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鄉鎮機關的曆史變遷,描寫鄉鎮幹部的生存狀態。紀實中國鄉村的風雲變幻,刻畫基層人物的人生畫卷。是對鄉鎮機關的真實寫照,是對鄉鎮幹部的人文關懷。


    蘭汀梅子,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300餘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詩文集《在風中歌唱》。


    史玉林說:“正割著,咱爹捎信來,讓你們收完了自家的麥子過去幫忙。”


    王利良說:“我和你姐後天過去。”


    史玉林說:“到時我也請假回去。”


    史玉琴說:“如果鄉裏忙離不開,你就別回去了。”


    史玉林說:“沒事,鄉裏規定,家在農村的,可以調休兩天。”


    王利良邊吧嗒著煙袋邊問:“昨晚的《新聞聯播》看了嗎?”


    史玉林說:“看了,學生已經在***廣場靜坐一星期了,還沒撤離的意思。”


    史玉琴說:“看電視其他各大城市的大學生也停課上街遊行了,有些學校的學生還趕到北京聲援。”


    王利良說:“這腐敗真該反了。”他指著自己的地說:“去年秋季東地就是被假種子害的,玉米種子撒到地裏不出苗,才改種成白菜的。”


    史玉琴感歎:“想不到縣種子公司還會賣假種子。”


    王利良說:“這不是腐敗、官倒是什麽,賣假種子的還不知從中得多少好處呢?可遭殃的是咱農民,村裏很多人都買了這種假種子。”


    史玉琴說:“咱家的還是好的呢,不出苗,咱改種了白菜,還有的家,種子撒到地裏,苗出來了,要麽半道上死了,要麽出的稀稀拉拉,長的不成樣子,耽誤了季節的收成。”


    史玉林說:“去年我給家裏買的種子也是假的。”


    王利良說:“就這找到上邊竟沒人管這事。”


    史玉林問:“那這事咋處理?”


    王利良說:“村裏人商量,等過了收麥大忙,再一起到縣種子公司問問,看這事咋辦。如果不處理,村裏人就聯名上告這些龜孫,走法律渠道,讓法院判處他們包賠農戶損失。”


    史玉琴站起來說:“別扯了,趕緊幹活吧。”說著就要下田割麥。


    史玉林說:“我也幫你們割會吧?”


    王利良說:“不用了,就這兩把鐮刀,也沒多少地了,不到晌午就收完了。你忙你的去吧。”


    史玉林說:“那我走了,我再到其他村問問情況。”


    王利良說:“你去吧。”


    史玉林就騎上自行車沿著鄉間土道前行。這條土道約有三米寬,路兩邊種著粗大的白楊,樹木參天,濃蔭遮蔽,很是涼爽,而不遠處一望無際的麥田裏卻驕陽似火,赤日炎炎,農民們頭頂草帽,汗流浹背地在大田裏勞作,想著父輩們、自己的姐姐、姐夫在麥田裏割麥的情景,史玉林暗暗在心裏慶幸,自己幸虧考上大學,分到了鄉政府,要不自己現在也在田裏割麥哩。姐姐玉琴就差那幾分,沒有考上大學,又沒錢複讀,就使兩人有了不同的命運和人生。想到這裏,史玉林在心裏深深地為自己的姐姐惋惜,並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姐姐的命運而愧疚。


    史玉林從大王莊出來,又跑了小王莊、水竹園。一路上他走走停停,所到之處都能聽到關於這次**的熱議聲。


    回到鄉裏已是傍晚六點鍾。史玉林就著水龍頭洗了洗,就去機關食堂吃飯,人們圍在一起,談論的還是學生運動。


    吃過晚飯,人們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聯播》。現在看新聞成了人們的頭等大事,連打撲克捉老鱉都往後靠了。**已成為電視頻道報道的焦點和主要內容,各地方台也在頻繁地轉播***學生靜坐的消息,娛樂節目基本停播。


    十點鍾,人們又聚攏在辦公室看中央台的《晚間新聞》。人們正在全神貫注地收看,鄉裏突然接到了“鄉辦紙廠失火”的電話。


    鄉辦紙廠就在懷川鄉政府附近,人們跑出屋,站在鄉裏的院子裏就能看到鄉紙廠衝天的火光。


    水火無情!鄉機關的人一邊喊著:“救火啊!”一邊就向火災現場衝去。沿路單位的職工、群眾聽到喊聲,都紛紛拿著水桶、臉盆趕去救火。


    鄉辦紙廠的職工都放假回去收麥了,隻留一個看大門的手足無措的站在那裏幹著急。


    火光衝天,連成一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鎮政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汀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汀梅子並收藏鄉鎮政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