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饑來吃飯困來眠
《景德傳心錄》中載有唐代高僧大德慧海禪師的答問錄。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答:“當然用功。”
問:“如何用功?”
師答:“饑來吃飯困來眠。”
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答:“不同。”
問:“何故不同?”
師答:“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原來,同樣吃飯睡覺,不同的是,有道修習者,時時都處於安心之中,安心吃飯,安心睡覺,正如佛法三無漏學之定學。安心即是“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而常人大多心裏散亂不安,無論吃飯睡覺,總是百般須索,千般計較,心無有安寧定靜時。而這無疑是對生命的煎熬與折損,所以精力耗損,逐漸衰弱。
所以耕雲先生說:“一個失去安詳(安心)的人,會因為生命的閉塞而常抱怨、不滿、委屈、牢騷、嫉妒、懷疑、主觀自是、任性驕傲,陷人生於暗淡挫折,身體也便跟著不健康了。”
可見健康之道,便是安心之道。《黃帝內經》開宗明義便說:“百病從心生。”從什麽樣的心生出來呢?從不安的心生出來。故一個人失去安心時,一切疾病都會圍繞著他。這就是心理不平衡時,生理也會跟著不平衡的道理。所以說學養生之道,就是一種修行,修安心之行。養生學就是安心的生命科學。可以說人每時每刻都要與安心打交道。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景德傳心錄》中載有唐代高僧大德慧海禪師的答問錄。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答:“當然用功。”
問:“如何用功?”
師答:“饑來吃飯困來眠。”
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答:“不同。”
問:“何故不同?”
師答:“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原來,同樣吃飯睡覺,不同的是,有道修習者,時時都處於安心之中,安心吃飯,安心睡覺,正如佛法三無漏學之定學。安心即是“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而常人大多心裏散亂不安,無論吃飯睡覺,總是百般須索,千般計較,心無有安寧定靜時。而這無疑是對生命的煎熬與折損,所以精力耗損,逐漸衰弱。
所以耕雲先生說:“一個失去安詳(安心)的人,會因為生命的閉塞而常抱怨、不滿、委屈、牢騷、嫉妒、懷疑、主觀自是、任性驕傲,陷人生於暗淡挫折,身體也便跟著不健康了。”
可見健康之道,便是安心之道。《黃帝內經》開宗明義便說:“百病從心生。”從什麽樣的心生出來呢?從不安的心生出來。故一個人失去安心時,一切疾病都會圍繞著他。這就是心理不平衡時,生理也會跟著不平衡的道理。所以說學養生之道,就是一種修行,修安心之行。養生學就是安心的生命科學。可以說人每時每刻都要與安心打交道。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