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婆的力量


    當初李世民進入洛陽的時候,有一群人也被派到了洛陽,這是一群會出事的人,派他們的是李淵,他們的身份是李淵的小老婆,他們的任務是幫李淵在洛陽選小老婆(皇帝的待遇就是不一般)。


    然而在她們的心中有一件事比為李淵選小老婆更重要,可以說他們來就是為了這件事來的,選小老婆隻是個借口,到時候隨便找幾個人湊合湊合得了,總之不能太漂亮,搶了我的位置怎麽辦。當時洛陽初定,王世充這麽些年的積蓄還都在府庫裏,一朝失敗後都白白送給了李唐,大軍的主帥是李世民,在洛陽李世民最大,上報王世充財產的數目多少也都得李世民做主。


    於是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庫裏明明有十萬兩黃金,李世民說報五萬,就得寫五萬,哪個不長腦袋的膽敢問個一句半句,小心腦袋搬家,洛陽是老子打下來的,拿點東西不應該呀,我老爹(李淵)都沒說什麽,你算哪根蔥哪根蒜?


    就這樣李世民很快成了一個暴發戶,但是想成為暴發戶的人不僅僅是李世民一個人,還有很多人,有的想說而不敢說,有的既想說又敢說,李淵的小老婆就屬於第二種。


    成為暴發戶,才是她們的真實目的。她們知道秦王是個大將軍,戰場殺敵不含糊,也不敢冒冒失失的就提這種要求,於是大家夥一起約了一個日子集體去找秦王,希望李世民看在李淵的麵子上,多少別讓我們白來一趟,嬪妃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想說的話,她們等待著李世民肯定的答複。


    可是李世民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別說是老爹。就是天王老子也不好使,“沒有,一分都沒有。財產都是國家的,要進入國庫。我不敢擅自拿著送人。”


    總之就是兩字:“不給”。嬪妃們灰溜溜的離開了,她們很失望,李淵都不曾這麽拒絕過她們,但是誰讓人家是秦王呢,皇帝最有能力,功勞最大的兒子,算了,誰讓還有事求他呢。這件事不辦也就不辦了,隻要下一件事給辦了就行。


    這次嬪妃們學的聰明了,不可以一起去,那樣被拒絕了,就真的沒有回旋的餘地,再說了當著那麽多人秦王即使想答應也不好答應,所以隻能自己去,於是嬪妃們都自認為很秘密的又一次來見李世民,並且主動承認錯誤,上次是我錯了。不應該貪婪無厭,得到了皇帝的寵愛,還想要金銀珠寶。我真是該死,惹陛下生氣了。


    李世民一聽這話,心裏的氣消了一半,但是總感覺這個人還有事,不隻是來認個錯這麽簡單,於是用他那鋒利如刀般的眼神盯著嬪妃。嬪妃被看的發毛,低下頭,說出了此行的目的,希望給自己的兄弟在洛陽謀個官職。


    在看到剛才李世民的眼神後。嬪妃已經感覺到似乎是沒戲了,果然李世民給的答案還是兩個字:“不行”。這次嬪妃是滿含怨氣離開的。走的時候和句招呼都沒有和李世民打。


    去的人很多,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出來的。於是在嬪妃們的心中,出人意料的站在同一個戰線上,秦王這個人不厚道,回到宮裏一定要向皇上吹枕邊風,哼,李世民我記住你了,你也會記住我的。


    在李淵的後妃中最得寵的就是張婕妤和尹德妃。張婕妤的老爹看中了一塊地,張婕妤和李淵一說,李淵下令將這塊地賞給了張婕妤的老爹。但是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經用他自己的命令將這塊地賜給了立有大功的淮安王李神通。


    經不住張婕妤的軟磨硬泡,李淵又下令讓李神通將地轉贈給張婕妤的老爹,李神通是李淵的堂弟,這個時候二杆子精神發作,不換,理由是秦王的命令在皇帝詔書之前。


    要知道當時李淵的詔書和皇太子李建成的教令、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的令,具有同等效力,平行於世,弄得有關機關很頭疼,不知道該聽誰的,慢慢的才找出一個竅門,誰早聽誰的,晚了,那就隻能對不起了,誰讓您老人家反應遲鈍呢?


    人家都在吃晚飯,你才起床。這麽說來,李神通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張婕妤不這麽想,她認為是李世民欺負她,對李淵吹枕邊風:“秦王奪走了我父親的地,賜給了淮安王,我倒沒什麽,這不打您的臉呢嗎?”一聽這話,李淵很生氣,大發雷霆,第二天召見李世民,狠狠的罵了一頓:“我的詔書還不如你的命令了”,又對裴寂說:“這個人長年領兵在外征戰,被知識分子教壞了,已經不是我昔日的兒子了。”


    尹德妃的老爹叫尹阿鼠,仗著女兒深受李淵的寵愛,在長安城飛揚跋扈,驕傲蠻橫,一天李世民的屬下杜如晦騎著馬從尹阿鼠家門前經過。


    尹阿鼠二話不說,命令家丁幹淨利落的將杜如晦從馬上拽下來,一陣拳打腳踢,一會按摩胸,一會按摩背,一會按摩腦袋,全身上下問候個遍。杜如晦雖然是一介書生,抗擊打能力還是很突出的,整個一套程序下來,隻是手指頭被


    打斷了一根,有可能是因為常年遂李世民征戰沙場的緣故(不上戰場)。尹阿鼠幸虧沒有遇見尉遲敬德、程咬金他們,那樣有十個尹阿鼠都不夠被削的。打完,尹阿鼠指著杜如晦的鼻子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路過我家門口不下馬。”


    杜如晦心想,我去,還路過,太疼了,都要被削死了,下次我可不從這走了,要依我這次都不從這走,都是長孫無忌那小子騙我的,他說從這走,能撿著錢,他媽的,哪有錢啊?


    倒讓一幫傻逼削了一頓。疼……杜如晦走了,尹阿鼠突然感到很害怕,畢竟人家是秦王的人。可不是那麽輕易就得罪的,這可怎麽辦呀?


    情急之下,尹阿鼠決定隻有惡人先告狀了。嘿嘿,在一個角落裏尹阿鼠偷偷的壞笑著。杜如晦你別怪我陰,誰讓咱腦袋好使,天資聰慧呢?夜晚,尹德妃依偎在李淵的懷中,突然說了句:“秦王的屬下杜如晦欺負我爹。”


    “哦,有這樣的事。”……第二天,李世民又被召見,他想和李淵說說昨天杜如晦被打的這件事。然而一見麵還沒等李世民開口,李淵也顧不上什麽皇帝形象了,一陣爆粗口,李淵罵的慷慨激昂,口吐白沫,李世民被罵的狗血噴頭,頭昏腦脹,連分辨都忘了,更別提杜如晦的事了,隻能唯唯稱是。


    以上就是史書上所寫的李世民和李淵的小老婆的關係。看起來格格不入,李世民不買他們的賬,大家談不來。不是朋友就是敵人,這似乎是政治的法則,於是李世民和李淵的小老婆們成了敵人。


    敵人的敵人是自己朋友,秉持著這樣的原則,和李世民爭奪皇位的李建成、李元吉討好張婕妤、尹德妃等後宮嬪妃,取得了他們的幫助。


    有的書還寫李建成、李元吉和張婕妤、尹德妃通奸,對於這件事情,司馬光這麽說,皇宮深宅大院。發生的事情我們不知道,也不好亂猜。


    總之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淵的小老婆們走的很近。每一晚都在李淵耳邊吹枕頭風,說李世民的壞話。形式對李世民非常的不利。但是這是真實的曆史嗎?


    不是,如果當時真的是這個樣子,李世民完全被李建成和李淵的小老婆們孤立,那麽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換句話說他早就被李建成給解決掉了,更別提發動玄武門之變當皇帝了。


    李世民由於長期在外征戰,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這幾個李唐主要的對手都是被他打敗的,在取得勝利,攻城略地的同時,李世民沒有忘記積聚金錢,使自己暴富,這倒不是因為李世民多麽的愛財,而是因為他知道經濟才是力量,政治需要經濟做基礎。


    在與李建成爭奪皇位的時候,李世民所積蓄的金銀珠寶發生了作用,李世民用這些錢不斷地賄賂朝中的大臣和李淵的小老婆,在朝中和後宮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支持。


    李世民的老婆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後在這裏起到了一個關鍵的作用,長孫氏很會來事,沒事的時候就上後宮串門,當然了,也不白去,每次去都得帶點小禮物,和李淵的小老婆們搞好關係,關鍵時刻幫一把。


    長孫氏小心謹慎的侍奉李淵,很討李淵的歡心,再加上和後宮嬪妃的關係比較好,長孫氏經常受到李淵的誇獎,李淵想這個媳婦比那幾個兒子強多了。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明的女人,李世民也不例外。


    一個男人取什麽的老婆直接影響他以後的事業!好老婆是事業成功的一半!下麵又來了一個問題,為什麽真實的曆史和史書上寫的不一樣呢?


    因為有人不想讓我們看到真實曆史的樣子,想讓他自己的形象在後代人的心目中一直偉岸,這個人就是李世民。對於這個問題,在以後的篇幅中還會提到,這裏就不多說了。


    在長孫氏和金錢的努力下,李世民在後宮並沒受到孤立,倒是在兄弟們之間受到了孤立,李淵的兒子中有影響力的隻有三個人,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個人的年齡最大,然而在皇位爭奪戰中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夥,李世民受到了孤立。下麵我們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麽李元吉選擇和李建成一夥,而不選擇和李世民一夥呢?


    這要從李元吉的性格說起,三兄弟中人品最差的就屬這個李元吉,剛出生的時候因為長的難看,他的母親(竇氏)不喜歡他,乳母陳善意把他奶大。


    長大後性格冷酷猜忌,驕奢淫逸,喜歡舞刀弄槍,常命令手下的小妾侍女像男子一樣穿著鎧甲,練習軍陣,分成兩派,相互廝殺,有不少的人因此而死。


    有一次,李元吉也因此受傷,他的乳母陳善意阻止他別玩了,李元吉很生氣,命人將陳善意殺死了。李淵率軍挺進關中。讓李元吉留守太原,這小子沒有了父兄的管教,無拘無束。每日出門打獵,還狂言說:“我寧可三天不吃飯。也不能一天不打獵”。


    看見別人家有漂亮的女兒和少婦,晚上打開大門,潛入人家奸淫其妻女,所作所為完全是一個惡少。劉武周一路南下,還沒有打到太原,李元吉一瞧事不好,帶著小妾們連夜就逃出了太原。


    之後,李淵不但沒有懲罰。反而讓李元吉跟著李世民去打洛陽,李世民對李元吉也委以重任,在他前往虎牢抗拒竇建德的時候,並沒有撤出包圍洛陽的軍隊,而是讓李元吉率領,當然了,李世民知道這個兄弟是什麽水平,留下屈突通等大將輔佐李元吉。


    那個時候,李世民和李元吉的關係還是很好的,也可以說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關係也並不緊張。後來李世民功勞越來越大,有了當皇帝野心,李建成也感到了李世民的威脅。於是兩兄弟開始了皇位的爭奪。


    在兩位兄長各自培植自己勢力的時候,李元吉進行了思考,我該支持誰呢?後來他得出一個結論,誰當皇帝也不如自己當皇帝好,於是在他的心中打定了自己當皇帝念頭。


    但是讓李淵立自己為太子,又不現實,即使李建成被廢了,還有李世民呢,也輪不到他。支持李世民。李世民太聰明,太有能力。他手下的那些人,什麽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和李世民混自己隻能是個老二,當老大別想了。


    跟著李建成混,李建成這個人心軟,仁厚,沒有李世民的腦袋和能力,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我和大哥聯手幹掉二哥後,我再幹掉大哥,那個時候我就是皇帝了,天下我最大。父親、大哥、二哥,你們不是瞧不上我嗎?


    我要讓你們看看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在李建成集團中,李元吉是最激進的,常常義憤填膺的說:“我替大哥殺了他。”在某些時候他似乎比李建成好著急,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監急,李建成有時候感到李元吉很莫名其妙。李世民跟著李淵到李元吉的住宅遊玩,李元吉伏兵於臥室內,將要殺李世民,被李建成阻止,李元吉很生氣的說:“我這都是為了大哥你啊?”鬼知道你是為了誰。


    和飽經血淚的李世民比,李建成還是很善良,他的心很軟,不忍心對親兄弟痛下殺手,李元吉則恰恰相反,不按常理出牌,不顧念私情,想做就做,沒有什麽好顧忌的,在曆史上這號人最難纏。


    此時李建成還顧念兄弟之情,隻是想在皇位爭奪戰中取得勝利,是將李世民貶為庶人還是囚禁都行,總之還沒有想要李世民的命,之後的一件事情,使得李建成清醒了,明白了這場爭鬥最終隻有一個勝利者,失敗者隻有死路一條,於是在以後的交鋒中……


    楊文幹事件武德七年(624)6月,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驚動了李淵,牽連甚廣,包括李建成、李世民等人。這件事情就是楊文幹謀反案。楊文幹是李建成的人,在東宮當過衛士,很受李建成的信任,引為心腹。


    後來因為李建成的關係楊文幹當上了慶州都督。事情要從這裏開始說起,李建成感受到了來自於李世民的對於皇位的威脅,積極部署,擴大自己的勢力,和地方的很多封疆大吏達成了秘密聯盟,如燕郡王李藝(即羅藝),廬江王李瑗(宗室)等人,在政治上共進退。


    同時李建成招募四方勇士和長安惡少兩千餘人組成“長林兵”,增加自己對抗李世民的籌碼,做為李建成的心腹楊文幹也暗中把自己招募的勇士送到長安,配備東宮。本月,李淵前往仁智宮避暑,李世民和李元吉隨行,李建成留守長安。


    在出發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舉行了一個小型的二人會議,然而不是二人對問題進行討論,而是李建成直接把結論告訴了李元吉,自己要讓楊文幹造反,希望李元吉配合自己,在仁智宮如果有機會就將李世民收拾了,並且說:“成功與失敗,就看這一次的行動了。”


    李建成命令爾朱煥、橋公山將鎧甲送給楊文幹,但是這兩個人不怎麽可靠,走到半路,感覺事不好,弄不好就得掉腦袋,索性不去了,到仁智宮告訴李淵,李建成指使楊文幹造反。


    一開始李淵還不相信,想殺了兩個人,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寧州(臨近慶州)人杜鳳舉也告發此事,並且到了皇宮當麵陳述,李淵一想,這小子是真要反啊。李淵很生氣,臉都氣綠了,親手寫詔書,召見李建成,李建成知道事情已經泄露了,非常惶恐,不敢去見他老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