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去喚戶部侍郎夏原吉來見我。”
朱高煦對康平吩咐道。
“奴婢領命。”康平恭聲道。
待康平離去後,朱高煦看了一眼梅殷,見後者麵露憂愁之色。
他稍作思考,便開口寬慰道:“姑父不必過於憂慮,飯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對於適齡孩童入學過少的問題,我會想辦法盡量解決。”
“太子殿下仁慈,臣代那些可憐的孩童叩謝殿下!”
梅殷激動的跪地行禮道。
“姑父不必如此,盡可能讓更多的適齡孩童入學,正是為了落實朝廷科舉新政。我既是國之儲副,為父皇陛下分憂,乃是我分內之事。”
此時書房之中並無旁人,朱高煦不願繼續端著皇儲的架子,他連忙起身繞過書桌,來到廳內扶起梅殷。
“殿下仁孝,臣欽佩萬分!”
梅殷順勢站起,隨即躬著身退到了一旁。
片刻後,夏原吉奉命來到書房。
“拜見太子殿下。”
夏原吉稽首行禮道。
“平身。”
朱高煦抬手道。
“夏侍郎可知曆朝曆代如何管理民間借貸之事?”
待夏原吉起身後,朱高煦接著說道。
夏原吉低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恭聲道:“稟太子殿下,民間借貸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因其存在一定的危害性,故而曆朝皆對民間借貸在立法上予以管製。”
“你仔細說說。”
朱高煦麵露肅容道。
他早就打算對民間借貸出手,如今正好借適齡孩童入學過少一事對那些惡意放貸的人發難。
當然,最好能趁機促使朝廷立法,並且新置一個衙門管轄此事,最差也要說動朱棣命令現有的相關機構對民間借貸進行專管。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朱高煦若要對民間借貸做深入的了解,大明朝曆史上的理財名臣夏原吉便是他最好的人選。
“稟殿下,曆朝皆從三個方麵,對民間借貸進行管製。”
“其一,乃是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之上限。”
“前漢景帝末期,朝廷為了限製過高的放債利息,規定放債最高利息不得超過兩成(即20%),並對放債所得利息征收貰(音同世)貸稅,稅率為五十取三(即6%)。此外,對於那些利息過高或逃避交稅者,不分官民,予以處罰。”
“唐開元十六年,玄宗皇帝下詔規定‘天下負舉隻宜四分取利,官本五分收利’。宋承唐律,以月息四分為最高利率限製。本朝太祖皇帝在《大誥》中雲:‘今後放債,利息不得過三分。’”
“其二,乃是限製利息總額。”
“自北魏時起,朝廷就命令禁止‘取息過本’。至宋元時,律法皆有‘積日雖多,不得過一倍’之規定,本朝亦然,此目的乃是防止民間借貸成為‘高利貸’。”
“其三,便是禁止回利為本,以避免借貸成本如滾雪球般增加。”
“唐代律令對此設有禁令規定,本朝太祖皇帝也曾言:‘如有年月過期,疊算不休,則要治罪。’此外,漢代曾對放高利貸的本金進行課稅。”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以上便是臣所知道的有關曆朝管製民間借貸的詳情。”
朱高煦“嗯”了一聲,思索片刻後,接著問道:“我記得,宋代王安石以‘青苗法’規定,由衙門出麵放貸給農民,而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的盤剝,夏侍郎可知這事為何沒能持續下去?”
夏原吉被問的一愣,即便他精通曆朝財政典故,卻不懂社會資金供不應求的現實問題。
他沉思良久,試著分析道:“或許是因為放高利者均為財力雄厚之地方勢力,而這些地方勢力或與地方官員有所勾結,最終使‘青苗法’落為一紙空文吧?”
就在夏原吉的話音剛落之時,門外響起了康平的稟告聲。
“啟稟殿下,內閣顧問兼金陵常科書院文史博士方孝儒殿外求見?”
“見。”
朱高煦朗聲說道。
言罷,他揮手讓夏原吉退了下去,接著揉了揉發酸的太陽穴。
在朱高煦看來,方孝儒現在又來求見,必然與金陵書院新生入學之事有關,若他所猜不錯,應是有女子持推薦信前來報到入學。
“拜見太子殿下。”
方孝儒走進書房,躬身行禮道。
朱高煦道:“平身。”
“啟稟殿下,有一女子欲應聘金陵常科書院的格物學教授一職。”方孝儒恭聲道。
朱高煦十分淡定的說道:“說說此人的姓名、籍貫、師從。”
方孝儒微微側目,與身旁的梅殷對視了一眼,見後者輕輕搖頭,他不禁麵露苦色。
梅殷與方孝孺一樣,發現太子朱高煦竟然沒有一點吃驚的反應,鎮定自若的樣子似乎早就料到會有女子欲入金陵書院擔任教授。
方孝孺不得不如實稟道:“回殿下,此女姓鄭,名小珺,年二十七,金華府浦江縣人,曾隨其外公宋瓚習儒學、小楷。”
“宋瓚是何人?”朱高煦不緊不慢的問道。
“啟稟殿下,宋瓚乃是家師長子。”方孝孺麵露尷尬之色道。
朱高煦剛才發現方孝孺與梅殷對視了一眼,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原因。
方孝孺口中的“家師”乃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
“嗯,鄭小珺有何過人之處?”
朱高煦不再糾結鄭小珺的師父宋瓚,而是直接詢問鄭小珺的情況。
方孝孺恭聲道:“稟殿下,鄭小珺研習《墨經》十餘年,善製機巧之物。”
“她此來,可有攜帶發明創造之物?”
朱高煦頓時來了興致,連忙問道。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鄭小珺此來帶了三樣機巧之物,一為小機關鎖,二為四輪鏈條車之模,三為大紡車之模。”
朱高煦聞言,內心無比激動,臉上卻平靜如常。
他知道方孝孺不敢也不會撒謊,鄭小珺必然會製作這三種物件,否則不會做出模型帶來證明她的機巧能力。
“先把此人招入書院,試用三個月,觀其成績,再決定其去留,方博士以為如何?”
朱高煦思索片刻後說道。
方孝孺躬身道:“臣無異議。”
朱高煦看向梅殷,又問道:“梅博士覺得如何?”
“臣附議。”梅殷恭聲道。
“此外,若遇到女子持推舉信前來入學,先一並收入書院。”
朱高煦沉吟片刻,接著說道:“我會讓工部即日派人去書院內選址,新建一座專供女子居住的學舍,以及專供女子使用的茅廁。”
而今科舉革新的漏洞既已暴露,他總得想辦法把這個洞口給補上。
“太子殿下,若接受女子入金陵書院進學,恐怕有所不妥。”方孝儒欲言又止道。
朱高煦反問道:“既然可以選任身負專才的女子為教授,為何不能接受品學兼優的女子為學生?”
PS:感謝老鐵們的支持!我會繼續加油!
朱高煦對康平吩咐道。
“奴婢領命。”康平恭聲道。
待康平離去後,朱高煦看了一眼梅殷,見後者麵露憂愁之色。
他稍作思考,便開口寬慰道:“姑父不必過於憂慮,飯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對於適齡孩童入學過少的問題,我會想辦法盡量解決。”
“太子殿下仁慈,臣代那些可憐的孩童叩謝殿下!”
梅殷激動的跪地行禮道。
“姑父不必如此,盡可能讓更多的適齡孩童入學,正是為了落實朝廷科舉新政。我既是國之儲副,為父皇陛下分憂,乃是我分內之事。”
此時書房之中並無旁人,朱高煦不願繼續端著皇儲的架子,他連忙起身繞過書桌,來到廳內扶起梅殷。
“殿下仁孝,臣欽佩萬分!”
梅殷順勢站起,隨即躬著身退到了一旁。
片刻後,夏原吉奉命來到書房。
“拜見太子殿下。”
夏原吉稽首行禮道。
“平身。”
朱高煦抬手道。
“夏侍郎可知曆朝曆代如何管理民間借貸之事?”
待夏原吉起身後,朱高煦接著說道。
夏原吉低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恭聲道:“稟太子殿下,民間借貸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因其存在一定的危害性,故而曆朝皆對民間借貸在立法上予以管製。”
“你仔細說說。”
朱高煦麵露肅容道。
他早就打算對民間借貸出手,如今正好借適齡孩童入學過少一事對那些惡意放貸的人發難。
當然,最好能趁機促使朝廷立法,並且新置一個衙門管轄此事,最差也要說動朱棣命令現有的相關機構對民間借貸進行專管。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朱高煦若要對民間借貸做深入的了解,大明朝曆史上的理財名臣夏原吉便是他最好的人選。
“稟殿下,曆朝皆從三個方麵,對民間借貸進行管製。”
“其一,乃是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之上限。”
“前漢景帝末期,朝廷為了限製過高的放債利息,規定放債最高利息不得超過兩成(即20%),並對放債所得利息征收貰(音同世)貸稅,稅率為五十取三(即6%)。此外,對於那些利息過高或逃避交稅者,不分官民,予以處罰。”
“唐開元十六年,玄宗皇帝下詔規定‘天下負舉隻宜四分取利,官本五分收利’。宋承唐律,以月息四分為最高利率限製。本朝太祖皇帝在《大誥》中雲:‘今後放債,利息不得過三分。’”
“其二,乃是限製利息總額。”
“自北魏時起,朝廷就命令禁止‘取息過本’。至宋元時,律法皆有‘積日雖多,不得過一倍’之規定,本朝亦然,此目的乃是防止民間借貸成為‘高利貸’。”
“其三,便是禁止回利為本,以避免借貸成本如滾雪球般增加。”
“唐代律令對此設有禁令規定,本朝太祖皇帝也曾言:‘如有年月過期,疊算不休,則要治罪。’此外,漢代曾對放高利貸的本金進行課稅。”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以上便是臣所知道的有關曆朝管製民間借貸的詳情。”
朱高煦“嗯”了一聲,思索片刻後,接著問道:“我記得,宋代王安石以‘青苗法’規定,由衙門出麵放貸給農民,而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的盤剝,夏侍郎可知這事為何沒能持續下去?”
夏原吉被問的一愣,即便他精通曆朝財政典故,卻不懂社會資金供不應求的現實問題。
他沉思良久,試著分析道:“或許是因為放高利者均為財力雄厚之地方勢力,而這些地方勢力或與地方官員有所勾結,最終使‘青苗法’落為一紙空文吧?”
就在夏原吉的話音剛落之時,門外響起了康平的稟告聲。
“啟稟殿下,內閣顧問兼金陵常科書院文史博士方孝儒殿外求見?”
“見。”
朱高煦朗聲說道。
言罷,他揮手讓夏原吉退了下去,接著揉了揉發酸的太陽穴。
在朱高煦看來,方孝儒現在又來求見,必然與金陵書院新生入學之事有關,若他所猜不錯,應是有女子持推薦信前來報到入學。
“拜見太子殿下。”
方孝儒走進書房,躬身行禮道。
朱高煦道:“平身。”
“啟稟殿下,有一女子欲應聘金陵常科書院的格物學教授一職。”方孝儒恭聲道。
朱高煦十分淡定的說道:“說說此人的姓名、籍貫、師從。”
方孝儒微微側目,與身旁的梅殷對視了一眼,見後者輕輕搖頭,他不禁麵露苦色。
梅殷與方孝孺一樣,發現太子朱高煦竟然沒有一點吃驚的反應,鎮定自若的樣子似乎早就料到會有女子欲入金陵書院擔任教授。
方孝孺不得不如實稟道:“回殿下,此女姓鄭,名小珺,年二十七,金華府浦江縣人,曾隨其外公宋瓚習儒學、小楷。”
“宋瓚是何人?”朱高煦不緊不慢的問道。
“啟稟殿下,宋瓚乃是家師長子。”方孝孺麵露尷尬之色道。
朱高煦剛才發現方孝孺與梅殷對視了一眼,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原因。
方孝孺口中的“家師”乃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
“嗯,鄭小珺有何過人之處?”
朱高煦不再糾結鄭小珺的師父宋瓚,而是直接詢問鄭小珺的情況。
方孝孺恭聲道:“稟殿下,鄭小珺研習《墨經》十餘年,善製機巧之物。”
“她此來,可有攜帶發明創造之物?”
朱高煦頓時來了興致,連忙問道。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鄭小珺此來帶了三樣機巧之物,一為小機關鎖,二為四輪鏈條車之模,三為大紡車之模。”
朱高煦聞言,內心無比激動,臉上卻平靜如常。
他知道方孝孺不敢也不會撒謊,鄭小珺必然會製作這三種物件,否則不會做出模型帶來證明她的機巧能力。
“先把此人招入書院,試用三個月,觀其成績,再決定其去留,方博士以為如何?”
朱高煦思索片刻後說道。
方孝孺躬身道:“臣無異議。”
朱高煦看向梅殷,又問道:“梅博士覺得如何?”
“臣附議。”梅殷恭聲道。
“此外,若遇到女子持推舉信前來入學,先一並收入書院。”
朱高煦沉吟片刻,接著說道:“我會讓工部即日派人去書院內選址,新建一座專供女子居住的學舍,以及專供女子使用的茅廁。”
而今科舉革新的漏洞既已暴露,他總得想辦法把這個洞口給補上。
“太子殿下,若接受女子入金陵書院進學,恐怕有所不妥。”方孝儒欲言又止道。
朱高煦反問道:“既然可以選任身負專才的女子為教授,為何不能接受品學兼優的女子為學生?”
PS:感謝老鐵們的支持!我會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