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室內很安靜,阿沅幾乎能聽見自己怦怦的心跳聲,竭力鎮定道:“皇上不能睡這裏,著了涼我可沒法交代。”兩人私下相處時,她用不著自稱“臣妾”。然而這樣平常的一句話說出來,卻更顯得有些曖昧不清。
靖禎端看著她,眼底是意味悠長的笑意:“你要向誰交代?”
兩人獨處多日,雖不是親密無間,卻也算得上君子之交。這會兒阿沅見他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沒來由地便著了惱。她咬一咬牙,轉身就朝那楠木垂花架子床走去,口中道:“原也不必交代,皇上愛睡哪兒便睡哪兒。”
靖禎失笑,不再言語。
阿沅在床上也睡不踏實,餘光透過紗帷,但見他頗為生澀地解下袍服和發冠,獨自臥榻而眠。那本是張坐榻,又短又窄,叫一個身長八尺的成年男子睡在上麵,便隻能弓著身子,左右也舒展不開。常人都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帝?她輾轉反側,幾次想說不如換回去睡罷了。可一想起靖禎那揶揄她的目光,終究還是話到嘴邊,最後生生又壓了回去。
雞鳴之時,夜色猶深,祖成便照例進來叫起。走到床邊一看,居然睡在那裏的是個長發散亂的女子,再回頭往那榻上一瞧,不禁嚇了一跳,失聲道:“皇上——”
靖禎瞪了他一樣,悄然坐起,低聲問:“幾更了?”一麵接過祖成遞過來的熱手巾擦了臉,一麵隻覺那肩背上極是酸痛,他也不吭聲,兀自漱口換衣。
祖成望望床上尚在沉睡的阿沅,又瞧著精神不大好的皇帝,苦著張臉道:“回皇上的話,四更了。”
靖禎低低“嗯”了一聲:“還早。”他隨意伸展了一下酸麻的手臂,便聽到骨頭咯咯作響。
祖成捺不住問道:“皇上怎得睡在這兒了?”
靖禎橫眉:“多嘴!”祖成便訕訕不敢再說話。
阿沅這邊本來是倒騰到了後半夜才入眠,又因床上舒坦,這會兒便睡得極沉。一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悠悠轉醒。一見那榻上已無人,連著褥子被衾都一應收進了櫥子裏,心中不由一動。她赤腳走到窗前,支起了長窗,但見殿外晨光熹微,綠蔭蔥蔥,連呼吸也覺得格外順暢。
采薇和琪芳聽到動靜,從外麵打了簾子進來,開始服侍她更衣洗漱。這一日循例依然要去皇後宮中請安,走到承慶宮外時,卻見那宮門口已經熙熙攘攘地站了一堆女人。
好一片桃紅柳綠,爭奇鬥豔。
陳倩宛見她來了,連忙迎上來:“貴人姐姐,你可來了。”
阿沅奇道:“怎麽都在杵在這兒不進去?”她掃了一眼在場妃嬪,除了昨夜暈厥的梅雪沉,其餘人都到齊了。
陳倩宛努努嘴:“宮門還沒開呢。”
心下正好奇,隻聽瑩貴人一聲俏語:“陳妹妹的嘴真甜,大老遠看見沅貴人,便急著叫姐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喚我呢。”她倆原來同居一宮,這話倒是說得情有可原。
“可不是,兩個都是貴人,本宮也分不大清。”敏貴妃左右都有人攙著,嬌笑道,“不過陳寶林從前也是在咱們紫宸宮住著的,怎麽說也應該和瑩貴人比較親,這會兒怎麽又緊趕慢趕地去奉承沅貴人了?”
陳倩宛倨傲地仰起臉:“娘娘和瑩貴人的好,嬪妾都記在心裏,一刻也不會忘記。”
敏貴妃冷冷笑道:“記得就好。”她懶懶道:“皇後娘娘不肯見咱們,咱們也不必等了。枉本宮挺著個肚子,勞累了一個早上。巧菱、巧芸,扶本宮回去歇著。”
眼見她坐著轎輦離去,其餘妃嬪卻是不敢挪步。又等了半盞茶的時間,宮門才吱吱打開,隻見玉蓉姑姑滿麵憂色走出來:“各位娘娘小主都回去吧,今日不必請安了。”
榮嬪問道:“出了什麽事嗎?”
玉蓉長歎一聲:“唉,大皇子又病了,皇後娘娘徹夜不眠,哪有心情見你們。”
眾人一聽,隻得紛紛做了個樣子道:“臣妾祝大皇子早日康複,皇後娘娘珍重鳳體。”說完便各自散了去。
阿沅與裴、陳二人同路而行,方才聽她們說起大皇子的事。原來這兩年間,大皇子病痛不斷,太醫多般診治也不見起色。皇後亦為此操碎了心,更無心插手後宮事務。
“皇後的家世再怎樣不濟,大皇子好歹也是嫡長子。隻要他還好好兒的,這儲位想必是他的跑不了。”陳倩宛憂心道:“可再這樣下去,若是叫那姓章的女人誕下皇子,恐怕這後宮就得翻天覆地了。“
兩側都是高深綿延的宮牆,裴婕妤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才道:“你總是有意無意地頂撞她,當心以後連皇上都保不了你。”
陳倩宛不以為然:“裴姐姐,我們這些人,誰的命不都是係在皇上那裏?若是姓章的賤人得逞,又有誰能逃得過?何必給她好臉色!”
裴婕妤哀歎一聲:“但願大皇子這身體能好起來罷。”
阿沅勸慰道:“都說這兩年,諸位姐妹甚為得寵,想來有子嗣傍身也是遲早的事情。又何愁不能與章氏一爭高下?”
兩人一聽,都微微紅了臉,陳倩宛道:“貴人姐姐有所不知,我們每次侍寢之後,太後都會命人送來避子湯。那些內侍個個凶神惡煞的,一定要親眼看見我們服下才肯走。哪裏能懷得上孩子?”
阿沅驚駭莫名:“皇上難道不知?”
陳倩宛鬱鬱不平:“知道又怎麽樣,他不敢明著對抗太後,還不是睜隻眼閉隻眼。也怪那敏貴妃命太好,聽說承寵了一次便懷上了……”
阿沅心知皇帝一向對太後母族極為防範,又素來不喜章菁菁,怎會令她有機可乘、孕育龍嗣?她將心中疑惑道出,卻聽陳倩宛說:“可不是嘛,誰知道那姓章的賤人用了什麽法子?說起來,梅妃聖眷優渥,不也懷不上孩子?所以啊,這都是各自的命。”
裴婕妤輕輕地說:“沅貴人如今雨露君恩不斷,照理說也是很快就會有喜的。”
阿沅麵紅耳赤,又不好說自己依然是處子之身,隻得訕訕笑道:“這種事情,想也是想不來的,隨緣吧。”她突然想起,雖然自己和皇帝是在逢場做戲,畢竟外人也是不知道的,為何竟從未見過有誰送來什麽避子湯?難道是太後覺得她孑然一身,也無家世倚靠,並不在意她是否會誕下龍嗣?轉念一想,太後在蘭貴妃生前如此忌憚於她,自己和姐姐又是關係密切,太後絕不可能輕易放過自己。避子湯一事,自己與眾不同,其實還是禍福難料。
陳倩宛湊上前來,嫣然巧笑:“聽說皇上昨晚去梅妃那裏隻坐了一坐,半夜又去了姐姐那裏,是不是真的?”
阿沅極為尷尬地點點頭:“皇上隻是怕影響到梅妃娘娘養病。”
陳倩宛冷哼一聲:“誰不知道梅妃也是太後舉薦給皇上的?她就算生得再美那又怎樣,皇上一樣還是不會喜歡她。虧她枉費心機,總是變著法子去邀寵。”
裴婕妤悄聲提醒她:“你小點聲,讓人聽見就不好了。”
幾人到了擷芳宮前,陳倩宛笑著道:“今兒個還早,貴人姐姐要不要來咱們這兒坐坐,喝口茶再走?”
阿沅卻不想再與她們談論是非,便推辭道:“多謝裴姐姐和陳妹妹的好意,我宮裏還有些瑣事,改日再來拜訪。”與她們二人拜別後,阿沅沿著宮牆繼續西行,心裏想著什麽時候得去見一次石泉,即便不為敘舊,憑他在禦前侍奉的身份,有許多事也得問問他才能清楚。
正想得出神,卻聽前頭垂花門內傳來一聲怒喝,緊接著便是劈裏啪啦幾個耳光的聲音:“這是第幾次了!連罐藥都端不穩,養著你這個廢物還有什麽用!”
隻聽一女子帶著哭腔:“奴婢知錯了!姑姑饒命,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阿沅聽著這宮女的聲音甚是耳熟,再定睛往那門上匾額一看——“紫宸宮”,不由停下腳步,多留了個神。
“還有下次?”那姑姑厲聲道,“你三番四次打翻娘娘的坐胎藥,說!是不是成心的!”
那宮女抽噎地上氣不接下氣:“不……不是的……姑姑饒命,奴婢不是有心的……”
“老規矩,三個時辰。”末了還丟下一句,“不要讓我看見你偷懶。”
話音剛落,就看見一個宮女顫巍巍地捧著一堆瓦罐碎片出來。她一麵哭著,一麵將手裏的東西鋪在宮門口牆邊的路上。緊接著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她竟然雙膝跪在了那些斷口鋒利的瓦片上。
隔著十丈多遠,雖是豔陽高照,采薇亦嚇得哆嗦起來:“好狠的心腸!”
阿沅問她:“你看她是不是有點眼熟?”
那人發髻散亂,臉頰高腫,本難以辨認。采薇端看了半晌,瞳孔倏然放大,顫聲道:“是楠兒!從前跟著芙美人的楠兒!”
阿沅也恍然憶起,這個楠兒以前是雲台宮的粗使宮女。自從采芙被封了美人之後,就被賜給她當貼身宮女了。聽聞在蘭貴妃去世後不久,芙美人就病死了,這個楠兒怎麽後來就跟了敏妃?敏妃……芙美人……是了,她怎麽會忘了這一層?
采薇見她眉心蹙起,小心問道:“小主難道想幫她一把?”
阿沅沉吟片刻,擺擺手道:“不,三個時辰後,你帶些點心和藥物來找她。順便看著點,若是可以,就把她帶回雲台宮,我有話要問她。”
采薇俯身稱是,二人繞道離去。
用完午膳之後,楠兒已經被帶到雲台宮。阿沅見她雙腿自膝下血流不止,連帶著褲腿都染上了大片的紫紅色,不禁動了惻隱之心,又命采薇先帶她下去清理包紮了一番。
楠兒重新入殿時,哭得像個淚人兒一般,見了阿沅雙膝一軟,便要直直跪下去:“奴婢楠兒,給沅貴人請安。”
“膝蓋還傷著呢,別多禮了。”阿沅忙命人扶她起來,又賜了座,方道,“你我原來一同服侍過蘭貴妃,有何必這樣見外。”她還記得,幾年前楠兒就是這副麵黃肌瘦、怯怯弱弱的模樣。如今更是瘦得鳩形鵠麵、形容枯槁,一件粗布蓼藍宮裙,上下也是打滿了補丁。想來這些年她在紫宸宮,所受苦楚委屈必不會少。
楠兒坐在軟墊上,手裏捧著采薇給她端來的牛乳茶,不禁哭出聲來:“小主救救奴婢,奴婢不想再伺候敏貴妃了。”
阿沅溫聲道:“你求我也是無用的,她是貴妃,我不過是個貴人,哪有問她要人用的道理。說起來,她們今日為何要罰你?”
楠兒哭道:“貴妃娘娘每日要喝的坐胎藥,陶姑姑都讓我去禦藥房端來。那藥罐子本來就燙手,她們又經常故意使絆子,我一失手摔了,便是要打要罰。”
阿沅訝然:“既然是敏貴妃的坐胎藥,必當十分珍視之。又怎會為了欺負你,而故意去下絆子?”
楠兒聲音低微:“小主有所不知,貴妃娘娘向來不喝從禦藥房端來的坐胎藥。她有自己地小廚房燉藥,哪裏會喝那種摸不清底細的東西。”
采薇不禁撇撇嘴:“貴妃娘娘可真是百密而無一疏。”
阿沅默然須臾,柔聲道:“往後你再受了欺負,隻管上我這兒來拿些藥。她們這樣糟踐你的身子,別落下什麽病根才是。”
楠兒勉強振作精神,一邊忙著拭淚:“小主宅心仁厚,定會得上天庇佑。”
阿沅微微笑道:“說起宅心仁厚,我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姐姐。姐姐在世的時候,對你們這些宮人,無不是關懷備至。”楠兒一聽她提起了楊慕芝,身子微微一顫。阿沅恍若未見,接著說:“隻可惜她去得早,反倒叫你們個個沒了主子,到處受人欺負了。”
楠兒鬱然歎道:“小主說的是,奴婢再沒見過比蘭貴妃更好的人了。”
阿沅又問:“那芙美人呢?她待你好不好?”
楠兒茫然地搖搖頭:“芙美人那一年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裏能顧得上奴婢?”
阿沅幽幽道:“說起來也是,那時候如霜總是去找她麻煩,她也是過得辛苦。不過好在她在宮中還有同鄉,偶然同鄉見麵,或許還能得些安慰吧。”
楠兒聽到同鄉二字,不禁忿忿:“什麽同鄉?小主說的是杏兒吧?從前相安無事的時候還來聊聊,後來蘭貴妃娘娘出事,芙美人又病了那麽久,也不見她來探望過一次。如此見風使舵,跟那些薄情寡義的小人又有什麽區別?”
阿沅啜了口茶,佯裝漫不經心,隨口問道:“你認識芙美人那個同鄉?”
楠兒道:“也算不上認識,見過幾回吧,以前好像在良醞署裏做事。”
良醞署隸屬光祿寺,專司宮中酒醴之事。阿沅心中一動,想起當日她曾聽到一人挑唆芙美人與蘭貴妃之間的關係,莫非就是這位名叫杏兒的宮女?這個楠兒或許知道更多的事情,卻不懂其中緣由,阿沅不想打草驚蛇,於是不動聲色道:“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要是那個叫什麽陶姑姑的找不著人,估計又得罰你了。”
楠兒拿了采薇遞給她的藥包,含淚下拜:“奴婢感激小主的大恩大德,以後一定會報答小主的。”
阿沅和顏悅色地點點頭,目送著她出宮後,那笑意便凝結在唇角。她沉聲喚來采薇:“替我更衣,去一趟良醞署。”
采薇不知就裏:“天色已晚,小主要去良醞署做甚麽?”
阿沅澹然一笑:“去找芙美人的同鄉。”
良醞署位於宮城內東一長街,景芳門外。沿著高聳的宮牆夾道向東行走數裏,可見一片單簷廡殿頂的建築,這裏匯集著皇宮裏的包括良醞署在內的,禦膳房、茶庫、果庫等掌管宮中膳食的機構。
阿沅換了一身杏黃底並蒂蓮紋洋縐裙,頭綰朝月髻,因心中焦急而目光灼灼,益發顯得容色妍麗大方。雖然隻是個六品貴人,亦不敢叫人不敢小覷了她。
甫一踏入良醞署,就聞到一屋子的酒香清芬。署內的主事太監一見她,便殷勤地上來打了個千兒:“喲,這不是沅貴人嘛。小主吉祥,奴才這廂有禮了。”
阿沅並沒有見過他,遂奇道:“你怎麽認識我?”
那太監滿麵堆笑:“小主如今是皇上心尖兒上的人,咱們做奴才的,自然要多留個心眼。這不,昨日在儀元殿還見過一回呢!”
阿沅微微頷首,儀元殿家宴中宮人繁多,一個從良醞署來送酒的內侍自然難以引起她的注意。又問他:“昨日家宴上,我嚐了貴署釀造的羅浮春,心裏極是喜歡。便想著來多討一些帶回我宮裏,不知有還沒有?”
“有,怎麽沒有。”那太監笑得五官都擠在了一處,“這點小事,怎勞煩小主親自過來,叫個小太監來跑一趟就是了,要多少有多少。”
阿沅攏了攏一下身上的湖色縐紗披帛,裝作不經意地四處逛了逛,道:“我也是怕他們毛手毛腳的,辦不好事,別糟蹋了貴署的美酒。”
主事太監熱情道:“小主想嚐什麽酒,不論羅浮春還是梨花白,下回隻消差人來說一句,奴才親自給您送到宮裏。”
阿沅隨意“嗯”了一聲,又問:“你們這兒有沒有一個叫杏兒的宮女?”
那太監想了想,搖搖頭:“好像沒有。不瞞小主說,釀酒可是個粗活兒,又髒又累的,沒有幾個年輕姑娘願意幹這個的。”
阿沅心裏一沉,難道線索又要就此斷了?麵上仍是笑意澹澹,道:“她以前是我同鄉,好幾年沒見了。前兒個聽人說她在這裏當差,所以就想來問問。當真沒有此人?”
“奴才的確不記得了,就算從前有,現在也斷沒這個人了。”那太監繼續奉承道,“小主如今有了榮華富貴,還不忘昔日故人。如此重情重義,真是讓奴才敬佩不已!敬佩不已!”
阿沅見不慣他這副阿諛諂媚的姿態,隻偏過頭去道:“那就罷了,你就送一壺羅浮春、一壺梨花白去我宮裏罷。”
他點頭哈腰相送:“是,是,奴才馬上就去辦。”
阿沅前腳要走,卻聽身後一宮婦道:“張公公,羅浮春沒有了。之前釀好的那幾壇子,昨夜就讓娘娘們喝光了。”那聲音極為耳熟,她猛然回過頭來,不掩欣喜道:“曹姑姑!”
那婦人戴著麵罩,卻依稀可以辨得眉目,正是她在潛山皇陵相識的曹清!阿沅找了個由頭遣開那主事太監,便拉著曹清走到良醞署外的僻靜處,才問:“曹姑姑何時進的宮?我怎麽不知道?”
曹清摘下麵罩,露出臉上可怖的疤痕。她微微欠身行禮,恭敬道:“都是托了小主的福,奴婢才有今日。”
阿沅忙扶她起來:“此話怎講?”
曹清扯出絹帕擦了擦手上的汙垢,道:“當日皇上與小主在皇陵相會,喝了奴婢釀的高粱酒。可能那會兒皇上覺得奴婢的酒還不賴,於是就跟身邊的公公提了一句。那公公也是個熱心腸,後來就去找皇陵的廚子去問。再後來他們就在守陵村找到了我,把我帶進這良醞署來當差了。”
“原來如此。”阿沅笑吟吟地道,“你在宮裏過得可好?可有人為難你?”
曹清連笑道:“好,都好,張公公聽說皇上喜歡喝奴婢釀的酒,所以對奴婢也格外照拂。”
阿沅亦是十分歡喜:“那就好,你總算不必日日挑著酒壇子上山下山了,也不用再受那些守陵侍衛的白眼。”她心中突發念想,於是又問:“曹姑姑在良醞署這些日子,可聽說過一個叫杏兒的姑娘?”
曹清茫然搖頭,她的說辭倒是與張公公一致,良醞署的女人屈指可數,並沒有一個名字是杏兒的宮女。阿沅不解,難道是楠兒所言非真?可當時見她神情,亦不像是在刻意說謊。
思前想去,阿沅也一時說不出原因,隻得道:“我有一件極重要的事情要問這個杏兒。煩請姑姑在良醞署幫我多打聽打聽,兩年前有沒有這個人?抑或是,她後來又去了別的地方?”
晚風如水,拂在身上涼意漣漣。曹清重新戴上那麵罩,遮住臉上駭人的疤痕,鎮重道:“小主放心,這點小事就包在奴婢身上。”
離開良醞署,阿沅一直悶悶不樂。調查當年蘭貴妃之死,本就不能大張旗鼓,線索又極少。這會兒剛剛看見一點曙光,又頓時被澆了一頭冷水,不免有些悻悻然。
彼時雲台宮裏已然華燈初上,鬆竹掩映之下,隱約可見日暮西山。殿中極是靜謐,嫋嫋沉香自錯金流雲紋博山爐中飄逸而出,縈回在鬆綠色地紗幔間,如同仙境氤氳。
阿沅見殿中一片沉寂,便問:“琪芳呢?”
守在門外的小彬子道:“琪芳姑姑今兒個不當值,午後就出去了,還沒回來呢。”
阿沅淡淡地“哦”了一句,便往內室裏走。甫一掀開玉簾,鼻尖飄過一縷馥鬱芬芳,似雨後梨花初綻。
“梨花白?”
原是靖禎早已等在裏麵,他一襲玄青色直裰,倚坐在榻上。那塌中間的桌案上擺了一套竹製酒具,裏麵裝的大約便是張公公剛剛送來的梨花白。祖成飛快地向其他人使了個眼色,眾人紛紛垂手退下。
“你去哪兒了?”
阿沅一愣,不料他問得這樣直接,便實話實說:“皇上不是都喝上了,還問來做甚麽?”
那梨花白盛在竹筒裏,喝時倒出一點,還帶著一線竹露的清香。靖禎斟了兩杯,一杯推到桌案對麵,示意她坐下:“朕記得潛陵那晚,在你那裏喝了杯高粱酒,口感甘醇綿香,不免稱讚了幾句。為此祖成還特地去找了那位釀酒的老宮女,要把她帶回宮。你可是去見她了?”
阿沅見他挑起這事兒,便順水推舟道:“曹姑姑現下在良醞署當值,說來還要多謝皇上的恩德。”
“果然是去見她了,原以為你忍不住犯了酒癮,看來是朕猜錯了。”靖禎微微一笑,側影在燭光下映出清峻的輪廓,“你嚐嚐這梨花白,也是不輸的。”
阿沅坐下,剛要引杯入口,忽聽他道:“等一等。”隻見他又杯裏夾了一片梨花,那花瓣純白如雪,在清澈晶瑩的酒液中遊蕩徘徊,宛如落花飄零。
“這是剛叫人去禦花園摘的。”
“‘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阿沅含笑道:“都說梨花白如美人淚,皇上這樣做,反倒叫人不舍得喝了。”她雖這樣說,亦是輕輕呡了一小口,那梨花白入齒沁涼,待進胃中時,卻又覺暖意洋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佳釀!
因是晚膳時分,桌案上還布了幾道小菜,分別是燕窩扁豆鍋燒鴨絲、糖醋鯉尾、蝦籽冬筍、雙色馬蹄糕和椒油茭白。這些菜色看上去極清爽,葷素搭配,甚能引人食欲,阿沅不覺就多吃了幾口酒菜。
靖禎忽道:“這會兒來找你,是因為接下來一段時日,朕恐怕不能常來了。”
他聲調沉緩,阿沅夾菜的手指微微一顫,那筷子便像不聽使喚般互相交錯,夾在上麵的一粒扁豆也順勢滾落在了玉盤之上。她裝作若無其事,麵上靜靜聽他說著,心裏卻是百般滋味,如亂麻般糾纏在一起,一時也分辨不清她到底在害怕什麽,又在期待什麽。
兩人每日這樣相對,難道已然成了一種習慣?
她不敢看靖禎的眼睛,隻淡然開口:“最近宮裏有什麽大事發生嗎?”
靖禎欣賞地看了她一眼,沉聲道:“今日早朝,兵部左侍郎上奏,南淵國撕毀與大周盟約,現已率十萬兵馬已壓境。”
阿沅震驚:“南淵國?不是宜寧長公主和親之地嗎?”
靖禎麵露譏諷之色:“若不是母後堅持對穆氏逆黨趕盡殺絕,甚至連無辜的九弟也不放過。琦珺也斷不會痛下決心,與我朝為敵。”
琦珺正是宜寧長公主的閨名,同莊親王和睿郡王一樣,她也是由當年穆貴妃所出。然而太後的行為,則是徹底激怒了這位曾經為國和親的長公主。如今見到母親和兄弟慘死,確實也難以無動於衷。
阿沅歎道:“現下挑起兩國戰事,受難的還是邊境百姓。”
“這還不算最糟的。”靖禎苦笑,“今日朝堂之上,章相聯合群臣上疏,舉薦恪親王率大軍出征,討伐南淵。”
恪親王!阿沅隻覺如遭雷擊,心中一陣鈍痛,也不知是擔心恪親王南征遇險;還是擔心他大勝歸來之時,功高蓋主,兄弟雙方廝殺不下。更令人擔憂的是,既然恪親王是由章相舉薦,難道他已經決定站在太後一邊,共同對抗皇帝了?
這一次,連靖禎也看出她神情異樣。他目光淩厲,逼視著她:“你在擔心什麽?”
阿沅隻覺思緒煩亂,理不清個頭緒,便怔怔地回話:“我隻想為姐姐報仇,朝堂之事如何,並不曾關心。”
又沉默良久,暖閣裏靜寂地令人心悸,連窗外樹葉沙沙的婆娑聲,都格外清晰。靖禎眼底如一汪深潭,不見喜亦不見悲。
“你好自為之。”他拂袖而去。
好自為之?阿沅似乎聽不明白他話中所指,是覺得自己哪裏做錯了嗎?還是她遲遲查不出謀害姐姐的真凶,讓他生氣了?她拿起那隻裝著梨花白的竹筒,往自己的杯子裏開始注酒。直到那酒液滿溢了出來,杯中梨花亦隨之飄落,也渾然不覺。
靖禎端看著她,眼底是意味悠長的笑意:“你要向誰交代?”
兩人獨處多日,雖不是親密無間,卻也算得上君子之交。這會兒阿沅見他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沒來由地便著了惱。她咬一咬牙,轉身就朝那楠木垂花架子床走去,口中道:“原也不必交代,皇上愛睡哪兒便睡哪兒。”
靖禎失笑,不再言語。
阿沅在床上也睡不踏實,餘光透過紗帷,但見他頗為生澀地解下袍服和發冠,獨自臥榻而眠。那本是張坐榻,又短又窄,叫一個身長八尺的成年男子睡在上麵,便隻能弓著身子,左右也舒展不開。常人都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帝?她輾轉反側,幾次想說不如換回去睡罷了。可一想起靖禎那揶揄她的目光,終究還是話到嘴邊,最後生生又壓了回去。
雞鳴之時,夜色猶深,祖成便照例進來叫起。走到床邊一看,居然睡在那裏的是個長發散亂的女子,再回頭往那榻上一瞧,不禁嚇了一跳,失聲道:“皇上——”
靖禎瞪了他一樣,悄然坐起,低聲問:“幾更了?”一麵接過祖成遞過來的熱手巾擦了臉,一麵隻覺那肩背上極是酸痛,他也不吭聲,兀自漱口換衣。
祖成望望床上尚在沉睡的阿沅,又瞧著精神不大好的皇帝,苦著張臉道:“回皇上的話,四更了。”
靖禎低低“嗯”了一聲:“還早。”他隨意伸展了一下酸麻的手臂,便聽到骨頭咯咯作響。
祖成捺不住問道:“皇上怎得睡在這兒了?”
靖禎橫眉:“多嘴!”祖成便訕訕不敢再說話。
阿沅這邊本來是倒騰到了後半夜才入眠,又因床上舒坦,這會兒便睡得極沉。一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悠悠轉醒。一見那榻上已無人,連著褥子被衾都一應收進了櫥子裏,心中不由一動。她赤腳走到窗前,支起了長窗,但見殿外晨光熹微,綠蔭蔥蔥,連呼吸也覺得格外順暢。
采薇和琪芳聽到動靜,從外麵打了簾子進來,開始服侍她更衣洗漱。這一日循例依然要去皇後宮中請安,走到承慶宮外時,卻見那宮門口已經熙熙攘攘地站了一堆女人。
好一片桃紅柳綠,爭奇鬥豔。
陳倩宛見她來了,連忙迎上來:“貴人姐姐,你可來了。”
阿沅奇道:“怎麽都在杵在這兒不進去?”她掃了一眼在場妃嬪,除了昨夜暈厥的梅雪沉,其餘人都到齊了。
陳倩宛努努嘴:“宮門還沒開呢。”
心下正好奇,隻聽瑩貴人一聲俏語:“陳妹妹的嘴真甜,大老遠看見沅貴人,便急著叫姐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喚我呢。”她倆原來同居一宮,這話倒是說得情有可原。
“可不是,兩個都是貴人,本宮也分不大清。”敏貴妃左右都有人攙著,嬌笑道,“不過陳寶林從前也是在咱們紫宸宮住著的,怎麽說也應該和瑩貴人比較親,這會兒怎麽又緊趕慢趕地去奉承沅貴人了?”
陳倩宛倨傲地仰起臉:“娘娘和瑩貴人的好,嬪妾都記在心裏,一刻也不會忘記。”
敏貴妃冷冷笑道:“記得就好。”她懶懶道:“皇後娘娘不肯見咱們,咱們也不必等了。枉本宮挺著個肚子,勞累了一個早上。巧菱、巧芸,扶本宮回去歇著。”
眼見她坐著轎輦離去,其餘妃嬪卻是不敢挪步。又等了半盞茶的時間,宮門才吱吱打開,隻見玉蓉姑姑滿麵憂色走出來:“各位娘娘小主都回去吧,今日不必請安了。”
榮嬪問道:“出了什麽事嗎?”
玉蓉長歎一聲:“唉,大皇子又病了,皇後娘娘徹夜不眠,哪有心情見你們。”
眾人一聽,隻得紛紛做了個樣子道:“臣妾祝大皇子早日康複,皇後娘娘珍重鳳體。”說完便各自散了去。
阿沅與裴、陳二人同路而行,方才聽她們說起大皇子的事。原來這兩年間,大皇子病痛不斷,太醫多般診治也不見起色。皇後亦為此操碎了心,更無心插手後宮事務。
“皇後的家世再怎樣不濟,大皇子好歹也是嫡長子。隻要他還好好兒的,這儲位想必是他的跑不了。”陳倩宛憂心道:“可再這樣下去,若是叫那姓章的女人誕下皇子,恐怕這後宮就得翻天覆地了。“
兩側都是高深綿延的宮牆,裴婕妤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才道:“你總是有意無意地頂撞她,當心以後連皇上都保不了你。”
陳倩宛不以為然:“裴姐姐,我們這些人,誰的命不都是係在皇上那裏?若是姓章的賤人得逞,又有誰能逃得過?何必給她好臉色!”
裴婕妤哀歎一聲:“但願大皇子這身體能好起來罷。”
阿沅勸慰道:“都說這兩年,諸位姐妹甚為得寵,想來有子嗣傍身也是遲早的事情。又何愁不能與章氏一爭高下?”
兩人一聽,都微微紅了臉,陳倩宛道:“貴人姐姐有所不知,我們每次侍寢之後,太後都會命人送來避子湯。那些內侍個個凶神惡煞的,一定要親眼看見我們服下才肯走。哪裏能懷得上孩子?”
阿沅驚駭莫名:“皇上難道不知?”
陳倩宛鬱鬱不平:“知道又怎麽樣,他不敢明著對抗太後,還不是睜隻眼閉隻眼。也怪那敏貴妃命太好,聽說承寵了一次便懷上了……”
阿沅心知皇帝一向對太後母族極為防範,又素來不喜章菁菁,怎會令她有機可乘、孕育龍嗣?她將心中疑惑道出,卻聽陳倩宛說:“可不是嘛,誰知道那姓章的賤人用了什麽法子?說起來,梅妃聖眷優渥,不也懷不上孩子?所以啊,這都是各自的命。”
裴婕妤輕輕地說:“沅貴人如今雨露君恩不斷,照理說也是很快就會有喜的。”
阿沅麵紅耳赤,又不好說自己依然是處子之身,隻得訕訕笑道:“這種事情,想也是想不來的,隨緣吧。”她突然想起,雖然自己和皇帝是在逢場做戲,畢竟外人也是不知道的,為何竟從未見過有誰送來什麽避子湯?難道是太後覺得她孑然一身,也無家世倚靠,並不在意她是否會誕下龍嗣?轉念一想,太後在蘭貴妃生前如此忌憚於她,自己和姐姐又是關係密切,太後絕不可能輕易放過自己。避子湯一事,自己與眾不同,其實還是禍福難料。
陳倩宛湊上前來,嫣然巧笑:“聽說皇上昨晚去梅妃那裏隻坐了一坐,半夜又去了姐姐那裏,是不是真的?”
阿沅極為尷尬地點點頭:“皇上隻是怕影響到梅妃娘娘養病。”
陳倩宛冷哼一聲:“誰不知道梅妃也是太後舉薦給皇上的?她就算生得再美那又怎樣,皇上一樣還是不會喜歡她。虧她枉費心機,總是變著法子去邀寵。”
裴婕妤悄聲提醒她:“你小點聲,讓人聽見就不好了。”
幾人到了擷芳宮前,陳倩宛笑著道:“今兒個還早,貴人姐姐要不要來咱們這兒坐坐,喝口茶再走?”
阿沅卻不想再與她們談論是非,便推辭道:“多謝裴姐姐和陳妹妹的好意,我宮裏還有些瑣事,改日再來拜訪。”與她們二人拜別後,阿沅沿著宮牆繼續西行,心裏想著什麽時候得去見一次石泉,即便不為敘舊,憑他在禦前侍奉的身份,有許多事也得問問他才能清楚。
正想得出神,卻聽前頭垂花門內傳來一聲怒喝,緊接著便是劈裏啪啦幾個耳光的聲音:“這是第幾次了!連罐藥都端不穩,養著你這個廢物還有什麽用!”
隻聽一女子帶著哭腔:“奴婢知錯了!姑姑饒命,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阿沅聽著這宮女的聲音甚是耳熟,再定睛往那門上匾額一看——“紫宸宮”,不由停下腳步,多留了個神。
“還有下次?”那姑姑厲聲道,“你三番四次打翻娘娘的坐胎藥,說!是不是成心的!”
那宮女抽噎地上氣不接下氣:“不……不是的……姑姑饒命,奴婢不是有心的……”
“老規矩,三個時辰。”末了還丟下一句,“不要讓我看見你偷懶。”
話音剛落,就看見一個宮女顫巍巍地捧著一堆瓦罐碎片出來。她一麵哭著,一麵將手裏的東西鋪在宮門口牆邊的路上。緊接著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她竟然雙膝跪在了那些斷口鋒利的瓦片上。
隔著十丈多遠,雖是豔陽高照,采薇亦嚇得哆嗦起來:“好狠的心腸!”
阿沅問她:“你看她是不是有點眼熟?”
那人發髻散亂,臉頰高腫,本難以辨認。采薇端看了半晌,瞳孔倏然放大,顫聲道:“是楠兒!從前跟著芙美人的楠兒!”
阿沅也恍然憶起,這個楠兒以前是雲台宮的粗使宮女。自從采芙被封了美人之後,就被賜給她當貼身宮女了。聽聞在蘭貴妃去世後不久,芙美人就病死了,這個楠兒怎麽後來就跟了敏妃?敏妃……芙美人……是了,她怎麽會忘了這一層?
采薇見她眉心蹙起,小心問道:“小主難道想幫她一把?”
阿沅沉吟片刻,擺擺手道:“不,三個時辰後,你帶些點心和藥物來找她。順便看著點,若是可以,就把她帶回雲台宮,我有話要問她。”
采薇俯身稱是,二人繞道離去。
用完午膳之後,楠兒已經被帶到雲台宮。阿沅見她雙腿自膝下血流不止,連帶著褲腿都染上了大片的紫紅色,不禁動了惻隱之心,又命采薇先帶她下去清理包紮了一番。
楠兒重新入殿時,哭得像個淚人兒一般,見了阿沅雙膝一軟,便要直直跪下去:“奴婢楠兒,給沅貴人請安。”
“膝蓋還傷著呢,別多禮了。”阿沅忙命人扶她起來,又賜了座,方道,“你我原來一同服侍過蘭貴妃,有何必這樣見外。”她還記得,幾年前楠兒就是這副麵黃肌瘦、怯怯弱弱的模樣。如今更是瘦得鳩形鵠麵、形容枯槁,一件粗布蓼藍宮裙,上下也是打滿了補丁。想來這些年她在紫宸宮,所受苦楚委屈必不會少。
楠兒坐在軟墊上,手裏捧著采薇給她端來的牛乳茶,不禁哭出聲來:“小主救救奴婢,奴婢不想再伺候敏貴妃了。”
阿沅溫聲道:“你求我也是無用的,她是貴妃,我不過是個貴人,哪有問她要人用的道理。說起來,她們今日為何要罰你?”
楠兒哭道:“貴妃娘娘每日要喝的坐胎藥,陶姑姑都讓我去禦藥房端來。那藥罐子本來就燙手,她們又經常故意使絆子,我一失手摔了,便是要打要罰。”
阿沅訝然:“既然是敏貴妃的坐胎藥,必當十分珍視之。又怎會為了欺負你,而故意去下絆子?”
楠兒聲音低微:“小主有所不知,貴妃娘娘向來不喝從禦藥房端來的坐胎藥。她有自己地小廚房燉藥,哪裏會喝那種摸不清底細的東西。”
采薇不禁撇撇嘴:“貴妃娘娘可真是百密而無一疏。”
阿沅默然須臾,柔聲道:“往後你再受了欺負,隻管上我這兒來拿些藥。她們這樣糟踐你的身子,別落下什麽病根才是。”
楠兒勉強振作精神,一邊忙著拭淚:“小主宅心仁厚,定會得上天庇佑。”
阿沅微微笑道:“說起宅心仁厚,我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姐姐。姐姐在世的時候,對你們這些宮人,無不是關懷備至。”楠兒一聽她提起了楊慕芝,身子微微一顫。阿沅恍若未見,接著說:“隻可惜她去得早,反倒叫你們個個沒了主子,到處受人欺負了。”
楠兒鬱然歎道:“小主說的是,奴婢再沒見過比蘭貴妃更好的人了。”
阿沅又問:“那芙美人呢?她待你好不好?”
楠兒茫然地搖搖頭:“芙美人那一年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裏能顧得上奴婢?”
阿沅幽幽道:“說起來也是,那時候如霜總是去找她麻煩,她也是過得辛苦。不過好在她在宮中還有同鄉,偶然同鄉見麵,或許還能得些安慰吧。”
楠兒聽到同鄉二字,不禁忿忿:“什麽同鄉?小主說的是杏兒吧?從前相安無事的時候還來聊聊,後來蘭貴妃娘娘出事,芙美人又病了那麽久,也不見她來探望過一次。如此見風使舵,跟那些薄情寡義的小人又有什麽區別?”
阿沅啜了口茶,佯裝漫不經心,隨口問道:“你認識芙美人那個同鄉?”
楠兒道:“也算不上認識,見過幾回吧,以前好像在良醞署裏做事。”
良醞署隸屬光祿寺,專司宮中酒醴之事。阿沅心中一動,想起當日她曾聽到一人挑唆芙美人與蘭貴妃之間的關係,莫非就是這位名叫杏兒的宮女?這個楠兒或許知道更多的事情,卻不懂其中緣由,阿沅不想打草驚蛇,於是不動聲色道:“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要是那個叫什麽陶姑姑的找不著人,估計又得罰你了。”
楠兒拿了采薇遞給她的藥包,含淚下拜:“奴婢感激小主的大恩大德,以後一定會報答小主的。”
阿沅和顏悅色地點點頭,目送著她出宮後,那笑意便凝結在唇角。她沉聲喚來采薇:“替我更衣,去一趟良醞署。”
采薇不知就裏:“天色已晚,小主要去良醞署做甚麽?”
阿沅澹然一笑:“去找芙美人的同鄉。”
良醞署位於宮城內東一長街,景芳門外。沿著高聳的宮牆夾道向東行走數裏,可見一片單簷廡殿頂的建築,這裏匯集著皇宮裏的包括良醞署在內的,禦膳房、茶庫、果庫等掌管宮中膳食的機構。
阿沅換了一身杏黃底並蒂蓮紋洋縐裙,頭綰朝月髻,因心中焦急而目光灼灼,益發顯得容色妍麗大方。雖然隻是個六品貴人,亦不敢叫人不敢小覷了她。
甫一踏入良醞署,就聞到一屋子的酒香清芬。署內的主事太監一見她,便殷勤地上來打了個千兒:“喲,這不是沅貴人嘛。小主吉祥,奴才這廂有禮了。”
阿沅並沒有見過他,遂奇道:“你怎麽認識我?”
那太監滿麵堆笑:“小主如今是皇上心尖兒上的人,咱們做奴才的,自然要多留個心眼。這不,昨日在儀元殿還見過一回呢!”
阿沅微微頷首,儀元殿家宴中宮人繁多,一個從良醞署來送酒的內侍自然難以引起她的注意。又問他:“昨日家宴上,我嚐了貴署釀造的羅浮春,心裏極是喜歡。便想著來多討一些帶回我宮裏,不知有還沒有?”
“有,怎麽沒有。”那太監笑得五官都擠在了一處,“這點小事,怎勞煩小主親自過來,叫個小太監來跑一趟就是了,要多少有多少。”
阿沅攏了攏一下身上的湖色縐紗披帛,裝作不經意地四處逛了逛,道:“我也是怕他們毛手毛腳的,辦不好事,別糟蹋了貴署的美酒。”
主事太監熱情道:“小主想嚐什麽酒,不論羅浮春還是梨花白,下回隻消差人來說一句,奴才親自給您送到宮裏。”
阿沅隨意“嗯”了一聲,又問:“你們這兒有沒有一個叫杏兒的宮女?”
那太監想了想,搖搖頭:“好像沒有。不瞞小主說,釀酒可是個粗活兒,又髒又累的,沒有幾個年輕姑娘願意幹這個的。”
阿沅心裏一沉,難道線索又要就此斷了?麵上仍是笑意澹澹,道:“她以前是我同鄉,好幾年沒見了。前兒個聽人說她在這裏當差,所以就想來問問。當真沒有此人?”
“奴才的確不記得了,就算從前有,現在也斷沒這個人了。”那太監繼續奉承道,“小主如今有了榮華富貴,還不忘昔日故人。如此重情重義,真是讓奴才敬佩不已!敬佩不已!”
阿沅見不慣他這副阿諛諂媚的姿態,隻偏過頭去道:“那就罷了,你就送一壺羅浮春、一壺梨花白去我宮裏罷。”
他點頭哈腰相送:“是,是,奴才馬上就去辦。”
阿沅前腳要走,卻聽身後一宮婦道:“張公公,羅浮春沒有了。之前釀好的那幾壇子,昨夜就讓娘娘們喝光了。”那聲音極為耳熟,她猛然回過頭來,不掩欣喜道:“曹姑姑!”
那婦人戴著麵罩,卻依稀可以辨得眉目,正是她在潛山皇陵相識的曹清!阿沅找了個由頭遣開那主事太監,便拉著曹清走到良醞署外的僻靜處,才問:“曹姑姑何時進的宮?我怎麽不知道?”
曹清摘下麵罩,露出臉上可怖的疤痕。她微微欠身行禮,恭敬道:“都是托了小主的福,奴婢才有今日。”
阿沅忙扶她起來:“此話怎講?”
曹清扯出絹帕擦了擦手上的汙垢,道:“當日皇上與小主在皇陵相會,喝了奴婢釀的高粱酒。可能那會兒皇上覺得奴婢的酒還不賴,於是就跟身邊的公公提了一句。那公公也是個熱心腸,後來就去找皇陵的廚子去問。再後來他們就在守陵村找到了我,把我帶進這良醞署來當差了。”
“原來如此。”阿沅笑吟吟地道,“你在宮裏過得可好?可有人為難你?”
曹清連笑道:“好,都好,張公公聽說皇上喜歡喝奴婢釀的酒,所以對奴婢也格外照拂。”
阿沅亦是十分歡喜:“那就好,你總算不必日日挑著酒壇子上山下山了,也不用再受那些守陵侍衛的白眼。”她心中突發念想,於是又問:“曹姑姑在良醞署這些日子,可聽說過一個叫杏兒的姑娘?”
曹清茫然搖頭,她的說辭倒是與張公公一致,良醞署的女人屈指可數,並沒有一個名字是杏兒的宮女。阿沅不解,難道是楠兒所言非真?可當時見她神情,亦不像是在刻意說謊。
思前想去,阿沅也一時說不出原因,隻得道:“我有一件極重要的事情要問這個杏兒。煩請姑姑在良醞署幫我多打聽打聽,兩年前有沒有這個人?抑或是,她後來又去了別的地方?”
晚風如水,拂在身上涼意漣漣。曹清重新戴上那麵罩,遮住臉上駭人的疤痕,鎮重道:“小主放心,這點小事就包在奴婢身上。”
離開良醞署,阿沅一直悶悶不樂。調查當年蘭貴妃之死,本就不能大張旗鼓,線索又極少。這會兒剛剛看見一點曙光,又頓時被澆了一頭冷水,不免有些悻悻然。
彼時雲台宮裏已然華燈初上,鬆竹掩映之下,隱約可見日暮西山。殿中極是靜謐,嫋嫋沉香自錯金流雲紋博山爐中飄逸而出,縈回在鬆綠色地紗幔間,如同仙境氤氳。
阿沅見殿中一片沉寂,便問:“琪芳呢?”
守在門外的小彬子道:“琪芳姑姑今兒個不當值,午後就出去了,還沒回來呢。”
阿沅淡淡地“哦”了一句,便往內室裏走。甫一掀開玉簾,鼻尖飄過一縷馥鬱芬芳,似雨後梨花初綻。
“梨花白?”
原是靖禎早已等在裏麵,他一襲玄青色直裰,倚坐在榻上。那塌中間的桌案上擺了一套竹製酒具,裏麵裝的大約便是張公公剛剛送來的梨花白。祖成飛快地向其他人使了個眼色,眾人紛紛垂手退下。
“你去哪兒了?”
阿沅一愣,不料他問得這樣直接,便實話實說:“皇上不是都喝上了,還問來做甚麽?”
那梨花白盛在竹筒裏,喝時倒出一點,還帶著一線竹露的清香。靖禎斟了兩杯,一杯推到桌案對麵,示意她坐下:“朕記得潛陵那晚,在你那裏喝了杯高粱酒,口感甘醇綿香,不免稱讚了幾句。為此祖成還特地去找了那位釀酒的老宮女,要把她帶回宮。你可是去見她了?”
阿沅見他挑起這事兒,便順水推舟道:“曹姑姑現下在良醞署當值,說來還要多謝皇上的恩德。”
“果然是去見她了,原以為你忍不住犯了酒癮,看來是朕猜錯了。”靖禎微微一笑,側影在燭光下映出清峻的輪廓,“你嚐嚐這梨花白,也是不輸的。”
阿沅坐下,剛要引杯入口,忽聽他道:“等一等。”隻見他又杯裏夾了一片梨花,那花瓣純白如雪,在清澈晶瑩的酒液中遊蕩徘徊,宛如落花飄零。
“這是剛叫人去禦花園摘的。”
“‘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阿沅含笑道:“都說梨花白如美人淚,皇上這樣做,反倒叫人不舍得喝了。”她雖這樣說,亦是輕輕呡了一小口,那梨花白入齒沁涼,待進胃中時,卻又覺暖意洋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佳釀!
因是晚膳時分,桌案上還布了幾道小菜,分別是燕窩扁豆鍋燒鴨絲、糖醋鯉尾、蝦籽冬筍、雙色馬蹄糕和椒油茭白。這些菜色看上去極清爽,葷素搭配,甚能引人食欲,阿沅不覺就多吃了幾口酒菜。
靖禎忽道:“這會兒來找你,是因為接下來一段時日,朕恐怕不能常來了。”
他聲調沉緩,阿沅夾菜的手指微微一顫,那筷子便像不聽使喚般互相交錯,夾在上麵的一粒扁豆也順勢滾落在了玉盤之上。她裝作若無其事,麵上靜靜聽他說著,心裏卻是百般滋味,如亂麻般糾纏在一起,一時也分辨不清她到底在害怕什麽,又在期待什麽。
兩人每日這樣相對,難道已然成了一種習慣?
她不敢看靖禎的眼睛,隻淡然開口:“最近宮裏有什麽大事發生嗎?”
靖禎欣賞地看了她一眼,沉聲道:“今日早朝,兵部左侍郎上奏,南淵國撕毀與大周盟約,現已率十萬兵馬已壓境。”
阿沅震驚:“南淵國?不是宜寧長公主和親之地嗎?”
靖禎麵露譏諷之色:“若不是母後堅持對穆氏逆黨趕盡殺絕,甚至連無辜的九弟也不放過。琦珺也斷不會痛下決心,與我朝為敵。”
琦珺正是宜寧長公主的閨名,同莊親王和睿郡王一樣,她也是由當年穆貴妃所出。然而太後的行為,則是徹底激怒了這位曾經為國和親的長公主。如今見到母親和兄弟慘死,確實也難以無動於衷。
阿沅歎道:“現下挑起兩國戰事,受難的還是邊境百姓。”
“這還不算最糟的。”靖禎苦笑,“今日朝堂之上,章相聯合群臣上疏,舉薦恪親王率大軍出征,討伐南淵。”
恪親王!阿沅隻覺如遭雷擊,心中一陣鈍痛,也不知是擔心恪親王南征遇險;還是擔心他大勝歸來之時,功高蓋主,兄弟雙方廝殺不下。更令人擔憂的是,既然恪親王是由章相舉薦,難道他已經決定站在太後一邊,共同對抗皇帝了?
這一次,連靖禎也看出她神情異樣。他目光淩厲,逼視著她:“你在擔心什麽?”
阿沅隻覺思緒煩亂,理不清個頭緒,便怔怔地回話:“我隻想為姐姐報仇,朝堂之事如何,並不曾關心。”
又沉默良久,暖閣裏靜寂地令人心悸,連窗外樹葉沙沙的婆娑聲,都格外清晰。靖禎眼底如一汪深潭,不見喜亦不見悲。
“你好自為之。”他拂袖而去。
好自為之?阿沅似乎聽不明白他話中所指,是覺得自己哪裏做錯了嗎?還是她遲遲查不出謀害姐姐的真凶,讓他生氣了?她拿起那隻裝著梨花白的竹筒,往自己的杯子裏開始注酒。直到那酒液滿溢了出來,杯中梨花亦隨之飄落,也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