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漁一怒之下離開了明教,但他沒有忘記自己此來昆侖山的目的。雖然沒辦法找老胡老馬兩個專業人士幫忙找地脈龍穴,他自己卻也不是全無頭緒。


    之前和李成海在大荊山中尋龍點穴時,多少聽他說了幾句關於龍脈龍穴的大概地形,更為關鍵的是,自從丁漁這次進了昆侖山,他就一直有種莫名的感應,這種感覺極為微妙,無法述諸言語,他猜測是因為之前在大荊山龍穴中,吃了不少金鱗鐵線蛇的蛇膽,間接吸收了天地靈氣,因此對昆侖山脈這個大龍脈中的靈氣有了某種感應。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丁漁運起輕功在山中狂奔了幾個時辰,想要看看自己的感應會否增強或減弱。


    然而昆侖山實在太大了,全長五千多裏,寬三四百裏,饒是丁漁輕功了得,一時半會兒也摸不著頭緒。


    眼看天色漸暗,再轉下去也無甚收獲,丁漁隻好找了個山窩容身:升起一堆篝火,又在附近采回一堆蘑菇,用樹枝串了,在火上烤得半熟半焦,雖然味道說不上多好,但總算能夠充饑。


    他才剛吃了幾朵,便聽得前方林中一人道:“大師烤得好香的蘑菇,小女子也未曾用飯,能分潤幾朵否?”


    丁漁歎了口氣,道:“方副教主,你們明教家大業大,和尚我惹不起,難道連躲都躲不起嗎?”他下午在山中就偶爾聽得天上雕鳴,當時沒有在意,此時想來,那恐怕就是明教在天上的“眼線”。


    說話間,一名身穿純白孝裙的女子步出樹林,一直走到火堆前方,與丁漁隔火相望。此人正是半日前才見過的明教副教主——方清華。


    白天時候兩人隔得太遠,加上丁漁驚怒交加,因此直到此時才真正得以看清這位二十年前的故人。


    隻見她鬢邊插著一朵白花,容貌不止比當年多了些許風霜。更在左側臉龐上多了一道深深的刀疤。丁漁記得霍無邪說過方清華割麵立誓,誓殺張剛,隻是沒想到這一刀居然如此之重。不過這一刀雖然令她容顏減色,卻增添了一種冰冷肅殺的奇特魅力。


    突然間。方清華雙膝一曲,竟跪倒在地。


    丁漁駭了一跳,忙起身閃到一旁,驚問道:“方副教主,這是何意?”


    方清華垂首道:“清華此跪。一是拜謝大師除了漢賊張剛,為我報了夫仇;二是向大師致歉,先前在明教山中,清華悿為副教主,卻讓大師受了不白之冤。請大師恕罪!”


    丁漁縱使心中有再多怨氣,此時也發不出來,他伸手虛扶一把,歎道:“方副教主不必如此,我沒有記恨明教,既然緣分已盡。便各走各路好了,說不上恕罪不恕罪的。”


    然而方清華沒有起身,她目光炯炯地望著丁漁,道:“我正是擔心大師會對明教心灰意冷,因此才匆匆趕來。殊不知我明教如今已是危在旦夕,清華勢單力孤,這些時日來已近乎心力交瘁,還請大師出手相救!”


    丁漁在心中暗歎,日間在甬道外,他便已看出明教之中暗流洶湧。他對這種事情最為煩心,這才索性轉身就走,想要置身事外,沒想到還是躲不過。但方清華既然找上門來。他也沒有再逃避的餘地,誰讓他之前欠了明教的因果呢?


    他搖頭道:“無論如何,跪著不是說話的樣子,先請起身,隨意吃點烤蘑菇,有什麽話想說。我聽著就是。”


    方清華嫣然一笑,也沒有起身,就那麽跪坐在自己腳後跟上,順手拿過一串烤蘑菇,小片小片地地撕著吃,慢慢地道出了危機的始末:


    二十年前,裘千仞剛剛投奔到明教時,確實是對明教感激不盡。雖然方清羽拜他為師,但他除了武功方麵,並沒有對任何明教事務多置一言,平日裏不是教導方清羽,便是結合明教收藏的武功,不遺餘力地訓練教中子弟。可是,這一盡忠盡責的護教法王,卻在蒙宋交戰之時變了模樣。


    當年蒙宋聯盟滅了金國之後,但凡是宋人,無不歡欣鼓舞,吐氣揚眉。不料沒到一年,蒙古便掉轉獠牙,咬向了口血未幹的盟友大宋。如此背信棄義之舉,莫說是長江以南的大宋國民,就連遠在西域的明教也驚怒莫名。以方清華為首的大批明教子弟紛紛倡議,要出山阻擊蒙古暴軍。


    當時明教在西域、吐蕃甚至川陝一帶都發展了不少教徒,雖不能正麵和蒙古軍隊對抗,但已有足夠力量在蒙古後方製造麻煩。若是全力發動,的確能替南宋分擔不小的壓力。


    然而這一倡議卻遭到裘千仞的強烈反對。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當初裘千仞的師父上官劍南被大宋君臣所害,他投靠金國意圖報複大宋,中途卻被歐陽鋒、郭靖、黃蓉聯手暗算,落得重傷逃遁的下場。


    而他之所以投奔明教,就是因為明教上上代教主鍾相舉兵反宋被逐出中原,與他算得上是天然的反宋聯盟。而今眼看大宋就要國滅,他的大仇即將得報,盟友明教居然要興兵保宋,這不由得讓他產生一種強烈的被背叛的感覺。隻可惜按明教教規,護教法王無權置喙教中事務,因此裘千仞的反對被無視了。


    也許是不甘,也許是報複,反正從那以後,裘千仞便開始利用他在教中的威信,插手明教事務。而與他數十年掌管、壯大鐵掌幫的經驗相比,方清羽和方清華就顯得太過稚嫩。


    在開始的幾年,他們甚至完全沒有察覺這一跡象。更失策的一招便是當逍遙二老去世之後,方清羽竟然聽信了裘千仞的意見,將同門的兩名師弟,也就是裘千仞的另外兩名親傳弟子提拔為新的逍遙二使。等到方清華意識到了威脅,裘千仞在明教上下的威信已不可動搖。


    然而裘千仞並未止步於此,他不知用了什麽辦法,居然讓原本無心習武的教主方清羽,開始醉心武事起來。開始是一天中用去大半時間練武,後來動輒就長時間閉關。閉關期間的教中事務,說是交由副教主和逍遙二使共同打理,可逍遙二使基本上就是裘千仞的傳聲筒,等若是將明教的大半權柄送到了裘千仞手上。


    與之相對的,是明教在抗蒙一事上開始屢屢受挫,派出去執行任務的弟子頻繁被殺被擒,稍微深究失敗的原因,就會發現蒙古人總是莫名其妙的提早得到消息,之前天心師徒暗殺張剛如是,再之前白象王嚴武被殺也是如此。整個明教上下,能夠得知一切機密行動信息,而又有動機破壞行動的,就隻有裘千仞一人。可偏偏他位高權重,儼然已是明教太上皇,若無真憑實據,哪裏扳得動他?


    最讓方清華憂心的是,教主方清羽這一次閉關的時間已近乎一個月,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她無法不去懷疑,是否方清羽已經被裘千仞囚禁了起來,或者更甚……(未完待續。)


    ps:  ps.感謝燃燒光翼同學月票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叛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鬼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鬼帶刀並收藏叛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