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寨被圍了幾個月,高行周、符彥卿多次率領騎兵出戰,但由於寡不敵眾,都不能成功。糧食和草料都用完了,隻好削木屑淘馬糞中草筋來喂馬,戰馬互相啖咬,尾巴和頸鬃都禿了,死了後就由將士分而食之,而援兵遲遲未來。
張敬達性情剛強,人稱“張生鐵”。楊光遠、安審琦勸他向契丹投降,張敬達說:“我受李嗣源和當今皇上的厚恩,當了元帥而打敗仗,罪過已經很大,何況向敵人投降呢!
現在援兵早晚是要到來,我們暫且等待吧。如果一旦力盡勢窮,那就請諸軍斬了我的頭,拿著去請降,以保全自己而獲多福,那時也還不晚。”楊光遠向安審琦使眼色要殺掉張敬達,安審琦不忍下手。
高行周知道楊光遠要暗算張敬達,便常常帶領精壯騎兵尾隨張敬達來護衛他,張敬達不知其中緣故,對別人說:“行周常常跟在我的腳後,是什麽用意?”
高行周知道後便不敢尾隨。諸將每天早晨都會聚集在招討使的營房中,初九,高行周、符彥卿尚未到達,楊光遠乘著張敬達沒有防備,大刀便向著他的頭上砍去,張敬佩達就這麽被幹掉了,然後楊光遠率領諸將上表向契丹投降。
耶律德光平素聽說諸將的名聲,都加以慰勞,賜給皮帽,又開玩笑說:“你們各位是非常可恨的惡漢,用不著我準備加鹽的乳酪來喂你們上萬匹的戰馬了!”楊光遠等人大為羞慚。
耶律德光嘉許張敬達的忠義。命令收屍安葬,進行祭典,對他的下屬及晉國諸將說:“你們做人臣的。應該仿效張敬達啊!”
當時晉安寨尚有馬五千匹,鎧甲兵杖五萬,契丹全部取走送歸本國,而把後唐的將卒全部交給石敬瑭。
石敬瑭因為晉安已經投降,派使者諭告諸州,代州刺史張朗殺了來使。呂琦奉李從珂的詔書慰勞雁門關以北諸軍,到了忻州。遇到晉國使者,也把使者殺了。
呂琦對忻州刺史丁審琦說:“胡虜經過城下時都不回頭看。
他們的心跡可以看清。還朝之日必定不能保全自己,不如早日率領軍民從五台奔赴鎮州。”
將要出發時,丁審琦又後悔了,關閉牙城不再跟跟隨。州兵要攻打他。呂琦說:“國與家到了這種地步,為什麽還要相互殘殺!”於是率領兵將奔向鎮州,丁審琦便向契丹投降了。
契丹用他的將領高謨翰做前鋒,同降兵一起相偕而進。十二日,到達團柏,與唐兵交戰,趙德鈞、趙延壽兵敗逃跑,符彥饒、張彥琦、劉延朗、劉在明也跟著逃跑,士兵大亂潰逃。相互踐踏而死的數以萬計。
十四日,劉延朗、劉在明逃到懷州,李從珂才知道石敬瑭已即帝位。楊光遠也已投降。眾人討論認為:“天雄軍府還算完好,契丹必然懼怕崤山以東,不敢輕易南下,此時此刻皇帝應當到魏州巡幸。”
李從珂認為李崧素來與天雄節度使範延光友善,便召喚李崧前來商議來。薛文遇不知就裏,也跟了進來。李從珂見到薛文遇,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全靠李崧周旋,薛文遇才得以全身而退。
李從珂還不解氣,跺著腳說:“我看見這東西肉就發顫,剛才幾乎要拔佩刀刺他。”
李崧說:“薛文遇是個小人,出的主意淺薄誤國,刺了他更顯得醜惡。”李崧勸李從珂南還,李從珂聽從了他的意見。
此時,北方大敗的消息傳到洛陽,民眾大為震動,居住城中的百姓四麵出走,逃到山穀。把守城門的士兵禁止百姓出城,河南尹雍王李重美說:“國家多難,不能當好百姓的主管,又禁止他們求生,隻能增加惡名。
不如聽其自便,事情安定了自然會歸還。”於是下令任憑他們隨意出走,民心才稍見安寧。十七日,李從珂回到河陽,命令諸將分守南、北兩城。張延朗請求李從珂再去滑州,以便同魏博相接聲勢,李從珂心已膽顫,沒能作出決定。
這時的趙德鈞、趙延壽已經向南逃到了潞州,其將領時賽率領盧龍的輕騎兵東逃到漁陽。石敬瑭派遣昭義節度使高行周回到潞州準備糧秣,到達城下,見趙德鈞父子在城上,高行周說:“我和您是同鄉,怎能不向您進言忠告!
城中沒有一鬥粟米可守,不如趕快迎接晉帝車駕。”十九日,石敬瑭與耶律德光到達潞州,趙德鈞父子在高河迎接並謁見,耶律德光好言安慰他們,趙氏父子在馬前拜見石敬瑭,又走近石敬瑭身邊沒皮沒臉地說:“分別以後還安好嗎?”
石敬瑭環顧左右,沒有搭理他們。耶律德光問趙德鈞說:“你在幽州所設置的銀鞍契丹兵現在在哪裏?”
趙德鈞指給他看,耶律德光下令在西郊把這些人都殺死,共三千人。不久,耶律德光便拘拿了趙德鈞、趙延壽,押送到契丹國。趙德鈞謁見耶律德光的母親述律太後,並把所有帶來的寶貨及沒收得來的田宅都獻出來作貢物,太後問道:“你最近為什麽到太原去?”
趙德鈞說:“是奉李從珂之命。”太後指著天說道:“你向我兒請求扶你當天子,為什麽說瞎話!”
又指指自己的心口說:“這裏是不能欺騙的。”又說:“我兒將要出行時,我告誡他說:趙大王如果率領兵馬向渝關北進時,就趕緊帶領部眾回來,太原不必去救他。
你想當天子,為什麽不先把我兒擊退,再慢慢謀取也不晚。你作為人臣,既辜負自己的君主,不能攻擊敵人。又想乘著危亂之時謀求自己的利益,你幹出來這樣的事,還有什麽麵目來求生存呢?
”趙德鈞低著頭極度羞愧。不能回答。太後又問他:“你所獻的器物玩好在這裏,但你所獻的田宅在哪裏呢?”趙德鈞說:“在幽州。”
太後問:“幽州現在是屬於誰的?”回答說:“屬於太後。”太後說:“那你還獻什麽啊!”趙德鈞更加羞慚,從此以後,鬱鬱吃不下東西,一年之後便死翹翹了。
石敬瑭將要進軍上黨,耶律德光舉著酒杯對他說:“我遠道而來履行協約,現在大事已成。我如果再向南進軍,必然要引起黃河以南人們的驚駭。
你應該自已率領漢兵南下。人心才不至太恐懼,我命令太相溫帶領五千騎兵護送你到河陽橋,你想要多少人隨你渡河由你決定。
我暫且留在這裏,等你的消息。如有緊急情況,我便下山去援救於你。如果你能把洛陽安定下來,我就返回北麵去。”
又脫下自己的白貂裘給石敬瑭穿上,贈送了好馬二十匹,戰馬一千二百匹,說:“世世代代子孫不要相忘。”
又囑咐道:“劉知遠、趙瑩、桑維翰都是創業的功臣,沒有大的過失,請不要丟棄他們。”
起初,張敬達率師出征後。李從珂派左金吾大將軍高漢筠戍守晉州。
張敬達死後,建雄節度副使田承肇率領部眾在府署攻擊高漢筠,高漢筠打開府署大門延請田承肇入內。很從容地對他說:“我和您都是受朝廷的委任,為何如此相迫?”
田承肇說:“要擁戴您做節度使。”高漢筠說:“我老了,道義上不允許我當作亂的頭頭,或死或生都聽任您的處置了。”
田承肇目示左右要殺他,軍士們不幹,把武器投擲在地上說:“高金吾是幾朝有德望的人。為什麽要害他!”田承肇這才向他謝罪說:“這隻是和您開玩笑而已。”
隨後聽由高漢筠歸還洛陽。石敬瑭在路途中遇上了他,說:“朕擔憂您為亂兵所傷。現在見到您,我很高興。”
符彥饒、張彥琪到達河陽,向李從珂報告說:“現在胡兵大舉南下,黃河的水又很淺,人心已經離散,此地不能固守。”
二十二日,李從珂命令河陽節度使萇從簡與趙州刺史劉在明戍守河陽南城,隨後便拆毀浮橋,回到洛陽。二十四日,石敬瑭到達河陽,萇從簡投降,彰聖軍抓了劉在明,也趕來投降。
李從珂命令馬軍都指揮使宋審虔、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河陽節度使張彥琪、宣徽南院使劉延朗帶領千餘騎兵到白司馬阪進行抵抗,部隊還沒出發,就有五十多騎兵投奔到後晉軍隊。
諸將對宋審虔說:“哪個地方不能戰鬥,誰還肯停留在這裏?”便帶兵回來了。
二十五日,李從珂又同宋、符、張、劉四將商討向河陽進攻,而此時諸將都已經馳送降書給了晉石敬瑭。石敬瑭擔心李從珂向西逃奔,便派遣契丹一千騎兵扼阻在澠池。
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與曹太後、劉皇後、雍王李重美及宋審虔等攜傳國寶璽登上宣武樓*。
劉皇後積聚薪柴想把宮室也一起燒了,李重美她說:“新天子來了,必定不能露天居住,以後修建宮室還要勞費民力。
我們死了,還要給民眾遺留怨恨,能有什麽好處!”於是,便停止了焚燒。
王淑妃對曹太後說:“事情已經危急了,應該暫且躲藏一下,等候姑夫來了再說。”曹太後說:“我的兒子、孫子、媳婦、女兒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我怎麽忍心獨自生存!妹妹你自己勉勵吧。”
隨後便跟著李從珂去了,王淑妃同許王李從益藏匿在毯場,終免一死。晚上,石敬瑭進入洛陽,唐軍都解脫鎧甲等待問罪,石敬瑭安慰大家,並加以釋放。
石敬瑭命令劉知遠部署京城的治安,劉知遠分派漢軍讓他們回到自己的營地,把契丹兵安置在天宮寺,
不久,城中恢複了秩序。二十九日,石敬瑭車駕入宮,實行大赦,詔諭:“應中外官吏一切不問,隻有賊臣張延朗、劉延皓、劉延朗奸邪貪猥,罪行難於容忍寬貸;中書侍郎、平章事馬胤孫、樞密使房、宣徽使李專美、河中節度使韓昭胤等,雖然居於重要職位,不追求詭詐逢迎,
一並解脫他們的罪行,予以除名;內外臣僚中先歸順的,委令中書、門下省另行加以作用。”之後,劉延皓藏匿在龍門,幾天後,自己上吊死了。
劉延朗將要逃奔南山,不幸被抓,隨後被殺。之後張延朗也被斬首。十二月初一,石敬瑭來到河陽,設宴給太相溫和契丹兵餞行,送他們回國。
這樣,後唐在由莊宗開國,經明宗、閔帝、末帝後,最終滅亡,享國十三年。回頭再說石敬瑭的兒子右衛上將軍石重殷、皇城副使石重裔,聽說石敬瑭起兵造反,二人便藏匿在了市井之中
。不久被抓,連同藏匿他們人家的全族一起被殺。石敬瑭的弟弟沂州都指揮使石敬德殺了的妻子女兒後逃走,不久被捕,死於獄中。叔伯弟弟彰聖都指揮使石敬威自殺。
曆史一次次的證明,一人得道不禁會得到雞犬升天的獎勵,也會付出家人鮮血的代價,至於得道者,是喜是悲,個中滋味又有誰人可知。
節奏
電影古惑仔中,洪興龍頭蔣天生死後,各地的扛把子一致推舉沒有資曆的遠在泰國的蔣先生的弟弟蔣天養出山維持秩序,
而沒有人想跳出來自己做老大,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想當老大也不是因為在他們眼中江湖義氣高於一切,
而是因為他們懂得大家都是同時出來混的,自己身上有幾根毛其他人都一清二楚,沒有高貴的血統,沒有深厚的資曆,沒有強大的實力,即使做了龍頭也根本壓不出場子,
到時候隻會成為出頭之鳥,成了各方打擊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麽民國初年袁世凱在世時全國最起碼能保持表麵的統一,但在其去世後,群雄並起,內戰不止,各方你剛唱罷我又登場,政局混亂不已的原因。
而石敬瑭稱帝後,麵臨的也是這個問題,當時跟石敬瑭一起混江湖的地方實力派大佬們就不怎麽買他的帳,各地諸侯蠢蠢欲動,叛亂此起彼伏。而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就是範延光。(未完待續)
張敬達性情剛強,人稱“張生鐵”。楊光遠、安審琦勸他向契丹投降,張敬達說:“我受李嗣源和當今皇上的厚恩,當了元帥而打敗仗,罪過已經很大,何況向敵人投降呢!
現在援兵早晚是要到來,我們暫且等待吧。如果一旦力盡勢窮,那就請諸軍斬了我的頭,拿著去請降,以保全自己而獲多福,那時也還不晚。”楊光遠向安審琦使眼色要殺掉張敬達,安審琦不忍下手。
高行周知道楊光遠要暗算張敬達,便常常帶領精壯騎兵尾隨張敬達來護衛他,張敬達不知其中緣故,對別人說:“行周常常跟在我的腳後,是什麽用意?”
高行周知道後便不敢尾隨。諸將每天早晨都會聚集在招討使的營房中,初九,高行周、符彥卿尚未到達,楊光遠乘著張敬達沒有防備,大刀便向著他的頭上砍去,張敬佩達就這麽被幹掉了,然後楊光遠率領諸將上表向契丹投降。
耶律德光平素聽說諸將的名聲,都加以慰勞,賜給皮帽,又開玩笑說:“你們各位是非常可恨的惡漢,用不著我準備加鹽的乳酪來喂你們上萬匹的戰馬了!”楊光遠等人大為羞慚。
耶律德光嘉許張敬達的忠義。命令收屍安葬,進行祭典,對他的下屬及晉國諸將說:“你們做人臣的。應該仿效張敬達啊!”
當時晉安寨尚有馬五千匹,鎧甲兵杖五萬,契丹全部取走送歸本國,而把後唐的將卒全部交給石敬瑭。
石敬瑭因為晉安已經投降,派使者諭告諸州,代州刺史張朗殺了來使。呂琦奉李從珂的詔書慰勞雁門關以北諸軍,到了忻州。遇到晉國使者,也把使者殺了。
呂琦對忻州刺史丁審琦說:“胡虜經過城下時都不回頭看。
他們的心跡可以看清。還朝之日必定不能保全自己,不如早日率領軍民從五台奔赴鎮州。”
將要出發時,丁審琦又後悔了,關閉牙城不再跟跟隨。州兵要攻打他。呂琦說:“國與家到了這種地步,為什麽還要相互殘殺!”於是率領兵將奔向鎮州,丁審琦便向契丹投降了。
契丹用他的將領高謨翰做前鋒,同降兵一起相偕而進。十二日,到達團柏,與唐兵交戰,趙德鈞、趙延壽兵敗逃跑,符彥饒、張彥琦、劉延朗、劉在明也跟著逃跑,士兵大亂潰逃。相互踐踏而死的數以萬計。
十四日,劉延朗、劉在明逃到懷州,李從珂才知道石敬瑭已即帝位。楊光遠也已投降。眾人討論認為:“天雄軍府還算完好,契丹必然懼怕崤山以東,不敢輕易南下,此時此刻皇帝應當到魏州巡幸。”
李從珂認為李崧素來與天雄節度使範延光友善,便召喚李崧前來商議來。薛文遇不知就裏,也跟了進來。李從珂見到薛文遇,不禁氣不打一處來。全靠李崧周旋,薛文遇才得以全身而退。
李從珂還不解氣,跺著腳說:“我看見這東西肉就發顫,剛才幾乎要拔佩刀刺他。”
李崧說:“薛文遇是個小人,出的主意淺薄誤國,刺了他更顯得醜惡。”李崧勸李從珂南還,李從珂聽從了他的意見。
此時,北方大敗的消息傳到洛陽,民眾大為震動,居住城中的百姓四麵出走,逃到山穀。把守城門的士兵禁止百姓出城,河南尹雍王李重美說:“國家多難,不能當好百姓的主管,又禁止他們求生,隻能增加惡名。
不如聽其自便,事情安定了自然會歸還。”於是下令任憑他們隨意出走,民心才稍見安寧。十七日,李從珂回到河陽,命令諸將分守南、北兩城。張延朗請求李從珂再去滑州,以便同魏博相接聲勢,李從珂心已膽顫,沒能作出決定。
這時的趙德鈞、趙延壽已經向南逃到了潞州,其將領時賽率領盧龍的輕騎兵東逃到漁陽。石敬瑭派遣昭義節度使高行周回到潞州準備糧秣,到達城下,見趙德鈞父子在城上,高行周說:“我和您是同鄉,怎能不向您進言忠告!
城中沒有一鬥粟米可守,不如趕快迎接晉帝車駕。”十九日,石敬瑭與耶律德光到達潞州,趙德鈞父子在高河迎接並謁見,耶律德光好言安慰他們,趙氏父子在馬前拜見石敬瑭,又走近石敬瑭身邊沒皮沒臉地說:“分別以後還安好嗎?”
石敬瑭環顧左右,沒有搭理他們。耶律德光問趙德鈞說:“你在幽州所設置的銀鞍契丹兵現在在哪裏?”
趙德鈞指給他看,耶律德光下令在西郊把這些人都殺死,共三千人。不久,耶律德光便拘拿了趙德鈞、趙延壽,押送到契丹國。趙德鈞謁見耶律德光的母親述律太後,並把所有帶來的寶貨及沒收得來的田宅都獻出來作貢物,太後問道:“你最近為什麽到太原去?”
趙德鈞說:“是奉李從珂之命。”太後指著天說道:“你向我兒請求扶你當天子,為什麽說瞎話!”
又指指自己的心口說:“這裏是不能欺騙的。”又說:“我兒將要出行時,我告誡他說:趙大王如果率領兵馬向渝關北進時,就趕緊帶領部眾回來,太原不必去救他。
你想當天子,為什麽不先把我兒擊退,再慢慢謀取也不晚。你作為人臣,既辜負自己的君主,不能攻擊敵人。又想乘著危亂之時謀求自己的利益,你幹出來這樣的事,還有什麽麵目來求生存呢?
”趙德鈞低著頭極度羞愧。不能回答。太後又問他:“你所獻的器物玩好在這裏,但你所獻的田宅在哪裏呢?”趙德鈞說:“在幽州。”
太後問:“幽州現在是屬於誰的?”回答說:“屬於太後。”太後說:“那你還獻什麽啊!”趙德鈞更加羞慚,從此以後,鬱鬱吃不下東西,一年之後便死翹翹了。
石敬瑭將要進軍上黨,耶律德光舉著酒杯對他說:“我遠道而來履行協約,現在大事已成。我如果再向南進軍,必然要引起黃河以南人們的驚駭。
你應該自已率領漢兵南下。人心才不至太恐懼,我命令太相溫帶領五千騎兵護送你到河陽橋,你想要多少人隨你渡河由你決定。
我暫且留在這裏,等你的消息。如有緊急情況,我便下山去援救於你。如果你能把洛陽安定下來,我就返回北麵去。”
又脫下自己的白貂裘給石敬瑭穿上,贈送了好馬二十匹,戰馬一千二百匹,說:“世世代代子孫不要相忘。”
又囑咐道:“劉知遠、趙瑩、桑維翰都是創業的功臣,沒有大的過失,請不要丟棄他們。”
起初,張敬達率師出征後。李從珂派左金吾大將軍高漢筠戍守晉州。
張敬達死後,建雄節度副使田承肇率領部眾在府署攻擊高漢筠,高漢筠打開府署大門延請田承肇入內。很從容地對他說:“我和您都是受朝廷的委任,為何如此相迫?”
田承肇說:“要擁戴您做節度使。”高漢筠說:“我老了,道義上不允許我當作亂的頭頭,或死或生都聽任您的處置了。”
田承肇目示左右要殺他,軍士們不幹,把武器投擲在地上說:“高金吾是幾朝有德望的人。為什麽要害他!”田承肇這才向他謝罪說:“這隻是和您開玩笑而已。”
隨後聽由高漢筠歸還洛陽。石敬瑭在路途中遇上了他,說:“朕擔憂您為亂兵所傷。現在見到您,我很高興。”
符彥饒、張彥琪到達河陽,向李從珂報告說:“現在胡兵大舉南下,黃河的水又很淺,人心已經離散,此地不能固守。”
二十二日,李從珂命令河陽節度使萇從簡與趙州刺史劉在明戍守河陽南城,隨後便拆毀浮橋,回到洛陽。二十四日,石敬瑭到達河陽,萇從簡投降,彰聖軍抓了劉在明,也趕來投降。
李從珂命令馬軍都指揮使宋審虔、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河陽節度使張彥琪、宣徽南院使劉延朗帶領千餘騎兵到白司馬阪進行抵抗,部隊還沒出發,就有五十多騎兵投奔到後晉軍隊。
諸將對宋審虔說:“哪個地方不能戰鬥,誰還肯停留在這裏?”便帶兵回來了。
二十五日,李從珂又同宋、符、張、劉四將商討向河陽進攻,而此時諸將都已經馳送降書給了晉石敬瑭。石敬瑭擔心李從珂向西逃奔,便派遣契丹一千騎兵扼阻在澠池。
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與曹太後、劉皇後、雍王李重美及宋審虔等攜傳國寶璽登上宣武樓*。
劉皇後積聚薪柴想把宮室也一起燒了,李重美她說:“新天子來了,必定不能露天居住,以後修建宮室還要勞費民力。
我們死了,還要給民眾遺留怨恨,能有什麽好處!”於是,便停止了焚燒。
王淑妃對曹太後說:“事情已經危急了,應該暫且躲藏一下,等候姑夫來了再說。”曹太後說:“我的兒子、孫子、媳婦、女兒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我怎麽忍心獨自生存!妹妹你自己勉勵吧。”
隨後便跟著李從珂去了,王淑妃同許王李從益藏匿在毯場,終免一死。晚上,石敬瑭進入洛陽,唐軍都解脫鎧甲等待問罪,石敬瑭安慰大家,並加以釋放。
石敬瑭命令劉知遠部署京城的治安,劉知遠分派漢軍讓他們回到自己的營地,把契丹兵安置在天宮寺,
不久,城中恢複了秩序。二十九日,石敬瑭車駕入宮,實行大赦,詔諭:“應中外官吏一切不問,隻有賊臣張延朗、劉延皓、劉延朗奸邪貪猥,罪行難於容忍寬貸;中書侍郎、平章事馬胤孫、樞密使房、宣徽使李專美、河中節度使韓昭胤等,雖然居於重要職位,不追求詭詐逢迎,
一並解脫他們的罪行,予以除名;內外臣僚中先歸順的,委令中書、門下省另行加以作用。”之後,劉延皓藏匿在龍門,幾天後,自己上吊死了。
劉延朗將要逃奔南山,不幸被抓,隨後被殺。之後張延朗也被斬首。十二月初一,石敬瑭來到河陽,設宴給太相溫和契丹兵餞行,送他們回國。
這樣,後唐在由莊宗開國,經明宗、閔帝、末帝後,最終滅亡,享國十三年。回頭再說石敬瑭的兒子右衛上將軍石重殷、皇城副使石重裔,聽說石敬瑭起兵造反,二人便藏匿在了市井之中
。不久被抓,連同藏匿他們人家的全族一起被殺。石敬瑭的弟弟沂州都指揮使石敬德殺了的妻子女兒後逃走,不久被捕,死於獄中。叔伯弟弟彰聖都指揮使石敬威自殺。
曆史一次次的證明,一人得道不禁會得到雞犬升天的獎勵,也會付出家人鮮血的代價,至於得道者,是喜是悲,個中滋味又有誰人可知。
節奏
電影古惑仔中,洪興龍頭蔣天生死後,各地的扛把子一致推舉沒有資曆的遠在泰國的蔣先生的弟弟蔣天養出山維持秩序,
而沒有人想跳出來自己做老大,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想當老大也不是因為在他們眼中江湖義氣高於一切,
而是因為他們懂得大家都是同時出來混的,自己身上有幾根毛其他人都一清二楚,沒有高貴的血統,沒有深厚的資曆,沒有強大的實力,即使做了龍頭也根本壓不出場子,
到時候隻會成為出頭之鳥,成了各方打擊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麽民國初年袁世凱在世時全國最起碼能保持表麵的統一,但在其去世後,群雄並起,內戰不止,各方你剛唱罷我又登場,政局混亂不已的原因。
而石敬瑭稱帝後,麵臨的也是這個問題,當時跟石敬瑭一起混江湖的地方實力派大佬們就不怎麽買他的帳,各地諸侯蠢蠢欲動,叛亂此起彼伏。而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就是範延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