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最終為太子選擇的老師是尉遲運,他期望太子能有所上進,改變老哥們對他的看法。不久,宇文邕又問宇文孝伯太子現在怎麽樣了,宇文孝伯回答說太子懼怕天威,沒有過失。宇文孝伯說的是實話,太子的確因為懼怕父親,所以成了一名好演員。宇文邕以為自己的一番努力有了回報,所以很高興。事實上,尉遲運這個差事幹得很累,太子根本不聽他的。


    宇文直作亂的時候,尉遲運在關鍵時刻救了太子,沒有尉遲運,也許太子早就被宇文直殺了。即使如此,太子對尉遲運同樣沒有好感,對宇文孝伯也生分,隻有鄭譯之流才是他的真愛。既然太子不聽自己的,整天呆在太子身邊,看見太子失德又不能不說,說了又惹人煩,尉遲運在東宮幹了沒多久,就找機會出任同州刺史,離開了長安。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王軌並沒有因與賀若弼的合作失敗而放棄扳倒太子,他已經把太子看到了骨子裏,這樣的人根本不配擁有大周的江山,他一定會把大好江山給斷送了。


    某日,宇文邕於宮內設宴,王軌借著敬酒的機會捋著宇文邕的大胡子說:可愛的好老公,就是後嗣太弱了。又是大庭廣眾之下,王軌豁出去了。酒宴結束後,宇文邕把宇文孝伯留下,責問道:公常常對我說太子無過,王軌如此說,公一定是撒謊了。宇文孝伯一拜到地,回答道:父子之間的事別人不好說什麽。


    臣知陛下不能割慈忍愛,所以不敢說話。宇文邕明白宇文孝伯的意思,沉默良久。拉著他的手說:我把這個兒子托付給你了,你好好勉勵他。的確如宇文孝伯所言,宇文邕雖然知道宇文贇不成器,但次子漢王宇文讚無才,其他兒子年幼。況且又舍不得父子反目,因此易儲的事便耽誤下來。


    其實,王軌不僅僅不看好太子,還有一個人也讓他坐臥不安,這個人就是隨公楊堅。王軌多次對宇文邕道: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堅有反相。


    怎麽又扯到楊堅身上去了。原來宇文邕為太子選的太子妃正是大將軍楊堅。對於楊堅,不但王軌提醒宇文邕,連宇文憲也對宇文邕說他見到普六茹堅便渾身不自在,希望皇帝陛下早作打算。


    讓百戰之將宇文憲感覺到殺氣,楊堅的外貌的確非同凡響。宇文邕對楊堅之父楊忠非常敬重。楊堅次子楊慧娶了宇文邕的妹妹,兩人關係特別好,屬於宇文邕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宇文邕不得不慎重,他再次把來和叫過來,問楊堅的祿命。


    來和自從替楊堅看過相後早知楊堅非尋常人,從此傾心結交,所以聽皇帝問起知道皇帝又開始懷疑了。剛忙奏道:隨公是守節之人,沒有特別的異相。


    宇文邕再一次相信了來和,不懷疑了。楊堅的表現也一直讓人放心,從來沒有過分的要求,對權位似乎並不上心,相麵的事誰也說不準,再說楊堅的女兒楊麗華是自己的兒媳婦,親家搞好關係也很重要。但楊堅聽到這些消息後。做事更加低調,韜光隱晦。做起了朝堂隱士。


    自從司馬睿渡江成立江南朝廷以來,雖然坐朝的主人如走馬燈般換來換去。但每一個有誌向的南朝皇帝都把驅除胡人收複故土作為最高理想,即使皈依佛門修煉了一輩子的梁武帝也不例外,統一天下成為千古一帝的誘惑沒有哪個皇帝能擋得住。


    在南朝四國中,陳國雖然最為弱小,但陳國的皇帝從陳霸先到陳蒨到陳頊,都是有誌向的人,都是有理想有作為的皇帝,所以統一南北是他們的美夢。


    陳霸先和陳蒨有心無力,那時候齊國還足夠強大,強大到兩位能自保就謝天謝地了。


    陳頊是幸運的,他上台後齊國的國力越來越弱,而曾經的敵人周國又不斷伸過橄欖枝,陳頊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力排眾議派吳明徹進軍北齊,他勝利了,淮南地重新劃入江南的版圖。


    但陳國老成謀國的大臣們反對窮兵黷武,所以吳明徹的北伐止於淮河南岸,對此,陳頊心中頗為不甘。國際形勢變化很快,沒過多久,周齊再次開戰,陳頊又動了渾水摸魚的心思,打算等兩國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咱們再去做得利的漁翁。然而,令陳國上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北齊朝廷居然如此不堪一擊,一個泱泱大國被宇文邕三下五除二給滅了。


    統一北方後的大周地域遼闊,兵馬強盛,對江南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陳頊暗暗後悔,原來北齊不過是一個紙老虎,憑空讓宇文邕撿了個大便宜,早知如此,吳明徹就應該繼續北伐,直搗鄴城。事已至此,也隻有趁河南地區新附大周,人心不穩,及早一戰,或可奪得徐兗地區。


    於是,陳頊命司空、南兗州刺史吳明徹都督諸軍北進。吳明徹先前大破齊軍,威望在陳國已經無人能比,但此次敵人換了,勝利之神還會再次垂青與他嗎?陳國水師自淮河入清水,目標直指徐州,陳軍到了呂梁,大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率軍應戰,連戰連敗,隻好退保彭城。


    梁士彥雖然晉州一戰成名,但那時玩的是陸戰,如今麵對的是水軍,打水仗陳人是有優勢的。吳明徹在清水上遊圍堰,河水改道水淹彭城,陳國水師戰船一直開到彭城城下,舟艦沿城一圈將彭城團團圍住。


    附近的大將軍宇文忻率數千騎兵趕來救援,也是宇文忻輕敵,在他看來,南人善水戰,騎兵野戰本鮮卑所長,讓宇文忻想不到的是,自己陣未成列,陳營中突然殺出一隊騎兵,為首的正是陳國驍將蕭摩訶,蕭摩訶一馬當先衝在前麵.


    左右十二騎緊隨其後,旋風般衝入了周軍陣中。蕭摩訶長槊揮處,登時有幾名周軍騎士斃命,周軍大亂,宇文忻左右親騎趕緊護著他敗退下去。梁士彥徹底沒轍了,隻好派人向長安求援。公元578年2月。大周上大將軍王軌率軍救援徐州,上開府大將軍達奚長儒、上開府大將軍楊素隨行。


    王軌現在的名字叫烏丸軌,烏丸是他的鮮卑賜姓。臨行前,宇文邕秘密召見了王軌。“沙門,你可知朕為何讓你去徐州?”沙門是王軌的小字。


    “烏丸軌謝陛下信任。”“朕有一問,不知你以為徐州和吳明徹哪個更重要?”“吳明徹自取淮南。被南軍目為戰神,此行若斬殺此賊,南軍破膽矣,以此論之,徐州與吳相比。自然吳更重要。”


    “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人,公此行必大獲全勝。”兩人一席話算是為這次軍事行動定了調子。王軌把大軍分作幾隊,以達奚長儒領輕騎先行,其餘諸軍帶輜重隨後跟進。


    管徐州已經危在旦夕,達奚長孺並沒有直奔彭城,他帶領輕騎兵輕裝疾行,很快到了清水的入淮口。按照王軌的安排,周軍在清水兩岸各修築一座營柵,以封鎖清水的入淮口。達奚長儒從附近州縣征集大車。命人將大車拆開,用鐵索將車輪拴在一起沉入江底。


    原來,宇文邕與王軌定的戰略就是關門打狗,他們認為梁士彥盡管出戰不利,但守城還是有些本事的,所以此次王軌出兵。不但要救援徐州,更重要的是打掉吳明徹。所以王軌不管梁士彥能否守住徐州,先斷了吳明徹的後路。


    消息傳到彭城。陳軍上下一片恐慌,大將蕭摩訶建議吳明徹趁王軌新城未完回軍攻擊,打開水路,安定軍心。吳明徹胡子翹起,臉一沉道:戰場廝殺是將軍分內之事,長謀遠略是老夫的事。


    言外之意蕭摩訶手伸得太長了,管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行了,見大帥翻了臉,蕭摩訶失色而出。陳軍沒有人敢再說話了。其實,吳明徹的計劃是全力攻城,如果彭城城破,你烏丸軌的一切努力變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蠟。然而,事與願違。得知援軍將至的周軍士氣大振,死守城池,一旬過後,彭城依然紋絲未動。


    而王軌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達奚長儒的城已經完工,陳軍的水路被徹底阻斷,如果陳軍要回師,就必須先攻王軌新城。陳軍大將陳景率七千水師北上救援,被阻擋在清水入淮口,達奚長儒水陸夾攻,大破陳景,陳景退回淮南。


    後方已經無憂,王軌親自率大軍開始向彭城移動。攻城不下,敵援來攻,陳軍一下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麵,進退失據的兩難境地讓吳明徹徹底沒了主意,他召集將士們研究如何退軍。


    有人提議將早先的圍堰打開,趁水大撤軍,馬隊隨水師一起撤退。馬軍大將裴子烈道:如果破圍堰行船,船必然會傾斜,不如讓騎兵先突圍。吳明徹此時背疼加重,心下煩躁,蕭摩訶不忍其被難,請求道:現在進退無路,若突圍也不算什麽可恥的事。


    希望公率步兵乘馬車,摩訶領鐵騎數千為先鋒,我一定會讓公回到京城。吳明徹道:弟此計乃良策,可是步兵太多,我身為總督必須居後,弟騎兵最好速行,不可遲緩。


    擱了,因此率騎兵連夜出發。吳明徹沒有走,他領諸軍掘開清水圍堰,想乘水大水師大艦能衝過王軌設置的障礙進入淮河,一旦進入淮河,江南水師就會入魚歸大海,索虜鐵騎便奈何不得。


    然而,大水到達清口後,河麵變寬,水勢轉緩,舟艦受車輪阻礙前進不得,王軌引大軍沿岸邊將陳軍水師包圍。擱淺的戰艦如刀俎之肉,陳軍潰敗,吳明徹及三萬將士被俘,周軍繳獲器械輜重不計其數,隻有蕭摩訶的騎兵得以逃脫。


    吳明徹到了長安,宇文邕倒沒有為難他,封他為懷德公,進位大將軍,但吳明徹經此敗,羞愧難當,不久便鬱鬱而終。吳明徹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開,陳帝趕緊派中大將軍、開府淳於量為大都督,總水陸諸軍事,鎮西將軍孫瑒都督荊、郢,平北將軍樊毅都督清口上至荊山緣淮諸軍。寧遠將軍任忠都督壽陽、新蔡、霍州諸軍,以防備周軍乘勝來犯。


    然而,宇文邕並沒有一統江南的打算,因為北部邊疆的警報讓他不得不把戰略重點從南方轉移到北方,


    公元578年。也就是大周宣政元年,由於周國皇帝在征討突厥的路上暴病而死,大周政權移交到皇太子宇文贇的手裏,宇文贇上台後,刻意疏遠宇文邕時代的老臣,重用親信鄭譯和老丈人楊堅。誅殺德高望重的齊王宇文憲,很快坐穩了江山。


    當初宇文邕為了培養接班人,在兒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以棍棒嚴加管教外,又選擇名師教兒子。北魏末年的名人斛斯椿的兒子斛斯征飽覽群書,精通三禮,又擅長音樂,被宇文邕看中成為皇子們的授業恩師,宇文贇倒也沒忘了老師,當上皇帝後升斛斯征為上大將軍、大宗伯。所以,宇文贇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從某種意義上說受儒家的影響很大。


    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宇文贇也有成為青史留名一代帝王的理想,西魏北周立國的基本國策是六條詔書,他要超過父祖。很快便弄出了一個九條詔書,不管質量如何,最起碼在數量上超過了他的父祖。


    第一條,犯法定罪,一律按照法律條文辦。第二條,可以同母族出了五服的人締結婚姻。第三條,以杖責進行處罰時,必須依照律令規定。


    第四條。郡縣境內出現盜賊而不能擒獲的,必須上報。第五條。對孝子順孫義夫節婦,應予以表彰。他們中有才能勝任官職的,立即進行舉薦。


    第六條,或者曾經任職但名位不高,或者沉淪在民間,有文武才能,地方應當訪求並上報。第七條,在偽齊任七品官以上,已經下令錄用;八品以下甚至在品外的,如果願意當官,可以參加預選,降兩級授予官職。


    為孝廉,上州、上郡每年舉薦一人,下州、下郡每三年舉薦一人。第九條,年齡在七十以上者,依照製度授官,凡鰥寡窮困不能自理的人,應一律由官府給與救濟。


    這九條詔令一放出來,立刻贏得了一片喝彩。文治之外,年輕天子也想在武功上有所建樹,評定盧昌期叛亂後,宇文贇親自穿上軍裝,在父親曾經講武的地方會道苑集結軍中將領們搞封閉式學習培訓,然後以上柱國、河陽總管滕王宇文逌為行軍元帥率眾伐陳,為此,他還下令放出京城監獄中的罪犯讓他們從軍殺敵將功補過。


    轉過年的正月,宇文贇大會群臣,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命令所有的文武大臣脫去胡服,穿上寬大的漢服參加朝會,一時間周國朝廷內再現了久違了的漢風,


    一些儒生出身的大臣禁不住心中的激動,看著高高在上的皇帝,淚眼模糊中似乎看到了明主出世,胡族出身的王公貴族們雖然心有不甘,但大家已經見識到了新帝出手的穩準狠,沒有人敢公開反對。借著朝會,宇文贇宣布施行全國大赦,改元,宣政二年成為大成元年。


    宇文贇對官製進行了改革,設立四輔官,以大塚宰越王宇文盛為大前疑,相州總管蜀公尉遲迥為大右弼,申公李穆為大左輔,大司馬隨公楊堅為大後承,雖然設置了四大輔政,當皇帝一個人說了算,沒有他的拍板,沒有什麽事能做得成。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後官上任總是願意找出幾件前任的事做文章,反其道而行之。


    宇文邕在位的時候刑罰過重,所以宇文贇廢除了宇文邕發布的刑書,有多次下達大赦令,這樣做的結果是老百姓犯法的越來越多,既然犯法的成本小,犯法的幾率變大。宇文贇很快意識到了問題,加上自己過失多又討厭大臣們在耳邊聒噪,想殺雞駭猴重立威嚴,


    重新頒發刑法,這次修訂的刑律比宇文邕那個版本還要嚴酷,為了有效地控製百官,他專門設置了一個機構,讓自己的親信們刺探收集群臣的情報,大臣們稍微有點過失,自己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挨了刀,


    宇文贇一不小心弄出了後世朱元璋搞的錦衣衛。實權派鄭譯是個聰明人,他最大聰明就是洞察世事,俗話說洞察世事就是學問,所以鄭譯也不簡單,他看出了皇帝主子的愛好,所以便想盡一切辦法迎合主子,讓主子高興,


    其中最受大臣們詬病的一件事就是在宇文邕大喪還沒有過周年的時候便征集不少原齊國的散樂,在長安宮殿前舉辦了多場音樂聯歡會,優人們表演魚龍百戲,夜以繼日,無休無止,宇文贇特別開心。


    宇文邕在位後宮十幾人,這如何滿足得了宇文贇壓抑了十幾年的心,於是天下選美充於後宮,為了讓美人心安,增設後宮名號。又好飲酒作樂,幾天不出工。群臣請事,都通過宦官們轉奏。


    京兆郡丞樂運本來還勸皇帝不要動不動就大赦,現在皇帝矯枉過正行起了嚴刑苛政,樂運又忍不住了,把心一橫,上書為宇文贇羅列了八條大罪。(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