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淵男建還召集了數萬靺鞨兵駐紮在南蘇城一帶,與遼河前線的15萬大軍相互配合,形成縱深防禦。企圖擊敵於境外!熟料唐軍在李世積的率領下,竟然繞過重兵防守的遼河,直接拔了新城,然後沒有理會近在咫尺的南蘇城的靺鞨大軍,揮師往鴨綠江方向攻擊前進。李世積率領區區兩萬兵力南下了。
置敵重兵於後,而深入敵境,是極為危險的舉動,若敵軍據城固守,重兵回援,則李世積危矣。李世積已74高齡,身負滅國大任,為什麽采取了如此冒失的行動?時間跳躍到四個月後,即公元668年二月,即唐軍進入高句麗境內後的第二年,奉皇帝之名到前線視察的侍禦史賈言忠回到了京城,向皇帝李治匯報了前線的戰情,在匯報結束時,皇帝問賈言忠對前線諸將的看法,賈言忠對皇帝說:“然夙夜小心、忘身憂國,皆莫及李(世)積也。”可見,李世積並沒有輕敵思想,他之所以身涉險境,是因為他在為高句麗挖坑、一個埋葬高句麗主力15萬大軍的深坑!此役的目的是徹底消滅高句麗,這是皇帝的目的,也是李世積的任務!一定要幹淨利落!看李世積如何吞噬掉高句麗的這15萬大軍!李世積把最重的任務交給了自己——阻擊。向南攻擊前進,阻擊可能來自平壤方向的援軍,徹底孤立遼河前線的這支高句麗重兵集團!而殲滅15萬敵軍的任務,他留給了契苾何力。
22年前,在白岩城下,李世積親眼見識了契苾何力以800騎兵擊潰高句麗萬餘援軍,他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契苾何力不但有勇,而且有謀。“智勇兼備、沉毅能斷、有統禦之才”,為最佳理想人選。當然了,15萬高句麗軍發現唐軍分兵後。沒有理睬他們,有點生氣!便計劃與駐紮在南蘇城的數萬靺鞨兵前後夾擊。拿新城的契苾何力開刀,殲滅契苾何力部後,再尾隨李世積部,相機在唐軍後腦勺拍黑磚!不過,要拍李世積的黑磚,那得先問契苾何力答不答應。契苾何力從來不曾讓任何人失望過!麵對15萬敵軍,他又一次親自帶隊衝鋒,跟這樣的領導混。時間久了,在領導的影響和帶動下,每個士兵都是契苾何力。此時的唐軍不再是千千萬萬個小兵了,而是千千萬萬個契苾何力的集合體了,和這樣的部隊交手,後果可想而知。史載“何力奮擊,破之。斬首萬餘級。”15萬敵軍被一舉擊潰(注意:是擊潰,而不是殲滅),向扶餘城方向逃去。
擊潰了高句麗軍,契苾何力又馬不停蹄。掉頭把數萬靺鞨兵也收拾了!幹淨利索!無論你是15萬,還是數萬,我一視同仁——擊敗你們!沒有任何懸念!我們的獨耳將軍契苾何力在東線的故事已經進入尾聲了。最後單獨領軍之戰以擊敗15萬敵軍而收場!自貞觀六年契苾何力開始為大唐東征西討20餘年,一戰吐穀渾,一戰西突厥,三戰高句麗,前後大戰總計五次,無一敗績!一生參與過滅吐穀渾、滅薛延陀、滅鐵勒、滅高句麗、滅西突厥等曆次大戰,前後斬殺敵軍近10萬、擊潰敵軍20多萬,俘虜敵將官大臣近300人,繳獲牛羊馬等30多萬。在滅亡諸國諸勢力中。既曾身先士卒,摧陣拔城。亦曾不用一兵一卒而降敵,皆能達成目的!身為主將時。摧枯拉朽!身為副將時,力挽狂瀾!契苾何力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是榮耀的一生!不過,他不是個完人,他也有缺點——嫉妒比他強的人!但是,我認為,僅僅有“嫉妒心理”不是壞事,好勝好強之心反而更能激發人。縱觀他的一生,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嫉妒心理給任何一個人下過絆兒、使過壞!東征結束後,契苾何力也再沒有當主角的機會了,直到九年之後,在西南戰線,他將再次領命接受帥旗!(注意,前後不矛盾,隻是領命接受帥旗,但是扛沒扛起來就下回分解了)在高句麗,契苾何力的故事隻是進入尾聲,還沒有完全結束,一是因為剩下的日子他隻能做李世積的副手了。還有一個原因,接下來將有一個同樣厲害的人物囂張登場——高宗朝第一名將:薛仁貴!
高宗朝第一名將:神箭手薛仁貴15萬高句麗軍被一舉擊潰。契苾何力沒有理會高句麗殘軍,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南下與李世積會師,渡過鴨綠江天險,攻擊平壤。對於剩下的高句麗十餘萬殘軍,如果不徹底消滅他們,依然能夠對唐軍的後翼造成威脅,必須要解決掉。李世積自有安排!契苾何力走了,留下“持軍嚴整”的龐同善和“忠果有謀”的高偘駐防新城,此兩位總管從來沒有單獨行動過,這次,殘局就交給你們了!你們將麵對十萬餘敵軍,確切說是殘軍!問題應該不大!安排完龐高兩位總管後,李世積又派了一位將軍率兵2000,任務是暗中配合兩位總管大人,相機行事。發現唐軍主力在契苾何力的統帥下南下後,淵男建決定繼續執行在李世積後腦勺兒拍黑磚的既定方針。雖然15萬大軍被擊敗,但是主力尚存,依然能夠發動進攻,何況現在契苾何力已走,駐防新城的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龐同善和高偘!打不過契苾何力,收拾你們兩個還是可行的。一年前我曾敗於你龐同善的手下,但,現在你已經分兵,實力大減。我曾是你的手下敗將,戰勝你,是我的任務!為榮譽而戰!在契苾何力出發多日後,淵男建下令被擊潰的高句麗軍重新組織進攻,進攻已經兵微將寡的新城唐軍。高句麗軍選擇了夜襲!畢竟,真刀實槍拉開架勢,我高句麗軍從未取勝,隻能選擇夜襲了,夜襲有很多好處:我在暗你在明、你不知我虛實、你防備空虛……十餘萬高句麗軍在夜幕的掩護下,偷偷摸向了唐軍營地……夜襲。要的就是奇襲,打你個措手不及!高句麗軍一擁而入,唐軍毫無準備。如果此時唐軍將領是臨危不亂的李道宗或者契苾何力等人,就地組織反擊。還是能夠擊退敵軍的。可惜,此時的將領是龐同善和高偘。唐軍撐不住了,黑燈瞎火的,又不知道來了多少人,眼看唐軍就要落敗。高句麗軍即將得手的時候。李世積暗中安排的2000預備隊趕來了,在隊長的帶頭衝鋒下,橫衝直撞,殺入敵陣。黑夜裏。高句麗軍摸不清虛實,不知唐軍來了多少人,以為中了埋伏,丟下幾百具屍體,又是撒腿就跑。畢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嘛,保存實力要緊!
來人正是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為了能夠讓大軍毫無後顧之憂地進軍平壤,必須要解決掉這支高句麗重兵集團,但是唐軍不可能拿出主力部隊與之周旋,高句麗軍善守不善戰。如果15萬敵軍采取“王八戰法”據山城而固守,要徹底殲滅他們,唐軍肯定難以速勝。時間拖久了。兵疲糧乏,唐軍又會無功而返。所以,必須要在野戰中殲滅他們!但是,高句麗軍知道自己在野戰中不是唐軍的對手,他們不傻,要怎樣才能乖乖讓他們走出城池,與唐軍野戰呢?
李世積周密謀劃了滅敵之策,為這15萬大軍挖的深坑總共分三步:第一步,分兵。示弱於敵。攻克新城之後,唐軍分兵行動。李世積率一部南下鴨綠江,契苾何力駐防。目的是吸引高句麗軍前來攻城。於野戰中敗敵;第二步,一戰敗敵,打擊敵軍士氣,同時,最大可能削弱敵軍有生力量。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後續行動能否取勝就看這一步結果如何。為此,李世積派出了智勇兼備的獨耳將軍契苾何力執行首戰任務。契苾何力不負眾望,一舉擊潰敵軍,打掉了敵軍的士氣,並順便斬殺了一萬多人,圓滿完成了任務;第三步,打掉敵軍士氣之後,繼續示弱於敵,吸引敵軍再次出城野戰,在野戰中徹底消滅這支重兵集團。第四步,如若第三步未能全殲敵軍,則繼續示弱,掉著高句麗的胃口,不使之躲入城池。分析到第三步,大家明白了吧。李世積之所以把龐同善和高偘放在明處,是在繼續示弱於敵。真正的後手是躲在暗處的薛仁貴。薛仁貴此時已經是從三品的左武衛將軍了,時隔8年之後,薛仁貴再次回到高句麗戰場。在高句麗,從駐蹕山之戰開始,到剛剛新城之戰止,薛將軍在騷擾戰中還與高句麗大戰過三次,無一敗績,我們就回過頭來看看薛仁貴的成長路程:
公元657年(顯慶二年),薛仁貴隨擾高句麗,在遼水流域的貴端城(一說是新城的別稱,新城位於貴端水流域,貴端水就是遼水)擊敗高句麗軍,斬首3000餘級;(疑有誤,舊唐書記載貴端水之戰發生在顯慶二年,但是新唐書及資治通鑒皆記載為顯慶三年,在下懷疑為史官記載失誤。)公元658年(顯慶三年),薛仁貴繼續騷擾高句麗,攻擊安市附近的赤烽鎮(今遼寧海城附近),史載“拔之,斬首四百餘級,捕虜百餘人”。當時的淵蓋蘇文惱火了,每次來騷擾都有你無名小將薛仁貴,太囂張了。於是淵蓋蘇文派出大將豆方婁率三萬之眾前來阻擊,被薛仁貴程名振等人率契丹兵迎麵衝上,史載“大破之,斬首二千五百級”。這還沒完,薛仁貴又來了。
狙擊手薛仁貴!公元659年(顯慶四年),時任右領軍中郎將的薛仁貴再次率部來到遼水流域,在遼東城東方的橫山(今遼寧遼陽東部山區)遭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薛仁貴又一次單槍匹馬衝入敵陣,邊衝鋒邊放箭,箭箭中的,絕對的狙擊手水平,再一次擊潰敵軍,並擊斃敵溫沙門。薛仁貴太高調了,俗話說槍打出頭鳥!狙擊手的克星也是狙擊手!高句麗人憤怒了,也派了一名射擊高手,前來克製薛仁貴!
橫山之戰後,薛仁貴等人率軍繼續前進,進軍到石城時,遭遇了高句麗的狙擊手。此人箭術極為精良,射擊水平絕不在薛仁貴之下。唐軍發動衝鋒時,此人連射十餘箭,也是箭箭中的!薛仁貴遇到對手了,真正的高手對決!
2008年,北京,奧利匹克公園射箭場,中國女子射箭選手張娟娟以總分110:109的微弱優勢擊敗韓國名將樸成賢,獲得第29屆奧運會射箭女子個人賽冠軍,終結了韓國人在射箭項目上24年不敗的神話。在此之前,中國射箭項目一直被人稱為“千年老二”。賽後,記者采訪不到張娟娟,就采訪了現場的誌願者,誌願者是這樣對記者說的:“張娟娟奪冠前,我一句話都不敢和她說,怕打擾她,讓她分心……”射箭,對心理素質的要求極高!
當對陣的兩個狙擊手射術都同樣精湛時,比拚的就是心理素質了。很明顯,高句麗的狙擊手心理素質不過關!
小兵被欺負,老大要出場。薛仁貴再一次單槍匹馬突擊敵陣,雖然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但是“箭箭中的”的高句麗狙擊手麵對這個不要命的大唐將軍,肯定膽怯了,手腳顫抖了,因為他“弓矢俱失”了。手抖沒事,頂多是射不中,但是腿抖是要命的,因為腿是逃命的家夥。史載:“賊弓矢俱失,手不能舉,便生擒之”——《舊唐書》卷三十八
如果那時候就有奧林匹克運動會,想必射箭男子個人賽的冠軍非大唐莫屬!薛仁貴的心理素質在此可見一斑,今天的奧運選手射擊時麵對的隻是靶子,而薛仁貴卻能夠在身冒矢石之陣中斃敵擒敵!以後,我們還將繼續領教他的神箭術及超凡的膽量!(未完待續)
置敵重兵於後,而深入敵境,是極為危險的舉動,若敵軍據城固守,重兵回援,則李世積危矣。李世積已74高齡,身負滅國大任,為什麽采取了如此冒失的行動?時間跳躍到四個月後,即公元668年二月,即唐軍進入高句麗境內後的第二年,奉皇帝之名到前線視察的侍禦史賈言忠回到了京城,向皇帝李治匯報了前線的戰情,在匯報結束時,皇帝問賈言忠對前線諸將的看法,賈言忠對皇帝說:“然夙夜小心、忘身憂國,皆莫及李(世)積也。”可見,李世積並沒有輕敵思想,他之所以身涉險境,是因為他在為高句麗挖坑、一個埋葬高句麗主力15萬大軍的深坑!此役的目的是徹底消滅高句麗,這是皇帝的目的,也是李世積的任務!一定要幹淨利落!看李世積如何吞噬掉高句麗的這15萬大軍!李世積把最重的任務交給了自己——阻擊。向南攻擊前進,阻擊可能來自平壤方向的援軍,徹底孤立遼河前線的這支高句麗重兵集團!而殲滅15萬敵軍的任務,他留給了契苾何力。
22年前,在白岩城下,李世積親眼見識了契苾何力以800騎兵擊潰高句麗萬餘援軍,他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契苾何力不但有勇,而且有謀。“智勇兼備、沉毅能斷、有統禦之才”,為最佳理想人選。當然了,15萬高句麗軍發現唐軍分兵後。沒有理睬他們,有點生氣!便計劃與駐紮在南蘇城的數萬靺鞨兵前後夾擊。拿新城的契苾何力開刀,殲滅契苾何力部後,再尾隨李世積部,相機在唐軍後腦勺拍黑磚!不過,要拍李世積的黑磚,那得先問契苾何力答不答應。契苾何力從來不曾讓任何人失望過!麵對15萬敵軍,他又一次親自帶隊衝鋒,跟這樣的領導混。時間久了,在領導的影響和帶動下,每個士兵都是契苾何力。此時的唐軍不再是千千萬萬個小兵了,而是千千萬萬個契苾何力的集合體了,和這樣的部隊交手,後果可想而知。史載“何力奮擊,破之。斬首萬餘級。”15萬敵軍被一舉擊潰(注意:是擊潰,而不是殲滅),向扶餘城方向逃去。
擊潰了高句麗軍,契苾何力又馬不停蹄。掉頭把數萬靺鞨兵也收拾了!幹淨利索!無論你是15萬,還是數萬,我一視同仁——擊敗你們!沒有任何懸念!我們的獨耳將軍契苾何力在東線的故事已經進入尾聲了。最後單獨領軍之戰以擊敗15萬敵軍而收場!自貞觀六年契苾何力開始為大唐東征西討20餘年,一戰吐穀渾,一戰西突厥,三戰高句麗,前後大戰總計五次,無一敗績!一生參與過滅吐穀渾、滅薛延陀、滅鐵勒、滅高句麗、滅西突厥等曆次大戰,前後斬殺敵軍近10萬、擊潰敵軍20多萬,俘虜敵將官大臣近300人,繳獲牛羊馬等30多萬。在滅亡諸國諸勢力中。既曾身先士卒,摧陣拔城。亦曾不用一兵一卒而降敵,皆能達成目的!身為主將時。摧枯拉朽!身為副將時,力挽狂瀾!契苾何力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是榮耀的一生!不過,他不是個完人,他也有缺點——嫉妒比他強的人!但是,我認為,僅僅有“嫉妒心理”不是壞事,好勝好強之心反而更能激發人。縱觀他的一生,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嫉妒心理給任何一個人下過絆兒、使過壞!東征結束後,契苾何力也再沒有當主角的機會了,直到九年之後,在西南戰線,他將再次領命接受帥旗!(注意,前後不矛盾,隻是領命接受帥旗,但是扛沒扛起來就下回分解了)在高句麗,契苾何力的故事隻是進入尾聲,還沒有完全結束,一是因為剩下的日子他隻能做李世積的副手了。還有一個原因,接下來將有一個同樣厲害的人物囂張登場——高宗朝第一名將:薛仁貴!
高宗朝第一名將:神箭手薛仁貴15萬高句麗軍被一舉擊潰。契苾何力沒有理會高句麗殘軍,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南下與李世積會師,渡過鴨綠江天險,攻擊平壤。對於剩下的高句麗十餘萬殘軍,如果不徹底消滅他們,依然能夠對唐軍的後翼造成威脅,必須要解決掉。李世積自有安排!契苾何力走了,留下“持軍嚴整”的龐同善和“忠果有謀”的高偘駐防新城,此兩位總管從來沒有單獨行動過,這次,殘局就交給你們了!你們將麵對十萬餘敵軍,確切說是殘軍!問題應該不大!安排完龐高兩位總管後,李世積又派了一位將軍率兵2000,任務是暗中配合兩位總管大人,相機行事。發現唐軍主力在契苾何力的統帥下南下後,淵男建決定繼續執行在李世積後腦勺兒拍黑磚的既定方針。雖然15萬大軍被擊敗,但是主力尚存,依然能夠發動進攻,何況現在契苾何力已走,駐防新城的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龐同善和高偘!打不過契苾何力,收拾你們兩個還是可行的。一年前我曾敗於你龐同善的手下,但,現在你已經分兵,實力大減。我曾是你的手下敗將,戰勝你,是我的任務!為榮譽而戰!在契苾何力出發多日後,淵男建下令被擊潰的高句麗軍重新組織進攻,進攻已經兵微將寡的新城唐軍。高句麗軍選擇了夜襲!畢竟,真刀實槍拉開架勢,我高句麗軍從未取勝,隻能選擇夜襲了,夜襲有很多好處:我在暗你在明、你不知我虛實、你防備空虛……十餘萬高句麗軍在夜幕的掩護下,偷偷摸向了唐軍營地……夜襲。要的就是奇襲,打你個措手不及!高句麗軍一擁而入,唐軍毫無準備。如果此時唐軍將領是臨危不亂的李道宗或者契苾何力等人,就地組織反擊。還是能夠擊退敵軍的。可惜,此時的將領是龐同善和高偘。唐軍撐不住了,黑燈瞎火的,又不知道來了多少人,眼看唐軍就要落敗。高句麗軍即將得手的時候。李世積暗中安排的2000預備隊趕來了,在隊長的帶頭衝鋒下,橫衝直撞,殺入敵陣。黑夜裏。高句麗軍摸不清虛實,不知唐軍來了多少人,以為中了埋伏,丟下幾百具屍體,又是撒腿就跑。畢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嘛,保存實力要緊!
來人正是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為了能夠讓大軍毫無後顧之憂地進軍平壤,必須要解決掉這支高句麗重兵集團,但是唐軍不可能拿出主力部隊與之周旋,高句麗軍善守不善戰。如果15萬敵軍采取“王八戰法”據山城而固守,要徹底殲滅他們,唐軍肯定難以速勝。時間拖久了。兵疲糧乏,唐軍又會無功而返。所以,必須要在野戰中殲滅他們!但是,高句麗軍知道自己在野戰中不是唐軍的對手,他們不傻,要怎樣才能乖乖讓他們走出城池,與唐軍野戰呢?
李世積周密謀劃了滅敵之策,為這15萬大軍挖的深坑總共分三步:第一步,分兵。示弱於敵。攻克新城之後,唐軍分兵行動。李世積率一部南下鴨綠江,契苾何力駐防。目的是吸引高句麗軍前來攻城。於野戰中敗敵;第二步,一戰敗敵,打擊敵軍士氣,同時,最大可能削弱敵軍有生力量。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後續行動能否取勝就看這一步結果如何。為此,李世積派出了智勇兼備的獨耳將軍契苾何力執行首戰任務。契苾何力不負眾望,一舉擊潰敵軍,打掉了敵軍的士氣,並順便斬殺了一萬多人,圓滿完成了任務;第三步,打掉敵軍士氣之後,繼續示弱於敵,吸引敵軍再次出城野戰,在野戰中徹底消滅這支重兵集團。第四步,如若第三步未能全殲敵軍,則繼續示弱,掉著高句麗的胃口,不使之躲入城池。分析到第三步,大家明白了吧。李世積之所以把龐同善和高偘放在明處,是在繼續示弱於敵。真正的後手是躲在暗處的薛仁貴。薛仁貴此時已經是從三品的左武衛將軍了,時隔8年之後,薛仁貴再次回到高句麗戰場。在高句麗,從駐蹕山之戰開始,到剛剛新城之戰止,薛將軍在騷擾戰中還與高句麗大戰過三次,無一敗績,我們就回過頭來看看薛仁貴的成長路程:
公元657年(顯慶二年),薛仁貴隨擾高句麗,在遼水流域的貴端城(一說是新城的別稱,新城位於貴端水流域,貴端水就是遼水)擊敗高句麗軍,斬首3000餘級;(疑有誤,舊唐書記載貴端水之戰發生在顯慶二年,但是新唐書及資治通鑒皆記載為顯慶三年,在下懷疑為史官記載失誤。)公元658年(顯慶三年),薛仁貴繼續騷擾高句麗,攻擊安市附近的赤烽鎮(今遼寧海城附近),史載“拔之,斬首四百餘級,捕虜百餘人”。當時的淵蓋蘇文惱火了,每次來騷擾都有你無名小將薛仁貴,太囂張了。於是淵蓋蘇文派出大將豆方婁率三萬之眾前來阻擊,被薛仁貴程名振等人率契丹兵迎麵衝上,史載“大破之,斬首二千五百級”。這還沒完,薛仁貴又來了。
狙擊手薛仁貴!公元659年(顯慶四年),時任右領軍中郎將的薛仁貴再次率部來到遼水流域,在遼東城東方的橫山(今遼寧遼陽東部山區)遭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薛仁貴又一次單槍匹馬衝入敵陣,邊衝鋒邊放箭,箭箭中的,絕對的狙擊手水平,再一次擊潰敵軍,並擊斃敵溫沙門。薛仁貴太高調了,俗話說槍打出頭鳥!狙擊手的克星也是狙擊手!高句麗人憤怒了,也派了一名射擊高手,前來克製薛仁貴!
橫山之戰後,薛仁貴等人率軍繼續前進,進軍到石城時,遭遇了高句麗的狙擊手。此人箭術極為精良,射擊水平絕不在薛仁貴之下。唐軍發動衝鋒時,此人連射十餘箭,也是箭箭中的!薛仁貴遇到對手了,真正的高手對決!
2008年,北京,奧利匹克公園射箭場,中國女子射箭選手張娟娟以總分110:109的微弱優勢擊敗韓國名將樸成賢,獲得第29屆奧運會射箭女子個人賽冠軍,終結了韓國人在射箭項目上24年不敗的神話。在此之前,中國射箭項目一直被人稱為“千年老二”。賽後,記者采訪不到張娟娟,就采訪了現場的誌願者,誌願者是這樣對記者說的:“張娟娟奪冠前,我一句話都不敢和她說,怕打擾她,讓她分心……”射箭,對心理素質的要求極高!
當對陣的兩個狙擊手射術都同樣精湛時,比拚的就是心理素質了。很明顯,高句麗的狙擊手心理素質不過關!
小兵被欺負,老大要出場。薛仁貴再一次單槍匹馬突擊敵陣,雖然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但是“箭箭中的”的高句麗狙擊手麵對這個不要命的大唐將軍,肯定膽怯了,手腳顫抖了,因為他“弓矢俱失”了。手抖沒事,頂多是射不中,但是腿抖是要命的,因為腿是逃命的家夥。史載:“賊弓矢俱失,手不能舉,便生擒之”——《舊唐書》卷三十八
如果那時候就有奧林匹克運動會,想必射箭男子個人賽的冠軍非大唐莫屬!薛仁貴的心理素質在此可見一斑,今天的奧運選手射擊時麵對的隻是靶子,而薛仁貴卻能夠在身冒矢石之陣中斃敵擒敵!以後,我們還將繼續領教他的神箭術及超凡的膽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