶著一種恬靜的味道,她不急不徐的問,“娘,我怎麽聽說安然的媳婦吹了呢,到底怎麽回事,不是說要訂婚了嗎?”
孟母臉上倒無不悅,隻是簡單的將女方如何訂婚前生變、如何想借機拿捏家裏的事兒跟女兒細細的說了一番,最後孟母揚著眉毛道,“真是個刁鑽的,想怎麽著不把話說到明麵兒上,把我跟你弟都氣壞了。你弟直接說不算了,他們後來還想請人說和,我看你弟實在沒那意思,本身我對他們就不怎麽滿意,不算就不算了唄。憑你弟的條件,也不怕找不到好的。”
孟安平歎一聲,又問,“先時安然不是去鎮上做工了嗎?怎麽又回來了,我看他在西屋兒呆著呢。”
孟母道,“你弟長這麽大,哪裏在外頭做過工,他就沒那個力氣。才去了沒幾日,小臉兒就瘦的尖尖的,嘴角兒起了一溜兒的潦泡。他要回來,也不能把他攆出去。再說了,現下都是給你弟說親的,總在鎮上,倒耽擱了正事兒。自從上次這婚沒訂成,你爹就急得跟什麽似的,生怕兒子娶不上媳婦一樣。”
“安然不大愛說,嘴拙,最好給他娶個能幹會說道兒的。”孟安平道。
孟母歡喜的笑起來,拉著女兒的手拍了幾下子,欣慰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唉,安然太老實,又實在,給他說個精明伶俐能說會道的,倒是互補,將來也好過日子。”
“買賣既然停了,爹有沒有說接下來做何營生?”孟安平問。
孟母歎口氣,“現在不比從前,那會兒幹買賣的少,什麽都好做。如今幹什麽的都多,你爹說暫時就先種地吧,等等看。”
孟安平道,“安然平日裏沉默寡語的,跟爹的性子不一樣,不愛闖蕩,我看就讓他老老實實的種田也不錯,起碼安穩。”
“再說吧。”誰沒一顆望子成龍之心,不論兒女身上有多少缺點,擱在父母眼裏不是說看不見,而是縱使看得見,亦會覺著那些缺點並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孩子總是自己的好。
孟母精神頭兒極是不錯,雄心壯誌,“這次再有媒婆子給你弟說親,我可得好好看看,別又跟上回似的。”
孟安平附和了母親幾句,母女兩個歡歡喜喜的說了半日的話,到了晚上,孟父回家,一家人吃了團圓飯。
孟安平隻是在娘家住了兩日就要動身回帝都,臨走時孟安平問母親,“娘,大姑媽家是在劉家村兒。到時有空,你幫我跟大姑媽打聽打聽,他們村兒是不是有個叫李碧兒的姑娘。”
“怎麽了?”孟母笑問,“打聽人家做什麽?”
孟安平笑道,“沒什麽事兒,我有一次去寧公主府上送東西,碰到一個侍女,說了幾句話兒,不想倒是老鄉,巧的很。”
“知道了。”孟母應了,又問,“碧兒多大年紀啊?若是跟你弟年紀相當,給你弟說說。公主府上的侍女,就怕咱家配不上,不過話說來,難得又是老鄉呢。”
孟母現在的一顆心都在兒子的婚姻身上,孟安平笑道,“娘你就別想了,我早打聽過了。碧兒比安然要大三歲,比我還年長一歲呢。”說著就斂了笑,對母親低聲道,“聽說是和離過的。”
聽到這兒,孟母已收了臉上的笑,連連擺手道,“這可不成。”兒子尚未成婚,憑家裏的條件,三鄉五裏的黃花兒大閨女隨便挑,又不是娶不上媳婦,再怎麽著也不能娶個和離過的。
又說了幾句話,孟安平就坐上了自家馬車到鎮上,然後再從鎮上轉車去帝都。
孟安然駕著車,姐弟兩個其實感情很不錯,孟安平打心底惦記這個弟弟,每次回家衣裳鞋襪都帶給弟弟。孟安然亦是如此,姐姐回家,不論風雨,定要駕車到鎮上接去。
不過,孟安平自幼出去念書,或許是相處的時間少,姐弟兩個都非巧言之人,一個車內,一個車外,彼此默默,竟至無話可說。
車子剛出了孟家莊,到了直通鎮上的大道,遠遠瞧見前頭一輛闊大的馬車停在路旁,十來個人或蹲或站,一看就知道車子出了問題。
孟安然將車駛近,瞧一眼竟有熟人。
劉豔兒見著孟安然,實實是意外之喜,雙手抓住裙擺,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孟安平掀開車簾子問,“安然,怎麽了?”
“劉家村兒的,車壞了。”孟安然又問駕車的人,聞知已往鎮上送信兒,車馬行這就另派馬車來接。想了想,孟安然對劉豔兒道,“豔兒,我送我姐去鎮上,車裏還能坐三個,你們若是著急,就搭我的車吧。”
劉豔兒早已看到車裏那位梳妝富貴的年輕婦人,不想竟是孟安然的姐姐。她早聽張三姐兒說過,孟安然有位姐姐念書格外的厲害,到了帝都在衙門裏當差,又是找了個吃公家飯的丈夫,夫妻兩個都在帝都。
說句公允的話,孟安平生的一般,勉強算是中等水平,微胖,周身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富貴氣質使得她與村兒裏人格外的不同起來。劉豔兒自身打扮的伶俐青春,頭上也插了兩三珠環,自認身材更勝孟安平,但是不知為何,她竟隱隱有一種自慚之意。一時之間,她既想要搭孟家的車,又有些拘束,不好挪腳。
孟安平似是看出什麽,微微笑道,“我家大姑媽嫁的是劉家村兒,劉炳是我大姑父,說起來不是外人,很不必客氣。我還要去鎮上的車馬行轉去帝都的車,有時辰管著,耽擱不得。有急著去鎮上的先上車吧。”說著往裏麵坐了坐,空出位子。
劉豔兒怎能不抓緊這個機會,不過她是個仔細人,不忘叫著與自己一道兒去鎮上的小姐妹叫紫燕兒的女孩兒,連帶著還有杏兒大娘,三人一並上了孟家的馬車。
屁股剛挨了車上的椅子,劉豔兒忙笑著道謝,“今天可真是謝謝孟姐姐了。”
幾人上了車,孟安然與駕車的夥計說了幾句就直奔鎮上。
馬車走的並不快,杏大娘已經反應過來,笑對孟安平道,“你是安平吧?”
孟安平在家裏呆的時間不長,並不認識杏大娘,含笑問,“您是……”
“咱們可不是外人兒。”杏大娘笑。
劉豔兒趕緊嘴快的接過話兒來,作恍然狀,拍手笑道,“可不是麽?孟姐姐,我來鬥嫂子正是孟姐姐大姑家的二表姐呢。杏大娘是靈雅嫂子的婆婆,可不是一家人麽。”
這麽一說孟安平就知道了,連忙將手疊放在側腰比劃了個萬福的姿勢,笑道,“實在失禮了,我竟不認得大娘。”
杏大娘笑,“這有什麽?我聽說你在帝都當差,等閑也沒空兒回家。就是回來,去劉家村兒的時候也有限,哪怕去了劉家村兒,也是去你大姑家,哪裏見過我呢。”
“是啊,靈雅姐成親的時候我還跟著去湊了熱鬧,隻記得姐夫,也沒去過大娘家。”
杏大娘眼裏俱是笑影兒,“有這一回咱們認得了,以後你去了劉家村兒,得閑兒就去家裏逛逛,也去瞧瞧靈雅。”
“我聽娘說靈雅姐姐生了女兒,給大娘道喜了。”
此時杏大娘的臉上完全看不出因兒媳婦生了孫子頗覺晦氣的模樣,反是一臉歡喜道,“是啊,孩子結實的很,一臉的福相,現今才滿月,就沉得有些打手了。”
劉豔兒掩唇笑道,“可不是,長的也漂亮。杏大娘高興的很,滿月酒把一家子都請了去,熱鬧極了。”實際上,杏大娘因是孫女的原因,並不樂意花銀錢辦滿月酒。無奈兒媳婦厲害,再者,親家不依,隻好辦了。
因著為滿月酒鬧了一場氣,兒媳婦劉靈雅還堅持要大辦,將至親連帶五福以內的一家子都請了來,讓公婆狠狠的出了回血。心疼的杏大娘在街麵兒上足念叨了半個月,直說兒媳婦不過日子,糟蹋銀錢。
這些話劉豔兒怎會去說呢,她專撿了好聽的,“杏大娘拿出私房的銀子來給丫頭打的銀項圈兒銀瑣片,還有手鐲腳鐲,闔村兒都說,杏大娘這樣的慈善,給杏大娘做兒媳婦真是福氣呢。”
孟安平笑著應付,“誰說不是呢。”雖說是姑舅至親,因是兩個村子,再加上母親與大姑媽之間的姑嫂矛盾,孟安平與大姑媽家的兩個表姐走動的並不多。不過孟安平在外當差日久,應酬的話總會說幾句,“我也常聽我娘說,表姐都說您慈悲心腸,最疼愛晚輩不過的。”
有劉豔兒與孟安平捧場,杏大娘也樂得將之前與兒媳間的矛盾忘得一幹二淨,眉開眼笑的歡喜起來。
及至鎮上車馬行,孟安然找到了去帝都的馬車,再將手裏的油布箱子遞給姐姐,孟安平道,“安然,你先送杏大娘她們去吧,我這裏也要走了。”
孟安然點了點頭,孟安平道,“家裏爹娘年紀大了,你多留心爹娘的身體。”
孟安然又點了點頭,才在孟安平的催促下去了。
杏大娘是去鎮裏集市上買東西,劉豔兒與紫燕兒則是要去找張三姐兒。孟安然自是先送杏大娘,再轉送劉豔與紫燕兒去張三姐兒那兒。
劉豔兒與紫燕兒下了車,劉豔兒對孟安然道,“聽三姐說,你跟姐夫是極好的交情,到了家門口兒若是不進來,怕是三姐跟姐夫要說你外道了。”好不容易又碰到了孟安然,劉豔兒已決心要把孟安然留下,將心裏的話都對孟安然說了,成與不成,起碼她盡了力。
孟安然看劉豔兒一眼,“你們先進去吧,我把馬拴好。”
劉豔兒再不著痕跡的瞥了孟安然一回,拉著紫燕兒的手去找張三姐兒。張三姐兒的肚子已經出懷,撐起衣衫,看得出微微的輪廓。
張三姐兒是個喜歡熱鬧的人,見著劉豔兒與紫燕兒沒有不高興的。
劉豔兒道,“我們來時,車馬行的馬車壞了,正巧搭了孟家的馬車,孟家兄弟在外頭拴馬呢。”
張三姐兒何等伶俐之人,立時笑道,“很該如此,你姐夫跟孟小弟是把兄弟。先時他在鎮上做工,還常來家裏吃飯呢,若是到家門口兒都不進來打聽招呼,我非啐他不可。”
說著孟安然已經進來了,一屋子女人,孟安然還有些拘束,隻道,“聽說嫂子有喜了,我來給嫂子道喜。”
張三姐兒為人素有些輕佻,此時為了給孟安然與劉豔兒創造機會,抿嘴兒笑道,“既是來給我道喜,怎麽倒兩手空空的。”
孟安然並非口齒伶俐之人,一時倒啞了口。張三姐兒接著笑了,“我正想去胡同兒裏的水果鋪子買些酸杏兒來吃,不想你們就來了。”看紫燕一眼,張三姐兒笑道,“索性這麽著,安然,你就去幫著給我帶些果子吧。”
“行,嫂子稍等。”孟安然起身就要去買果子。
劉豔兒忙道,“孟家大哥捎帶了我們這一程,我們還沒謝他呢,倒是我去給三姐買果子吃吧。”
張三姐兒自然明白了劉豔兒的意思,眼中含笑,“你可知道哪家的果子好?”
劉豔兒眼睛微眯,腦子飛快的轉動,麵上不動聲色,一派笑意,“怎地不知?出了姐姐家的門兒往西拐,直走到第二個十字街兒口,再往南走,到了一個街口擺著塊大青石的巷子,順著巷子一直往裏走,就見著一家叫程記水果鋪的。上次來三姐還說呢,隻有那家兒的酸杏兒吃著對口兒,其它家兒的都不夠酸。”
孟安然笑道,“嫂子這般愛吃酸的,此胎定是個兒子。”
張三姐兒落落大方,“托你吉言吧。”眼瞅著劉豔兒要走,張三姐兒將人喚住,歎道,“我可實在不放心,現在這鎮上好不好的有些小無賴的堵人劫錢呢,你姐夫都囑咐我等閑不要出門呢。先時都是咱倆結伴去,豔兒,你一個人,我哪裏放心。這樣吧,安然,你送豔兒一程吧,好歹安一安三姐兒的心呢。”
孟安然正巴不得呢,連忙應道,“誒。”
打發劉豔兒與孟安然出去後,張三姐兒忙拉著紫燕的手道,“紫燕,這是表姐給你的玉脂膏兒,過來跟我瞧瞧。”
紫燕兒跟張三姐兒去了裏屋兒,張三姐兒從抽屜裏取出兩隻精致的瓷盒子遞給紫燕兒,低聲道,“有些話,不好當著豔兒的麵兒跟你說,隻得支了她出去。你可別嘴別人說去,咱們是堂姐妹,表姐給你算的便宜,別人再沒有這個價兒呢。像豔兒常買,表姐頂多送她些東西,可不似你這個,隻收個成本價。”
紫燕兒頓時將劉豔兒與孟安然一道出去的猜疑之心去了,隻管喜道,“多謝三姐了。等我見了表姐,也得謝謝她去。”
張三姐兒瞧著紫燕兒歡喜的臉,慢悠悠的笑道,“是這麽個心呢。”
話說孟安然與劉豔兒出了門,一直默默的走著。
劉豔兒在前,孟安然在後。
劉豔兒不說話兒,孟安然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他是對劉豔兒有些好感,劉豔兒生的細巧,孟安然正值青春慕艾,對女孩子有那麽些朦朦朧朧的意思。
但是,好感也隻是好感,他樂於親近劉豔兒,但是斷沒有到那種為劉豔兒要死要活的地步兒。
劉豔兒走了許久,一直到了一處小公園兒。說是小公園兒,其實裏麵不過是種了些花木,尋常隻有孩子來玩兒。這日並不是休沐日,孩子們都在上學,故此公園裏頗是清靜,幾隻不知名的鳥兒在花間飛躍覓食。
正是六月天,花木繁荗,香氣隱隱。
劉豔兒抬頭望向孟安然時,眼圈兒已是紅了,孟安然手腳無措,心裏卻又有些明白,訥訥的喚了聲,“豔兒。”
孟安然這種反應,劉豔兒心中已有了幾分把握,淚珠兒隻在眼眶裏打轉,萬語千言,最終隻有一句話,“你送我的玉脂膏兒,我收到了。”
“那你……”許多話,孟安然不知道要怎麽說,他對劉豔兒有好感,但畢竟沒相處過,喜歡尚且談不上,更不必說別的。不過,瞧著人家女孩子這樣眼淚汪汪的樣子,孟安然又有幾分心軟。
“我來鎮上的時候,聽說你已經回家了。”劉豔兒眼淚掉下來,上前一步,舉手輕輕捶了孟安然一下子,滿是委屈的低泣道,“你怎麽不多等我些時日呢。”
孟安然心裏有些說不出的滋味兒,男人是虛榮心極強的生物兒,若有個女人肯為他流淚傷心,不論是不是喜歡,總會起些憐香惜玉的念頭兒,覺得這女人不錯,慧眼識英。w,,何況孟安然早對劉豔兒頗有好感。他並不知道該怎樣形容心裏的感覺,最後隻是伸出一條手臂,攬住劉豔兒的肩,吭吭疇疇的勸了一句,”別哭了,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