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入侵中原這件事,給慕容彥超提供了一次絕好的造反時機,慕容彥超對這個機會也是十分珍惜,立刻準備造反。


    他先是派人去見郭威,說自己有意入朝覲見。這就是要試探郭威的反應了,如果郭威不想開戰,肯定會盡量安撫他,暫時先不讓他入朝。但沒想到郭威的態度非常強硬,立即予以批準。


    這一下慕容彥超倒不好辦了,隻得又奏稱境內盜匪遍地,不敢輕易離開。


    事情到這裏,雙方都已劍拔駑張,隻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就要正式開戰了。對於慕容彥超來說,最好的時機就是北漢和遼國的聯軍能從北麵打進來,好把後周的軍隊吸引過去,這樣他就可以從背後出兵,不難做到事半功倍。而對於郭威來說,兗州肯定是要去打了,但最好是等到北麵的戰事結束之後,這樣他就可以集中精力,一鼓作氣將慕容彥超徹底幹掉。


    雙方都懷著各自的目的,焦急地等待著北麵戰事的結果,但最終勝利的天平還是倒向了郭威這一邊,他派出去的軍隊剛到晉州,就把北漢和遼國的聯軍趕出了國界,幹淨利落地解除了北麵的威脅。


    這個消息對於慕容彥超來說,是極其致命的,這就意味著今後他將單獨對抗中央了,於是也就不敢再等,立即征調鄉兵入城,又將泗水引入護城河中,用做防禦周軍攻城。同時發給手下將領們多麵旗幟,命他們招募盜匪去臨境剽掠。到了這個時候,雖然慕容彥超還沒有傳檄諸道,但實際上已經是正式造反了。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正月初七,後周皇帝郭威傳出旨意:任命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曹英(即曹威)為兗州四麵行營都部署,以齊州(今山東濟南)防禦使史彥超為副部署。以皇城使向訓為都監,以陳州防禦使藥元福為行營馬步都監,組團出兵討伐慕容彥超。此時。據後周擊敗北漢還不到二十天。


    正月十五日,曹英帶著各路兵馬來到了兗州。開始興築長圍。慕容彥超不甘心坐以待斃,屢次帶兵出戰,但又屢次被周軍擊敗。


    十幾天後,長圍合攏,周軍遂開始正式攻城。這一戰足足打了五個多月,但戰爭過程還是非常平穩的,就是周軍一直在攻城,又一直攻不克。


    直到當年的五月。郭威禦駕親征,親自來到兗州城下,指揮作戰,終於算是打破了城池,慕容彥超連同妻子兒女一起,投井而死,戰事也就全部結束了。


    這樣,郭威就在開國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先後打贏了國內以及國外,同時也是來自於東、北兩個方向上的戰爭。這就使後周這個新興政權的統治基礎得以穩固,也就使他有條件把精力集中起來,開展國內的經濟建設工作。


    郭威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來說。本身的戰功並不顯赫,在位的時間也不長,應該說他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但實際上,郭威在曆史上的知名度還是非常高的,這主要就是因為他在國民經濟的建設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


    而且也正因如此,才使五代這個在中國曆史上極度混亂和黑暗的年代,終於算是迎來了一線黎明前的曙光。


    郭威為人非常簡樸,當上皇帝也沒有變質。登基後就下令:乘輿服飾,不得過於華麗;宮中器皿。一定要力求樸素;各地不準貢獻珍巧纖華的物品以及奇禽異獸鷹犬等物。


    並將後漢宮內原有的數十件奢華玉器取出來,在大殿上當眾打碎。然後對群臣說道:“聽說漢隱帝(劉承佑)天天跟嬖寵們遊戲,珍玩不離身邊,此事不遠,當引以為鑒!”


    此後,又下令廢除了後漢所留下的一些苛法。前麵曾經說過,後漢對國內百姓的統治是非常殘暴的,有些規定已經沒有道理可講了。


    比如說:民間有偷盜一錢以上者,處死;民間有私藏牛皮一寸以上者,處死;民間有私販鹽者,不計斤兩,處死;像這種法律的總原則基本就是有過就殺,殘暴以至極點,郭威便下令統統將其廢止。


    對於偷盜者,沿用後晉天福年間以前的法律辦事,並規定除了犯謀逆大罪,不得屠戮全族。而對於牛皮這種戰略物資,五代一直是嚴格控製的。


    朱溫時代,由政府出錢從百姓手中購買。到了李嗣源時代,就改成由政府拿鹽來換百姓手中的牛皮,不再給錢了。


    而到石敬瑭時代,連鹽也不給了,直接沒收;等到後漢開國後,竟然規定為“私藏一寸者處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直到郭威這裏,才徹底改變過來。


    他規定:民間應納牛皮總數,三去其二。而剩下那一部分,則田地攤派,規定每十頃地需交一張牛皮。其餘的,歸百姓自用,買賣自便。


    對於販運私鹽者,又重新改成按斤兩定罪。規定“凡私販鹽五斤以上者,斬首棄市”,這一規定雖然也很殘酷,但還是要比後漢進步了很多。另外,後漢規定的那些超出實際情況很多的“省耗”、“陌錢”,郭威也統統下令予以廢止,至於百姓在後漢年間欠下的餘稅,也不再追征。這些規定確實給民間減輕了很多的負擔。


    除此之外,郭威還下令廢止了一些非常不合理的苛捐雜稅。比如說當時有一項“牛稅”,最早是因為當年朱溫和淮南打仗,從那裏搶來一萬多頭耕牛,回來之後就分給了河南的百姓使用,然後再對這些百姓開始收租。本來這也沒什麽不合理的,


    問題就是幾十年過去之後,這些牛早都死光了,可這個“牛租”居然還在征收。直到郭威稱帝後,才把這項“牛租”取消。


    在土地政策上,郭威也很開明,十分鼓勵百姓開荒種田。規定但凡是無主的土地,隻要百姓肯種。就將其撥給他作為永業田,以後隻要交納賦稅即可,所以百姓們紛紛去開墾荒地。


    從唐朝末年以來。有一種叫“營田務”的製度,就是把官有的土地交給佃戶耕種。這些佃戶們的戶籍不歸州縣,直接由戶部管理,大約相當於後來的“人民公社”,所以營田裏的生產水平非常低下。


    郭威稱帝後,就把這項製度廢除了,並把製度內的田地平均分配給佃戶,房屋、農具、耕牛也都分了下去,佃戶們有了生產資料。又沒有了大鍋飯可吃,生產的積極性也就大幅提高了。


    郭威稱帝後不久,南唐就發生了大旱,饑民紛紛涉過淮水,來到後周的境內,地方官員向郭威請示該如何處理,郭威便說:“他們的百姓,跟我們的百姓又有什麽區別?不得禁止。”還下令讓地方官員們對這些饑民進行妥善安置。第二年,遼屬的幽州就鬧起了水災,又有大量饑民湧入了後周的河北一帶。郭威仍用這個辦法處理。僅這兩次,後周就憑空得到了數十萬人口,國力當然也就有所增強。


    對於國內的*問題。郭威下手也非常強硬,官員如有貪贓枉法被他發現,便立即處理,絕不容情。萊州刺史葉仁魯曾是郭威的老部下,因貪贓15000匹絹、1000緡錢被人舉報出來,郭威便派人對他說:“你跟隨我多年,我對你的感情也很深,但你觸犯了國法,我也無力救你。隻能去撫恤你的母親了。”然後命人將其處死。


    當然,*的事情。曆來都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郭威雖然在反腐的態度上十分堅決,但是也是分人的。也就是說反腐這項行動隻對那些小官有效,大官們是不受此約束的。他的老夥計,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王殷就利用職務之便,


    在河北一帶大肆斂財,郭威聽說後也無能為力,隻是派人對他說:“卿與國家本為一體,鄴都庫府甚豐,卿欲用之,自可盡取,何必求之於民?”


    看得出來,盡管郭威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也不得不經常性地對他手下那些權臣做些讓步。王殷隻是他手下權臣中的一個,而且還不是最霸道的。在王殷之上,還有一個人要更加得難以管理,這個人就是後周的第一開國功臣,身兼宰相和樞密使的王峻。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氏。自幼酷愛文藝,很有音樂天賦,長大以後就當了歌星。然而在那個萬惡的舊社會,文藝工作者的社會地位相當底下,很難有什麽出頭之日。不過王峻的運氣還算不錯,在相州小有名氣之後,被當時後梁的節度使張筠發現,弄進了家裏。從這之後,就算是跟政治人物有了往來。


    其後有一次,後梁首惡租庸使趙岩去張筠家裏做客,張筠就要王峻演唱助興。當天王峻的表演狀態極佳,演出效果相當不錯,趙岩欣賞完後非常滿意,臨走的時候就把王峻也帶回家去,王峻也因此接近了當時的政治中心。


    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李存勖滅梁,誅滅趙岩滿門,王峻也就無所依托,重新回到了社會。


    其後窮困潦倒,衣食無計,流落了很長時間後才被後唐末帝李從珂手下的三司使張延朗發現,召進了府中,終於算是又有了口飯吃。


    可是這時候王峻的黴運還沒能走到頭,他剛到張延朗家不久,石敬瑭就在河東起兵造反,並將契丹兵召了進來,於晉王寨大破唐軍,隨後將後唐滅亡,張延朗作為後唐的三司使,也沒能逃得開悲慘的命運,國亡之後即被誅滅,王峻再一次麵臨著即將失業的處境。


    但是沒想到這一次卻成了王峻的機會,張延朗被殺之後,家產仆從全部被石敬瑭手下的大將劉知遠霸占,王峻也在其中。而且給人感覺很蹊蹺的是,劉知遠似乎並不是一個很有藝術細胞的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對王峻卻很感興趣,


    竟然讓他改行去政府部門工作。等到劉知遠稱帝後,就讓王峻當了客省使,劉知遠死後,漢隱帝劉承佑又進一步將其提拔為宣徽北院使,社會地位大幅提高。到郭威被派往河北出鎮鄴都時,王峻已經是那支大軍中的兵馬都監了。


    郭威起兵造反時,王峻做為軍中的二把手,對郭威積極支持,全力配合,為其立下了大功,所以郭威稱帝之後,就將其任命為宰相,後來又讓他兼了樞密使,


    使他位兼使相,成為後周國內的第二號人物,北漢夥同遼軍攻打晉州,就是王峻帶兵去解得圍,還算是比較得力。


    不過王峻這個人功勞雖大,但毛病更是不小,為人專權用事,性格又十分暴躁。他和郭威議事時,必須是要郭威順著他的思路走,如果郭威肯讚成他的說法,他就樂樂嗬嗬地起身告退。如果不讚成,王峻馬上就會神色驟變,聲音直線上升到他當年登台演出時的那個高度,而且出言十分不遜。


    郭威這個人,年輕時好勇鬥狠,但後來性格變得卻十分寬厚。劉承佑誅殺楊邠、史弘肇後,曾命開封尹劉銖滅了郭威滿門,郭威僅有的兩個兒子全部被殺。


    但等郭威帶兵攻入大梁後,也隻是殺了劉銖一人而已,反對左右人說道:“劉銖殺我一家,我再殺他一家,何時才能終了?還是算了吧!”其後還分給劉銖之妻田莊和住宅各一處,


    足可見其仁厚。那麽郭威對於王峻這個開國功臣,更是十分包容,從來不因王峻言辭激烈而怪罪,甚至還因為王峻比自己年長兩歲,見麵總是以“兄”呼之。


    這樣一來,就使王峻更加專橫跋扈,兩個人也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些衝突。


    比如說王峻當上樞密使後,在樞密院內蓋起了一座辦公大樓,裝修得非常豪華。等竣工那日,王峻興衝衝地把郭威請來參觀。


    郭威看完連聲說好,把王峻誇獎了一番,稱搞過文藝的人就是有審美觀,蓋的辦公大樓都這麽漂亮,王峻也很高興,這件事暫時就過去了。但沒過多久,郭威也在宮裏修了一座小殿,


    修好之後也樂樂嗬嗬地請王峻過來參觀。沒想到王峻見了之後,立刻一本正經地對他說道:“皇宮裏這麽多間房子,為什麽還要修這座小殿?”郭威被他說的一愣,轉身問道:“樞密院的房子也不少,你又為什麽非要再修一個辦公大樓?”王峻聞言立刻滿麵羞愧,不知如何做答。


    還有一次,王峻要求兼領平盧節度使(鎮治青州),這時他已經是宰相兼樞密使了。郭威有心拒絕,後來一想:連宰相都讓他做了,還在乎一個節度使嗎?於是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沒想到王峻剛一受命,就立刻啟奏,稱自己不幹節度使也就算了,可是既然是幹了,就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幹好,要對當地的老百姓負責,然而平盧那個地方太窮,自己也不富裕,倒搭不起,所以還請陛下將內庫裏閑置的那一萬匹絹綾拿出來,暫借給我,好讓我拿到地方上,去做搞好經濟建設的基礎。


    這時候郭威其實也不富裕,就藏了那一萬匹布,也不知怎麽就被王峻發現了,想要拒絕他吧!又怕他去青州刮地皮,最後也隻好咬牙全給他了。


    通過上麵兩件小事,可以看出王峻在朝中還是非常跋扈的,不過好在郭威這個人度量還是足夠大,並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跟他的老哥們失歡。


    真正讓郭威覺得無法容忍的,是因為王峻又惹到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也是後周的一個超重量級人物,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知名的大人物——後周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月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月清風並收藏唐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