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顥一路進軍緩慢,坐鎮洛陽的皇帝著急了,以黃門侍郎楊昱兼侍中、持節到元顥軍中督促元顥火速援救豳州。按照朝廷法度,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元顥見到楊昱,不敢繼續磨蹭了,派都督隨楊昱趕往豳州(治定安縣,今甘肅寧縣城)救援,攻打豳州的叛軍倒也識趣,自忖對付不了朝廷正規野戰軍團,為保存實力不戰而退,豳州解圍。李叔仁鬆了一口氣。然而,讓李叔仁沮喪的是,雍州方麵的告急求援文書竟然送到了豳州。


    原來,負責雍州一線的蕭寶夤率領大軍西進,在黑水同莫折天生隔河對峙,長安附近的蜀賊張映龍、薑神達見雍州空虛,隨即乘亂圍打雍州,因中風從西征主帥退下來擔任雍州刺史的元修義頂不住了,趕緊派人向台軍求援,蕭寶夤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元修義派人向豳州的楊昱求援。元修義也夠著急的,一天一夜之間送來九通告急文書。


    李叔仁部隸元顥,按照朝廷旨意主要是進攻夏、豳一線,按照製度即使雍州陷落也追究不到他的責任,而一旦失利損兵折將罪過就大了,所以李叔仁算來算去不想去,楊昱惱了:長安是關中的根本,長安不守等於斷了台軍的後路,西征大軍自然瓦解,留下我們還有什麽用。


    楊昱是監軍,手裏提著節杖,倘若李叔仁不聽話可以將他就地正法,所以李叔仁見楊昱心意已決不敢不聽,隻好隨楊昱前往雍州。所謂蜀賊。指的是晉朝滅蜀漢時將益州豪族遷徙到雍州一帶,他們的後人由於一直保持著巴蜀風俗(不知道是不是不怕辣),所以一直獨立於主流社會之外聚居,在長安附近的稱蜀人,在上洛一帶的稱巴人。在汾洚一帶的稱洚蜀。


    楊昱、李叔仁率軍進擊,正規軍戰民團,自然占盡了優勢,一戰便殺死了叛軍頭領薑神達,另一個頭領張映龍見野戰軍果然不好惹,帶著部下一溜煙跑了。雍州的警報解除。


    楊昱這個監軍應該是稱職的。不過朝廷仍然不滿意,沒多久就下令免除了他的職務,不過,這次短暫的從軍經曆對楊昱並不是壞事,正是這次西征。他跟元顥有了不菲的交情,在不久的將來,這段交情還救了他的命。


    回頭再說岐州大勝的莫折天生,乘著勝利的西風繼續東進,在黑水與蕭寶夤的西征大軍遇上了,兩軍隔河相望。


    莫折天生不敢小瞧蕭寶夤,在河西築起營壘擺開長期作戰的架勢。蕭寶夤手下有五萬精兵,副將崔延伯與奚康生、楊大眼並列大魏三大猛將。


    崔延伯出自博陵崔氏。膽氣絕人,兼有謀略,自太和年間歸附魏朝。戰功累累。


    梁朝大將趙祖悅偷襲峽石,崔延伯隨都督崔亮征討,延伯與別將伊甕生挾淮為營,他讓人將車輪子的車圈去了,將輻條削尖,兩兩相接。以竹竿做繩子穿起來,橫穿河道。前後十餘道,兩頭用大轆轤固定。這玩意刀砍火燒都無法損傷,就此截斷了趙祖悅的退路,梁朝水軍也無法救援,於是趙祖悅全軍被俘。


    後出為鎮南將軍、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將軍。有這麽一員猛將在身邊,蕭寶夤這次出征可謂躊躇滿誌,誌在必得。


    然而,崔延伯的態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蕭寶夤召集眾將商量進攻方略,崔延伯卻認為莫折天生新勝後士氣旺盛,很難與之爭鋒。


    眾將隨聲附和,總之大家都不想打。蕭寶夤見崔延伯帶頭鬧怠工,心裏很窩火,元顥一路進軍緩慢朝廷都派監軍來了,如果怯戰不前朝廷肯定會怪罪的。


    蕭寶夤也是身經百戰,他知道問題的症結在哪裏,無論年齡還是資曆,崔延伯都是這幫大頭兵的頭,隻要搞定了崔延伯,一切都好說。所以,蕭寶夤當場就翻臉了,他對著崔延伯怒吼道:老將軍素受國之大恩,既然奉命討賊,便是國家安危所係。


    現在說賊兵不可討,如此怯弱,滅自己威風長敵人誌氣,君之罪過。蕭寶夤的話大義凜然,把崔延伯弄了大紅臉,怏怏不樂地退下了。次日清晨,崔延伯來到蕭寶夤帳內謝罪。


    嘿,知道錯了就好辦,還得鼓動一下啊。蕭寶夤道:我早聽說將軍勇猛,不過百聞不如一見啊。蕭寶夤的激將法起到了作用,崔延伯豪氣上湧,朗聲道:今天就讓您見識見識,為明公試探一下敵人的勇怯。


    說到做到,當下崔延伯挑選精兵數千浩浩蕩蕩向西渡過黑水,列成隊形向莫折天生的營壘開進,蕭寶夤列軍在水東岸邊觀戰。崔延伯直抵天生營下,高聲罵陣。


    莫折天生搞不清崔延伯的意圖不敢貿然出擊,任其百般辱罵,緊閉營門不出。崔延伯罵累了,帶領隊伍慢慢往回撤。


    莫折天生這下看明白,感情來個二百五,你以為這是菜市場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啊,於是下令全營出動。秦軍眾將早就憋壞了,命令一下,大家爭先恐後地衝出營壘,數萬人鋪天蓋地掩殺過來,大有不把崔延伯吃掉誓不罷休的陣勢。


    河對岸的蕭寶夤嚇了一跳,心想崔延伯這下可真要玩完了。然而,崔延伯鎮靜自若,親自殿後,隊伍保持隊形嚴整,緩緩渡河,莫折天生的大軍懾於崔延伯的鎮靜自若,雖然殺聲震天,卻在崔延伯麵前突然停了下來。大隊人馬渡河後,崔延伯這才慢吞吞跟過去,看戲的秦軍也撤退回營。蕭寶夤大喜:崔君之勇,雖關張不如啊。


    崔延伯底氣壯了,笑著應道:這幫賊子不是老奴的對手,明公安心坐在營裏,觀賞我如何破敵。蕭寶夤安心了,當晚一夜好覺。第二天。崔延伯率部先行,寶夤領大軍後繼。


    衝陣!崔延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殺過去,官軍好似猛虎下山一樣,三下五除二端掉了莫折天生的先鋒營。莫折天生潰敗,秦軍被俘虜斬首十萬餘人。莫折天生一直逃到了小隴山,將入隴的道路用土石塞死,據守險要之地,才擋住了官軍西行的步伐。


    蕭寶夤乘勝大破宛川(即陳倉),將城民充作奴隸。以美女十名賞隨軍的岐州刺史魏蘭根。以魏蘭根的見識,自然知道蕭寶夤的做法大大不妥:本縣的民眾受強賊脅迫,附賊的原因不過是保命,官軍應該招撫,如何跟賊一樣。


    東晉末年。劉裕北伐,被胡人統治了幾十年的關中人民帶著糧食歡迎晉軍入關,但是晉軍掠奪財物女人比胡人還凶,於是失望的百姓迎接赫連勃勃東進,晉軍幾乎全軍覆沒。魏蘭根的話蕭寶夤自然聽不進。既然不能改變上司的決定,也隻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魏蘭根接受了十名美女,然後把他們送還了他們的父兄。岐州、隴東、雍州叛亂全部平定,但以蕭寶夤所為。穩定又如何能保持下去。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就在秦軍暫時失去進攻能力的時候,另一路叛軍高平軍又來了。高平王胡琛遣大將萬俟醜奴、宿勤明達進攻涇州。


    涇州附近有一支官軍駐守。當初盧祖遷、伊瓫生等與元誌同時自雍州出兵。元誌西行迎戰莫折天生,其餘眾將從六陌道向高平進軍,元誌兵敗後,眾將停留在涇州的安定。


    盧祖遷等與萬俟醜奴交手,戰事不利,士氣正旺的蕭寶夤部馳援安定。蕭寶夤跟盧祖遷等勝利會師。官軍有銳卒十二萬、重甲騎兵八千,可謂聲勢浩大。


    萬俟醜奴在安定西北七裏紮下營柵。不時派出輕騎兵前來挑釁,等官兵大軍出動。立即緊閉營壘打防守。


    崔延伯自恃驍勇,且剛剛戰勝了天生,不免有些輕敵,於是請命為先鋒打頭陣。崔延伯打造了一批大盾牌,用鎖柱相連,以身強力壯的軍士背著齊步走,這東西有個名字叫“排城”,仿似一座移動的營寨。


    官軍將輜重放中間,戰士在外,抬著排城自安定北順著土崗北上。崔延伯步步為營,幾乎沒有破綻,眼看著越來越逼近高平軍大營。


    就在崔延伯指揮著排城前進的時候,忽然有數百騎兵各持文書高呼要投降,請台軍暫緩進攻。難道敵人懾於我排城的威力害怕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將作風,崔延伯很高興。崔延伯下令停止前進,排城開一道門放眾人進來,眾人遞上書信,崔延伯打開觀看。


    也正在這個時候,宿勤明達退然引兵自東北方向殺到,送請降文書的人立即響應,崔延伯腹背受敵,排城失去了屏障作用,台軍大亂。


    崔延伯上馬奮力廝殺,秦軍都是輕騎,延伯軍多是步兵,秦軍攻入排城,台軍大敗,死傷兩萬餘人。


    蕭寶夤收拾殘卒,大軍退保涇州。突然遭此一敗,老將崔延伯羞愧難當,悶頭招募驍勇,修繕甲兵,意圖報仇雪恨。在不長的時間裏,崔延伯經曆了怯戰、勝利、驕傲、失敗,心中可謂五味雜陳,說穿了咱丟不起這人,因此,老將軍暗下決心,要盡快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為自己挽回麵子。


    急於求成的後果總是難盡人意。崔延伯自安定突然西進,在離敵人七裏的地方安營,按照軍令,要出擊必須首先經過主帥的首肯。然而,崔延伯報仇心切,沒有請示擅自行動,突然出兵意圖襲擊敵營。不管有沒有結婚,先生出個好孩子,到時大家也就原諒了。


    隻要打勝了,誰還會追究你有沒有請示?何況,上司又怎麽會把到手的功勞往外推呢?萬俟醜奴新勝之後也有些鬆懈,他料到官軍再次組織進攻還需要時間,所以在得知崔延伯部向自己移動的時候也沒有放在心上,崔延伯怎麽會貿然出擊呢?要知道,自己可有十萬精兵,崔延伯不過萬餘人的兵力。


    然而,想不到不是理由,官軍殺過來了,沒有思想準備的叛軍當時就亂了,一時竟然組織不起反擊,數座營柵被官軍踏平,叛軍將士們隻顧逃跑,東西丟的到處都是。


    眼看勝利就在眼前,關鍵時刻又出亂子了。原來崔延伯的兵打仗雖然勇敢,組織紀律性卻極差,眼見賊營中到處散落的珠寶財物,也顧不上繼續殺敵,一個個開始往自己腰包裏塞東西。


    萬俟醜奴喘過氣來,收拾兵卒突然殺了個回馬槍,官軍猝不及防,戰場形勢大逆轉,官軍潰敗,死者萬餘人,主將崔延伯中流矢身亡。


    崔延伯光榮犧牲的消息傳到洛陽,朝野震動。蕭寶夤倒黴了,不管崔延伯有沒有請示,他都是要負領導責任的。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朝廷內外議論洶洶,蕭寶夤居然一點事也沒有,甚至,朝廷連批評教育的意思也沒有。


    原來,當政的胡太後實在不是什麽好鳥,二次上位後,更加放縱自己,把自己的老情人鄭儼從蕭寶夤軍中調回,提拔為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為了跟方便跟情人約會,鄭儼又被任命為尚食典禦,從此日夜在宮中值班,跟太後出雙入對。


    鄭儼又引入徐紇,兩人狼狽為奸操縱大魏朝廷。胡太後是個喜歡好消息的主,大家投其所好,人人都說賊兵易平,什麽壞消息也傳不到她的耳內,胡太後繼續不加節製地尋歡作樂。關西的局勢繼續惡化,而由於處置不當,元淵的擔心一語成讖,剛剛平息的北鎮叛亂死灰複燃,河北再次大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