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寧在大統二年隨賀拔勝從梁國返回長安後被任命為車騎將軍、行涇州事。河陰大戰的時候,史寧正同行原州事李賢一起圍剿橫行涇州、原州一帶的羌人莫折後熾叛亂,
雖然最後叛亂分子被消滅了,但他卻很鬱悶,因為如果不是李賢的努力,他幾乎勞而無功,這件事大大損害了他的威名,讓他這樣一個老資格的成名英雄很沒麵子。與事業處於低穀的史寧相比,李賢這兩年一直處於上升通道中。
自從歸附宇文泰後,李家三兄弟在西魏軍政府裏稱得上如魚得水,李遠和李穆隨宇文泰征戰屢立戰功,住在老家的李賢也一直沒閑著。原州這地方一直不太平,宇文泰不讓李賢從軍也有借重他的豪族領袖身份安定地方的意思,事實上,李賢沒有讓宇文泰失望。原州城民豆盧狼殺害都督大野樹兒等二將據州城造反。
李賢雖然不是帶兵的都督,但他召集家鄉兒女,募得三百名敢死隊員,兵分兩路借著夜色鼓噪而出,叛軍不摸虛實,一戰而潰,豆盧狼狼狽斬關逃走,李賢親率三騎緊追不舍,最終將其斬首。賊平後,朝廷啟用李賢為原州長史,不久李賢弟李遠因為擒竇泰複弘農有功行原州事,但宇文泰不願其遠離自己,於是以李賢代理原州刺史。
豆盧狼失敗後,羌人莫折後熾勾結其殘部再次舉事,在原州、涇州一帶大肆抄掠,他們在兩州毗連地區修築了許多營柵,越來越多的胡人加入進去,聲勢越來越大。莫折後熾引起了宇文泰的注意。他命史寧帶州兵討伐,同時命李賢帶部曲配合。兩州兵馬合兵一處,莫折後熾列陣相迎。史寧求勝心切,打算集中優勢兵力與賊兵決戰,李賢不同意。李賢獻上一計:賊兵聚結了一年多了,數州之人都為其所用。
我軍若正麵進攻。賊人一定同心協力對付我們,眾寡莫敵,無法製敵。不如令諸軍分為數隊,多設旗鼓,數路並發,作疑兵威逼諸柵。
公自統精兵。直指後熾,到時候按兵不動。後熾害怕公之精兵,諸柵要救又迫於我的疑兵,後熾進退兩難,待其稍微懈怠。必一擊成功。
後熾一敗,賊眾自然不戰而潰。史寧部屬於國家正規部隊,李賢帶來的是李家私兵,史寧自恃驍勇,少年即以軍功拜別將,資格既老,對李賢這種土豪出身的人本來就看不上,加上又有些小看莫折後熾。因此對李賢的建議不以為然。
然而戰況卻不如意,史寧竟然連戰連敗,賊兵士氣旺盛。官兵人心沮喪。關鍵時刻,李賢沒有作壁上觀看史寧的笑話,雖然人家不聽自己的,但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好在他手裏的兵馬雖不及史寧的正規軍戰鬥力強,但對自己忠心不二。史寧帶涇州兵與後熾再次交手,後熾主力傾巢而出。
李賢見機會來了。便從自己的部曲中精選數百騎直插賊兵後方,偷襲了後熾大營。俘虜其妻子、奴隸五百餘人,輜重無數。然後率眾從後進攻後熾主力。史寧戰事不利再次率軍撤退,莫折後熾正要追擊,家人緊急報告了老窩被抄的消息,於是放棄追擊史寧而迎戰李賢。
史寧回軍再戰,與李賢夾擊賊兵。李賢手斬十餘人,生擒六人,賊眾懾於其威猛,各自逃命,叛軍大敗,後熾單騎遁走,從此不知所蹤。
此戰以李賢功大,賞賜奴婢四十口,牲畜數百頭。對於史寧的失誤,宇文泰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麽,但史寧的心裏頗不痛快。正巧東義州在東魏大將段琛的引誘下境內騷動,宇文泰便緊急將他調往盧氏。史寧剛到州城,東魏任命的刺史胡梨苟也到了,史寧於是率兵迎戰,大破東軍,將洛安郡守馮善道斬首,胡梨苟逃走,東義州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東義州的勝利為史寧挽回了麵子,他將在名將之路上繼續前進。宇文泰臨走留下的種子開始結果了,是雲寶、權景宣等襲擊了洛陽,洛州刺史王元軌棄城逃走,都督趙剛襲取廣州。襄州、廣州以西的廣大領土再次為西魏所有。
至此,兩魏第三次驚天大戰河陰大戰又稱河橋大戰的餘波暫告結束。此戰以宇文泰深入敵境最終敗還而結束,盡管如此,西魏還是在河南有了根據地。高歡也沒占著便宜,損失了高敖曹和莫多婁貸文兩員大將。
總結宇文泰失敗的原因隻有兩個字“輕敵”,他同樣犯了高歡在沙苑犯的錯誤,在敵人的地盤上打仗,既不熟悉地形又低估了東軍的野戰能力。
不過這次教訓並沒有讓宇文泰徹底對混一東西死心,這為將來更大的一次失利埋下了隱憂,但現在,各有損失的雙方總算停下了進攻的腳步,既然消滅對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就不急在一時了,大家開始關起門修煉內功,把關注焦點放在了內政上。西魏東道行台王思政做了件足以影響兩魏戰局的大事。
東道行台王思政是個有抱負有能力的人,他和斛斯椿一樣雖然被魏收視為奸佞,但兩人還真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廉潔奉公的典範,皇帝曾賞給斛斯椿幾家店鋪和三十頭耕牛,斛斯椿以為國家多難當官的絕不能與民爭利,便推辭店鋪不受隻要了耕牛,然後一天殺一頭犒勞將士們,當他在西魏太傅任上去世後,沒有給子孫留下多少財產。
王思政也是這樣,立誌勤王甘心受貧,不讓家人經營任何產業,不過,窮曾經救過他的命。他讓朝廷賞賜的園地荒著,家人守著土地入不敷出幹著急,等王思政出征走了,家裏人趕緊種上桑果樹木,指望著能為家裏增加點收入。
王思政回家後竟然怒不可遏,訓斥大家道:“匈奴未滅,去病辭家。況大賊未平就要經營產業,這能叫公而忘私嗎?”,訓完還不算,命左右將樹木拔出來扔了。
東道行台節度的是關東,理論上講出了潼關往東走。包括黃河東岸的河東、黃河南岸的河南一帶的廣大領土都是他的轄區,當然實際上這片熱土的大部分控製在東魏的手裏。
王思政是一名有眼光有見識且文武兼備的將軍,從駐守弘農起他就不斷思考東西鼎立的格局和雙方的戰略意圖,他沒有把思路僅僅局限在弘農城上。守衛好弘農隻是完成了大丞相交代的任務,作為東道行台,王思政認為自己應該有更大的使命更大的作為。即拒高歡於國門之外,粉碎高歡對關中的侵擾。
農城小,容易受到河南之敵的攻擊,而作為關中屏障,因為西邊有潼關。所以戰略意義並不是很大,而弘農作為關東戰區指揮中心也不是最佳位置,如果高歡傾巢而至,蒲阪、邵郡便岌岌可危,如何鞏固河東的根據地進而對晉陽形成威脅,在王思政視察了一遍自己的防區後,心裏便有底了,他發現了一個戰略要衝。王思政看上的是位於河東汾南的玉璧。
玉壁地勢險要。北靠汾河天險,三麵深溝大壑,地勢突兀。險峻天成,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在這裏修一座要塞就等於在河東安了一顆釘子。更重要的是,高歡來犯關中,汾水擔負著糧道的作用,所以。隻要占領了玉壁,就等於切斷了東魏大軍的後勤保障。說辦就辦。
在王思政的主持下。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這就是史上著名的玉壁城。王思政親自率軍自弘農移守玉壁。玉壁城對西魏的未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許此刻王思政並沒有意識到,他親手修築的這座城池將成為高歡的夢魘。
在宇文泰的支持下,王思政建設玉璧城並將行台移到從弘農搬到玉璧,宇文泰非常讚賞他的創意,他很清楚玉壁的重要性,於是為王思政在東道行台的基礎上,又加上了都督汾晉並州諸軍事,並州刺史的頭銜。反
正這幾個地方都屬於東魏控製區,不賞白不賞,賞了也是個空銜,隻要你王思政有能力,盡管從敵人手裏奪。
在王思政悄悄在河東修築工事的時候,高歡的眼睛依然盯在河南一帶,他把東南道行台和河南行台合並,以侯景出任河南大行台,這個安排,等於把河南地全部交給了侯景,侯景成了河南事實上的土皇帝。
但是,侯景一直並不是讓人多麽放心。沙苑大戰之後,侯景曾經想領三千健兒趁宇文泰新勝不備偷襲長安,高歡曾經動過心,但是高歡的妻子婁昭君卻勸阻了高歡,因為,連婁王妃也已看出侯景不是令人放心的人,拋開行動的風險不說,即使侯景一擊成功,也不過是把黑獺換做了侯景,對東魏並無半點好處。侯景絕非肯久居人下之人,隻要給他提供了條件,他的野心一定會膨脹的。
但是,高歡還是把河南交給了侯景,河南對於高歡來說,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宇文泰圖謀關東的路線基本首先鎖定洛陽,而梁軍北伐河南地又是最重要的緩衝。
高敖曹陣亡後,在東魏這些勳臣猛將中,能經營一方且獨擋一麵的人也隻有侯景了。
不過,高歡也知道,侯景雖然精明過人,但至少目前對自己還是忠心不二的,何況,在河南地的行政劃分上,自己早已留了後手,河南地的刺史督將大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侯景不反,他們是侯行台的得力助手,侯景倘若真的圖謀不軌,他們又會成為牽製侯景的重要力量。
侯景自然也明白這些,為了表示自己忠心,他把妻子老母留在鄴城獨自踏上河南地赴任,對此,高歡很滿意,一個人打拚為的是什麽?
讓父母過好,讓子女沾光,一個光棍拚殺一生有什麽意思啊?沙苑大戰後,宇文泰乘機奪去了河南地的荊州等地,後來洛陽一場大戰,東魏方麵又奪回來大片領土,不過,荊州依然牢牢地握在西魏的手裏。
西魏方麵對此也很重視,如果荊州再丟了,相當於西魏徹底喪失了河南地。河陰大戰之後,洛陽已經幾次易手。西魏人終究是洛陽的過客,來去匆匆。侯景將自己的大行台安在豫州,目的就是穩定河南地的局勢,洛州和豫州一南一北,對整個河南地形成關門之勢。
高歡希望依靠侯景將西人趕出河南地。侯景自己當然也想做統一的河南王,所以自接任河南大行台之日起侯景就一直在準備著。公元540年正月,侯景率軍出三嵵,目標直指西魏的荊州。
三嵵鎮在魯陽西南十九裏,名高平城,屬於西魏控製區。而魯陽東北十七裏的魯城則屬於東魏。侯景軍出動的消息傳到長安,宇文泰立即以獨孤如願為安撫大使經略三荊地區,李弼和獨孤如願各自率領五千騎兵出武關救援荊州,侯景見西魏出動了這樣兩個厲害較色,明白西魏對荊州的態度。隻好撤兵。
李弼、獨孤如願各自回軍。幾個月後,夏州刺史劉平發來了急報,柔然忽然大舉進犯,前軍已經到達夏州邊境。坐鎮華州幕府的宇文泰立即命各野戰軍團集結在沙苑地區,嚴密監視柔然人的動靜,同時命劉平在夏州以北的河西地區點火燒草,草沒了柔然人的戰馬隻能啃草根了,以此阻止柔然騎兵南下。
柔然騎兵聲勢浩大。西魏境內一片恐慌,人們竊竊私語,我們的皇帝剛剛廢皇後迎娶了柔然可汗的公主。本以為可以享受幾年太平日子,沒想到這麽快柔然人便卷土重來了,這是為什麽?
宇文泰屯軍沙苑,根本沒有考慮柔然人會長驅直入威逼長安的可能,但長安的公卿百官可不這麽想,皇帝下令長安戒嚴進入戰備狀態。右仆射周惠達親自布置長安守衛。計劃在大街上修築防禦工事做打巷戰的準備,並派人通知雍州刺史王羆來商量。
老將王羆根本就不理會右仆射的命令。他輕蔑地對使者說:倘若蠕蠕人到了渭北,我王羆帥鄉人就破了。不用勞煩國家兵馬,天子城中用得著如此驚擾嗎?周家小兒膽子未免也太小了!這時候,一條留言不脛而走,在長安流傳開來。傳言說柔然興兵的原因是因為鬱久閭皇後對皇帝不滿意,所以娘家人來為她撐腰。
皇後之所以不滿意是因為皇帝仍然跟廢皇後眉來眼去。當初,元寶炬從大局出發,犧牲了發妻乙弗氏,事實上,皇帝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同乙弗一直很恩愛,他們在十六年裏生了十四個孩子,兩人一直沒閑著。
迫於柔然的強大壓力,乙弗後出家搬出正殿,但鬱久閭後並不滿意,無奈,乙弗後又搬到鎮守在秦州的兒子武都王元戊家裏。元寶炬仍然念著舊情,不時派人到秦州問候,並捎話讓乙弗後把頭發留起來,總有一天,會有那麽一天,我會接你回宮。
這些事情不知怎麽傳到了鬱久閭皇後耳內,皇後大為震怒,把消息傳到柔然王庭,柔然可汗這才出兵進犯。流言傳到皇帝這裏。元寶炬大怒:那裏有出動百萬之眾為一個女子的?
雖然理是這個理,既然有人這麽說,我要不給個交代,還有何顏麵見眾將帥!大統天子一咬牙,下詔令乙弗自盡。乙弗對自己的命運並沒有太多的傷感,政治和婚姻連在一起,很少有幸福的家庭存在。
乙弗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隻是對使者說:願至尊千萬歲,天下康寧,雖死無恨。乙弗從容自盡。好一個賢德皇後!柔然至夏州後便退走了,是不是鬱久閭後的示意,我們不得而知。西魏再一次恢複了平靜。冬十一月,上邽傳來消息,大將軍念賢病故了,這是自去年寇洛在東雍州刺史任上去世後又一個重量級人物的去世。
念賢資格比較老,屬於武川群雄父一輩的人物,早年因為參與誅殺衛可孤而升為別將,一直做到驃騎大將軍加儀同三司,孝武帝跟高歡攤牌的時候啟用為中軍北麵大都督,後隨孝武帝入關。
念賢到了關中,所見都是舊相識,宇文泰對他也很尊重,把隴右最重要的秦州交給他,後又拜太師、大將軍、都督河、涼等七州諸軍事、河州刺史,不久入朝為錄尚書事,河橋之戰因為不戰而退,朝廷上下風言風語不少,宇文泰雖然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為了給大家一個交代,免除其朝內職務,出為都督秦渭原涇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
念賢再次作牧隴右,雖然業績平平,但基本保證了一方平安,為宇文泰看好了西大門,使宇文泰沒有後顧之憂,然而,念賢突然作古了。宇文泰必須決定,空出來的位子由誰接任。
西魏目前的版圖主要分為關中、隴右兩大塊,隴右地區漢人和胡人雜居,又西鄰吐穀渾和北接柔然,屬於最難管理也最容易出事的地方,作為長安的大後方,隴右絕對不可以出問題,所以坐鎮隴右的人必須文武兼備,能打能治。
隴右與長安猶如河南與晉陽的關係,宇文泰遇到了高歡同樣的問題。權衡再三,宇文泰決定把這個擔子交給河內郡公獨孤如願。獨孤如願經營洛陽、撫慰三荊都顯示出他有較高的政治素質。
很快朝廷詔令下,獨孤如願以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的身份赴上邽上任了,這一紙任命相當於宇文泰把半個西魏交給了他,可謂位高權重。(未完待續)
雖然最後叛亂分子被消滅了,但他卻很鬱悶,因為如果不是李賢的努力,他幾乎勞而無功,這件事大大損害了他的威名,讓他這樣一個老資格的成名英雄很沒麵子。與事業處於低穀的史寧相比,李賢這兩年一直處於上升通道中。
自從歸附宇文泰後,李家三兄弟在西魏軍政府裏稱得上如魚得水,李遠和李穆隨宇文泰征戰屢立戰功,住在老家的李賢也一直沒閑著。原州這地方一直不太平,宇文泰不讓李賢從軍也有借重他的豪族領袖身份安定地方的意思,事實上,李賢沒有讓宇文泰失望。原州城民豆盧狼殺害都督大野樹兒等二將據州城造反。
李賢雖然不是帶兵的都督,但他召集家鄉兒女,募得三百名敢死隊員,兵分兩路借著夜色鼓噪而出,叛軍不摸虛實,一戰而潰,豆盧狼狼狽斬關逃走,李賢親率三騎緊追不舍,最終將其斬首。賊平後,朝廷啟用李賢為原州長史,不久李賢弟李遠因為擒竇泰複弘農有功行原州事,但宇文泰不願其遠離自己,於是以李賢代理原州刺史。
豆盧狼失敗後,羌人莫折後熾勾結其殘部再次舉事,在原州、涇州一帶大肆抄掠,他們在兩州毗連地區修築了許多營柵,越來越多的胡人加入進去,聲勢越來越大。莫折後熾引起了宇文泰的注意。他命史寧帶州兵討伐,同時命李賢帶部曲配合。兩州兵馬合兵一處,莫折後熾列陣相迎。史寧求勝心切,打算集中優勢兵力與賊兵決戰,李賢不同意。李賢獻上一計:賊兵聚結了一年多了,數州之人都為其所用。
我軍若正麵進攻。賊人一定同心協力對付我們,眾寡莫敵,無法製敵。不如令諸軍分為數隊,多設旗鼓,數路並發,作疑兵威逼諸柵。
公自統精兵。直指後熾,到時候按兵不動。後熾害怕公之精兵,諸柵要救又迫於我的疑兵,後熾進退兩難,待其稍微懈怠。必一擊成功。
後熾一敗,賊眾自然不戰而潰。史寧部屬於國家正規部隊,李賢帶來的是李家私兵,史寧自恃驍勇,少年即以軍功拜別將,資格既老,對李賢這種土豪出身的人本來就看不上,加上又有些小看莫折後熾。因此對李賢的建議不以為然。
然而戰況卻不如意,史寧竟然連戰連敗,賊兵士氣旺盛。官兵人心沮喪。關鍵時刻,李賢沒有作壁上觀看史寧的笑話,雖然人家不聽自己的,但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好在他手裏的兵馬雖不及史寧的正規軍戰鬥力強,但對自己忠心不二。史寧帶涇州兵與後熾再次交手,後熾主力傾巢而出。
李賢見機會來了。便從自己的部曲中精選數百騎直插賊兵後方,偷襲了後熾大營。俘虜其妻子、奴隸五百餘人,輜重無數。然後率眾從後進攻後熾主力。史寧戰事不利再次率軍撤退,莫折後熾正要追擊,家人緊急報告了老窩被抄的消息,於是放棄追擊史寧而迎戰李賢。
史寧回軍再戰,與李賢夾擊賊兵。李賢手斬十餘人,生擒六人,賊眾懾於其威猛,各自逃命,叛軍大敗,後熾單騎遁走,從此不知所蹤。
此戰以李賢功大,賞賜奴婢四十口,牲畜數百頭。對於史寧的失誤,宇文泰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麽,但史寧的心裏頗不痛快。正巧東義州在東魏大將段琛的引誘下境內騷動,宇文泰便緊急將他調往盧氏。史寧剛到州城,東魏任命的刺史胡梨苟也到了,史寧於是率兵迎戰,大破東軍,將洛安郡守馮善道斬首,胡梨苟逃走,東義州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東義州的勝利為史寧挽回了麵子,他將在名將之路上繼續前進。宇文泰臨走留下的種子開始結果了,是雲寶、權景宣等襲擊了洛陽,洛州刺史王元軌棄城逃走,都督趙剛襲取廣州。襄州、廣州以西的廣大領土再次為西魏所有。
至此,兩魏第三次驚天大戰河陰大戰又稱河橋大戰的餘波暫告結束。此戰以宇文泰深入敵境最終敗還而結束,盡管如此,西魏還是在河南有了根據地。高歡也沒占著便宜,損失了高敖曹和莫多婁貸文兩員大將。
總結宇文泰失敗的原因隻有兩個字“輕敵”,他同樣犯了高歡在沙苑犯的錯誤,在敵人的地盤上打仗,既不熟悉地形又低估了東軍的野戰能力。
不過這次教訓並沒有讓宇文泰徹底對混一東西死心,這為將來更大的一次失利埋下了隱憂,但現在,各有損失的雙方總算停下了進攻的腳步,既然消滅對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就不急在一時了,大家開始關起門修煉內功,把關注焦點放在了內政上。西魏東道行台王思政做了件足以影響兩魏戰局的大事。
東道行台王思政是個有抱負有能力的人,他和斛斯椿一樣雖然被魏收視為奸佞,但兩人還真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廉潔奉公的典範,皇帝曾賞給斛斯椿幾家店鋪和三十頭耕牛,斛斯椿以為國家多難當官的絕不能與民爭利,便推辭店鋪不受隻要了耕牛,然後一天殺一頭犒勞將士們,當他在西魏太傅任上去世後,沒有給子孫留下多少財產。
王思政也是這樣,立誌勤王甘心受貧,不讓家人經營任何產業,不過,窮曾經救過他的命。他讓朝廷賞賜的園地荒著,家人守著土地入不敷出幹著急,等王思政出征走了,家裏人趕緊種上桑果樹木,指望著能為家裏增加點收入。
王思政回家後竟然怒不可遏,訓斥大家道:“匈奴未滅,去病辭家。況大賊未平就要經營產業,這能叫公而忘私嗎?”,訓完還不算,命左右將樹木拔出來扔了。
東道行台節度的是關東,理論上講出了潼關往東走。包括黃河東岸的河東、黃河南岸的河南一帶的廣大領土都是他的轄區,當然實際上這片熱土的大部分控製在東魏的手裏。
王思政是一名有眼光有見識且文武兼備的將軍,從駐守弘農起他就不斷思考東西鼎立的格局和雙方的戰略意圖,他沒有把思路僅僅局限在弘農城上。守衛好弘農隻是完成了大丞相交代的任務,作為東道行台,王思政認為自己應該有更大的使命更大的作為。即拒高歡於國門之外,粉碎高歡對關中的侵擾。
農城小,容易受到河南之敵的攻擊,而作為關中屏障,因為西邊有潼關。所以戰略意義並不是很大,而弘農作為關東戰區指揮中心也不是最佳位置,如果高歡傾巢而至,蒲阪、邵郡便岌岌可危,如何鞏固河東的根據地進而對晉陽形成威脅,在王思政視察了一遍自己的防區後,心裏便有底了,他發現了一個戰略要衝。王思政看上的是位於河東汾南的玉璧。
玉壁地勢險要。北靠汾河天險,三麵深溝大壑,地勢突兀。險峻天成,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在這裏修一座要塞就等於在河東安了一顆釘子。更重要的是,高歡來犯關中,汾水擔負著糧道的作用,所以。隻要占領了玉壁,就等於切斷了東魏大軍的後勤保障。說辦就辦。
在王思政的主持下。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這就是史上著名的玉壁城。王思政親自率軍自弘農移守玉壁。玉壁城對西魏的未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許此刻王思政並沒有意識到,他親手修築的這座城池將成為高歡的夢魘。
在宇文泰的支持下,王思政建設玉璧城並將行台移到從弘農搬到玉璧,宇文泰非常讚賞他的創意,他很清楚玉壁的重要性,於是為王思政在東道行台的基礎上,又加上了都督汾晉並州諸軍事,並州刺史的頭銜。反
正這幾個地方都屬於東魏控製區,不賞白不賞,賞了也是個空銜,隻要你王思政有能力,盡管從敵人手裏奪。
在王思政悄悄在河東修築工事的時候,高歡的眼睛依然盯在河南一帶,他把東南道行台和河南行台合並,以侯景出任河南大行台,這個安排,等於把河南地全部交給了侯景,侯景成了河南事實上的土皇帝。
但是,侯景一直並不是讓人多麽放心。沙苑大戰之後,侯景曾經想領三千健兒趁宇文泰新勝不備偷襲長安,高歡曾經動過心,但是高歡的妻子婁昭君卻勸阻了高歡,因為,連婁王妃也已看出侯景不是令人放心的人,拋開行動的風險不說,即使侯景一擊成功,也不過是把黑獺換做了侯景,對東魏並無半點好處。侯景絕非肯久居人下之人,隻要給他提供了條件,他的野心一定會膨脹的。
但是,高歡還是把河南交給了侯景,河南對於高歡來說,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宇文泰圖謀關東的路線基本首先鎖定洛陽,而梁軍北伐河南地又是最重要的緩衝。
高敖曹陣亡後,在東魏這些勳臣猛將中,能經營一方且獨擋一麵的人也隻有侯景了。
不過,高歡也知道,侯景雖然精明過人,但至少目前對自己還是忠心不二的,何況,在河南地的行政劃分上,自己早已留了後手,河南地的刺史督將大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侯景不反,他們是侯行台的得力助手,侯景倘若真的圖謀不軌,他們又會成為牽製侯景的重要力量。
侯景自然也明白這些,為了表示自己忠心,他把妻子老母留在鄴城獨自踏上河南地赴任,對此,高歡很滿意,一個人打拚為的是什麽?
讓父母過好,讓子女沾光,一個光棍拚殺一生有什麽意思啊?沙苑大戰後,宇文泰乘機奪去了河南地的荊州等地,後來洛陽一場大戰,東魏方麵又奪回來大片領土,不過,荊州依然牢牢地握在西魏的手裏。
西魏方麵對此也很重視,如果荊州再丟了,相當於西魏徹底喪失了河南地。河陰大戰之後,洛陽已經幾次易手。西魏人終究是洛陽的過客,來去匆匆。侯景將自己的大行台安在豫州,目的就是穩定河南地的局勢,洛州和豫州一南一北,對整個河南地形成關門之勢。
高歡希望依靠侯景將西人趕出河南地。侯景自己當然也想做統一的河南王,所以自接任河南大行台之日起侯景就一直在準備著。公元540年正月,侯景率軍出三嵵,目標直指西魏的荊州。
三嵵鎮在魯陽西南十九裏,名高平城,屬於西魏控製區。而魯陽東北十七裏的魯城則屬於東魏。侯景軍出動的消息傳到長安,宇文泰立即以獨孤如願為安撫大使經略三荊地區,李弼和獨孤如願各自率領五千騎兵出武關救援荊州,侯景見西魏出動了這樣兩個厲害較色,明白西魏對荊州的態度。隻好撤兵。
李弼、獨孤如願各自回軍。幾個月後,夏州刺史劉平發來了急報,柔然忽然大舉進犯,前軍已經到達夏州邊境。坐鎮華州幕府的宇文泰立即命各野戰軍團集結在沙苑地區,嚴密監視柔然人的動靜,同時命劉平在夏州以北的河西地區點火燒草,草沒了柔然人的戰馬隻能啃草根了,以此阻止柔然騎兵南下。
柔然騎兵聲勢浩大。西魏境內一片恐慌,人們竊竊私語,我們的皇帝剛剛廢皇後迎娶了柔然可汗的公主。本以為可以享受幾年太平日子,沒想到這麽快柔然人便卷土重來了,這是為什麽?
宇文泰屯軍沙苑,根本沒有考慮柔然人會長驅直入威逼長安的可能,但長安的公卿百官可不這麽想,皇帝下令長安戒嚴進入戰備狀態。右仆射周惠達親自布置長安守衛。計劃在大街上修築防禦工事做打巷戰的準備,並派人通知雍州刺史王羆來商量。
老將王羆根本就不理會右仆射的命令。他輕蔑地對使者說:倘若蠕蠕人到了渭北,我王羆帥鄉人就破了。不用勞煩國家兵馬,天子城中用得著如此驚擾嗎?周家小兒膽子未免也太小了!這時候,一條留言不脛而走,在長安流傳開來。傳言說柔然興兵的原因是因為鬱久閭皇後對皇帝不滿意,所以娘家人來為她撐腰。
皇後之所以不滿意是因為皇帝仍然跟廢皇後眉來眼去。當初,元寶炬從大局出發,犧牲了發妻乙弗氏,事實上,皇帝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同乙弗一直很恩愛,他們在十六年裏生了十四個孩子,兩人一直沒閑著。
迫於柔然的強大壓力,乙弗後出家搬出正殿,但鬱久閭後並不滿意,無奈,乙弗後又搬到鎮守在秦州的兒子武都王元戊家裏。元寶炬仍然念著舊情,不時派人到秦州問候,並捎話讓乙弗後把頭發留起來,總有一天,會有那麽一天,我會接你回宮。
這些事情不知怎麽傳到了鬱久閭皇後耳內,皇後大為震怒,把消息傳到柔然王庭,柔然可汗這才出兵進犯。流言傳到皇帝這裏。元寶炬大怒:那裏有出動百萬之眾為一個女子的?
雖然理是這個理,既然有人這麽說,我要不給個交代,還有何顏麵見眾將帥!大統天子一咬牙,下詔令乙弗自盡。乙弗對自己的命運並沒有太多的傷感,政治和婚姻連在一起,很少有幸福的家庭存在。
乙弗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隻是對使者說:願至尊千萬歲,天下康寧,雖死無恨。乙弗從容自盡。好一個賢德皇後!柔然至夏州後便退走了,是不是鬱久閭後的示意,我們不得而知。西魏再一次恢複了平靜。冬十一月,上邽傳來消息,大將軍念賢病故了,這是自去年寇洛在東雍州刺史任上去世後又一個重量級人物的去世。
念賢資格比較老,屬於武川群雄父一輩的人物,早年因為參與誅殺衛可孤而升為別將,一直做到驃騎大將軍加儀同三司,孝武帝跟高歡攤牌的時候啟用為中軍北麵大都督,後隨孝武帝入關。
念賢到了關中,所見都是舊相識,宇文泰對他也很尊重,把隴右最重要的秦州交給他,後又拜太師、大將軍、都督河、涼等七州諸軍事、河州刺史,不久入朝為錄尚書事,河橋之戰因為不戰而退,朝廷上下風言風語不少,宇文泰雖然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為了給大家一個交代,免除其朝內職務,出為都督秦渭原涇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
念賢再次作牧隴右,雖然業績平平,但基本保證了一方平安,為宇文泰看好了西大門,使宇文泰沒有後顧之憂,然而,念賢突然作古了。宇文泰必須決定,空出來的位子由誰接任。
西魏目前的版圖主要分為關中、隴右兩大塊,隴右地區漢人和胡人雜居,又西鄰吐穀渾和北接柔然,屬於最難管理也最容易出事的地方,作為長安的大後方,隴右絕對不可以出問題,所以坐鎮隴右的人必須文武兼備,能打能治。
隴右與長安猶如河南與晉陽的關係,宇文泰遇到了高歡同樣的問題。權衡再三,宇文泰決定把這個擔子交給河內郡公獨孤如願。獨孤如願經營洛陽、撫慰三荊都顯示出他有較高的政治素質。
很快朝廷詔令下,獨孤如願以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的身份赴上邽上任了,這一紙任命相當於宇文泰把半個西魏交給了他,可謂位高權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