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帝的苦惱


    武則天,這位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曆經千辛萬難之後,終於建立自己的朝代,大周(曆史稱之為南周,以有別於周朝,北周等朝代)。


    為了登上皇位,女皇的準備工作是超乎常人所能想象的。她在公元690年極位為皇帝,距離她第一次進宮當才人已經52年,距離她從感業寺二度回宮也已經有38年。在這段時間裏,她費盡心思,害死了兩個兒子(太子李弘,李賢),一個女兒(為了陷害王皇後,親手殺了剛出生的女嬰),同時殺了數以百計李姓皇族的後代,及數以千計的唐室舊臣。同時她也任用了著名的酷吏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人,大興冤獄,造成恐怖主義,為自已登上帝位,鏟除了所有反對的聲音。


    剛當上皇帝時,為了安撫反對的聲音,而且我想女皇也有一絲的母子之情,畢竟兒子跟自己的血緣可是比侄兒關係親近多了。所以武則天把自己的兒子,原來的皇帝李旦立為皇嗣,賜姓武,同時也封原來的皇太子李成器為皇太孫,當然也同樣改姓武,然後就放心的當起自己的皇帝了。


    但沒多久後,女皇就發現擁護唐王朝的勢力仍然很大,隻是不敢直接出麵表態,但似乎有一群人環繞在皇嗣的周圍,保護他。這讓武則天感到不安,感到害怕,她需要把這些勢力找出來,加以鏟除,於是她有意無意的表示自己對武家子弟的看中,這態度被武家的人收到了,就如同蒼蠅專盯有縫的蛋,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武後即位第二年),立刻有一位投機分子張嘉福,當鳳閣舍人這樣的小官。發動洛陽人王慶之等數百人,上疏皇帝。請改封魏王武承嗣(武則天侄兒)當皇太子。上疏之後,宰相武長倩,財政部長格輔元出麵要求解散請願團,這下武則天找到目標了,立刻找借口把兩位大臣下獄,同時讓來俊臣窮追猛打,最後牽連的數十人一起銖殺。


    本來武則天達到目的了,請願團也該見好就收。不料武承嗣沒弄清楚自己姑媽的想法,以為姑媽就是要讓自己當太子,於是叫情願團繼續活動。迫不得已,女皇隻好讓情願團進宮晉見,問他們說:“皇嗣武旦很好啊,又是我兒子,你們為什麽要建議我廢黜他?“情願團的頭頭王慶之回答說:”現在不是李姓的天下了,怎麽能夠讓姓李的當繼承人呢?“女皇想戲演夠了,該收了,就跟情願團說:”好啦!你們的意見我收到了。我再研究研究,你們可以先退啦!“沒想到王慶之竟然耍起無賴,伏在地上。痛哭流涕,不肯離開,這下皇帝沒法子了,於是使出緩兵之計,給王慶之一張通行證(當然是有蓋印章的),說你們先走吧,下次想找我隨時可以再來。


    王慶之跟他的幕後主子報告後,武承嗣想,姑媽這是有意廢黜李旦啊。隻是還沒下定決心而已,俗話說。烈女怕纏男,我就請他們多上門幾次肯定成了。於是情願團就老是拿著那一張通行證去皇宮找老太太,久了之後老太太也煩了,想說給他們點苦頭吃讓他們知難而退吧,於是就叫鳳閣侍郎李昭德把王慶之打幾棍,懲戒一下;沒想到李昭德其實一直是深藏不漏的擁李分子,這下子拿了雞毛當令箭,於是就叫人用大棍用力打,沒幾下就把王慶之打的沒氣了,然後回報老太太說:“對不起,這家夥看著結實,沒想到這麽不經打,幾下就掛了,對不起您老,我自請處分吧!“老太太這下吃了個悶虧,又不好發作,隻好算了,至於情願團,自然是,散了!


    女皇固然吃了一記悶虧,但她心裏知道擁李實力還是不容忽視,在長壽二年(公元693年)的洛陽明堂祭祀大典上,她就指定了魏王武承嗣第二梯次呈獻祭品,梁王武三思(也是武則天的侄兒)第三梯次呈獻祭品,李旦(武旦)沒在名單中,這就是要讓大臣知道,這是武氏建立的王朝,大家別打擁唐的主義,別想反對我。


    但此時唐王朝已經建立超過50年,大多數的人民及大臣還是比較偏向認為自己是李唐王朝的人,武則天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她還是一直很猜忌她的兒子。有機會還是會進行整肅。在一次的密告事件之後,李旦的正妃劉氏及德妃竇氏被招進宮中,然後就不見了(竇妃就是李隆基媽媽,這一段前麵說過);接下來,李旦的兒子們也被貶封,如皇太孫李成器降為壽春王,其它兒子也從一字王降成雙字王(如李隆基由楚王降封為臨淄王),並把他們全部軟禁在宮中,不能出門。後來李旦又差一點被特務害死(就是前文說的安金藏那一段),可以說日子過得十分艱辛。


    經過了幾輪動作之後,女皇初步認為自己政權已經穩固了,而這些動作也讓擁李(李顯/李旦)及擁武(武承嗣/武三思)的雙方感受到不能在台麵上做出太大的動作,以免女皇對己方不滿,所以接下來的幾年是比較平和的。這時女皇開始寵信自己的男人,前有馮小寶,後又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雖然女皇內心還是會為了傳給兒子或侄子苦惱,但既然沒有更好的辦法,女皇也隻能先把這件事擺到一邊去,追求自己的**來忘卻煩惱。


    到了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擁武方跟女皇的情夫“二張”建立起比較密切的關係,認為時機成熟了,於是又開始在女皇的麵前舊事重提,再次找人向女皇提醒說,”自古沒有封不同姓的人當太子的天子!“這時女皇年級比較老了(本年75歲),也想到如果傳位給兒子則自己死後可能又會回複李唐天下,所以就有點猶豫。就在此時,一個人出馬了,這個人就是電視劇中堪比福爾摩斯的神探狄仁傑,此時擔任鸞台侍郎(相當於副監察長職務)。狄仁傑在問了“元芳”之後。他找到一個女皇比較高興的場合,心平氣和的向女皇進言,”陛下的天下。是太宗皇帝(李世民)曆盡艱辛打下來的。先帝(高宗李治,武則天老公)又把兩個心愛的兒子托付給陛下。現在陛下卻打算把天下移交到外人手裏,恐怕不符合天意。而且母子之間的血緣,應該比姑媽侄兒之間親近得多,如果陛下把皇位傳給兒子,則千秋之後,牌位可以送到太廟,陪伴先帝,共享香火。如果傳位給侄兒,可沒聽說過侄兒把姑媽的牌位給送到太廟去的。“這一次的進言,坦白說沒有太大的新意(李昭德之前也做過類似的進言),但一來前麵的鋪陳提醒了女皇夫妻之情,母子之親,加上狄仁傑是女皇十分看重的人才(武則天後來尊稱狄仁傑為國老而不名,在狄仁傑去世時,還大哭說,上天為何這麽早把我的國老奪走了),所以這一次確實聽進去了。但又不好一下子作決定,於是就說:”這是我的家務事,你不用多言。“狄仁傑再次說:”天子沒有家事。加上我身居高位,不敢不提出建議。“女皇雖然沒有當下作決定,但確實有所感悟。幾天後,女皇問狄仁傑說:”我夢見大鸚鵡有兩個翅膀,全部折斷,什麽意思?“狄仁傑不愧是神探,不但能抓犯人,還能幫人解夢,在問了”元芳“之後。他胸有成竹的回答女皇:”鸚鵡就是武,也就是陛下。二個翅膀就是您的兩個兒子,如果啟用兩個皇子。翅膀就會重生“,說起來,這真的是鬼話連篇,二個翅膀可以是兩個兒子,當然也可以是兩個侄子,但狄仁傑這樣一解釋,女皇倒也接受了,而且在當年的三月份,下詔把被軟禁在房州的李顯及他那一大家子的人召回。


    沒多久,爭奪太子位不成的武承嗣在憂憤之下於本年(公元698年)病死,李旦將皇太子的位子讓給老哥李顯,一切似乎都順理成章,李顯終將繼位,女皇的困擾解決了,也繼續她的**生活,她想應該會這樣走到終點吧!


    但是擁李的人並不放心,在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女皇開始病重後,因為隻有二張能夠在女皇麵前侍奉湯藥,這時朝中大臣怕女皇會在病中改變心意,也怕二張會假傳旨意,所以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提早逼女皇讓位,並誅殺二張。


    女皇接下來在被軟禁的情況下又活了十個月,這十個月她在想什麽?是悔還是恨?我們都無法探知了,不過在臨終前,女皇還是決定回歸女人的本份,妻子的角色,要求將自己跟老公李治合葬,同時碑上不要刻文,是為無字碑,也許在女皇心中,早已經了解,自己驚世駭俗的一生,必然會帶給世人各式各樣不同的看法,那就以無字碑讓後人憑說吧!


    窩囊的皇帝


    李隆基回到長安時,已經是他的伯父中宗李顯在當皇帝了,據說李顯長得很像唐太宗李世民,但從他的表現來看,可以完全不像,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唐朝曆史上數得上名的窩囊皇帝。在第一次接任帝位時(公元683年12月),他就想用韋皇後的父親韋玄貞為侍中,當時的大臣裴炎勸阻他不可,他竟然說:“我想把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更何況隻是一個小小的侍中?”,講出這樣沒腦袋的話之後,他的母親馬上就找到借口說:“天下不是你想給誰就給誰的,天下是太宗辛苦打下來,傳給先帝(李治)後,再傳給你的,你今天這樣講,可見的不適合當皇帝。”就這樣,李顯第一次當皇帝隻當了二個月,就被廢為廬陵王,軟禁在均州(湖北省丹江口市),後續轉到房州(湖北省房縣),直到前文所提到的,十幾年後才又被召回長安,後續在705年的政變中從母親手裏奪回地位,並恢複李唐天下。


    李顯接位後,大多數的臣子及百姓對他的期望是很高的,但李顯的表現,似乎讓大家都失望了。當政後,第一步竟然是先重用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當初武則天為了維持自己的周王朝曾經想要讓武三思繼位)等武家的人(他已經忘了當初人家是怎麽陷害他的,這算是以德報怨呢?還是根本就是冥頑不靈?),第二步是把擁立他有功的功臣五王貶到地方去,沒多久就把他們都殺了,第三步是讓妻子(韋後)女兒(安樂公主)一起幹政,整個朝廷烏煙瘴氣,甚至公開賣官,黑官充斥,當時任稱之為“斜封官”。


    李顯是這樣寵女兒的,首先他在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也就是他再次當皇帝的第二年,任命太平公主(李顯妹妹),長寧公主,安樂公主,宜城公主,新都公主,安定公主(以上是李顯女兒),金城公主(李顯的侄孫女)七位公主設立公主府,可以任用官職。大家可以想想,公主沒有封地,也無官職,開府就是設立衙門,養人就得有事做,在這種情況下公主府不隻浪費公帑,而且理所當然成為幹預人事/幹預司法的中心。


    其中安樂公主仗勢的老爹的寵愛,最為誇張。她常常自己寫妥詔書,把內文蓋住(好像在捉迷藏喔!),然後要老爹簽名蓋章,而李顯竟然也笑著就真的簽了名蓋章。到後來,安樂公主就叫老爹廢掉太子,封她當皇太女,李顯雖然沒有同意,但也不責備,這樣讓安樂公主的野心進一步的膨脹。


    但即使這樣的疼妻子、寵女兒的好丈夫、好爸爸卻沒有換來妻女的感恩之情,相反的,小人得誌後常常會不知天高地厚,忘了自己。一開始是皇帝常常找武三思來宮中跟韋後一起玩雙陸,沒想到玩著玩著就從“賭博”變成“肉搏”了,而沒多久,李顯的小老婆上官婉兒(時封為婕妤),也跟武三思通奸,等於李顯的大小老婆都讓他戴綠帽子,他成了雙料的烏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