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p>


    奉天殿,早朝。</p>


    “今日常朝,朕有三件事要宣布。”</p>


    朱高煦接受了群臣作揖拜見禮之後,緩緩起身,負手而立,俯視著大殿之上的群臣,朗聲說道。</p>


    “第一件事,朕念在天下臣工事務繁忙,並無充足時間打理朝廷分配的公田,故而決定將公田之製加以變革。”</p>


    “簡單來說,就是以去年公田歲租最高收入折算的現銀為標準,定為公田銀,且並入年俸之中,以後各級臣工的年俸皆按此發放。”</p>


    大明的百官職田,即品官職分之田,又稱“公田”,以其租入為補充俸祿之用。</p>


    不過,真實情況就像朱高煦說的那樣,很多官員不可能親自打理,都是租給別人或手下去耕種,導致公田的收入有限。</p>


    </p>


    再者,即使是禮部尚書於彥昭這樣身兼多職的大臣,也隻能按照俸祿最高的那一份官職來領取俸祿。</p>


    洪武中期,太祖皇帝朱元璋考慮到大明基層官員的俸祿較低,於是在洪武十四年對官員俸祿進行了改革。</p>


    老朱除了按照官品等級適當地增加了俸祿以外,還增加了不同數額的“俸鈔補貼”。</p>


    但是,這條製度無法永久地解決官員低薪的問題,因為大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經濟水平、物價水平早已不是洪武年間的模樣。</p>


    尤其在永樂二十年往後,隨著銅錢、銀圓、金鈔的貶值,物價飛漲,大明官員的俸祿卻沒有與時俱進,這便造成了諸多矛盾。</p>


    所以,朱高煦按官員們公田歲產的最高收入,來製定公田銀並入官員的歲俸之中,就是光明正大的給天下官員加俸祿。</p>


    “臣等謝陛下聖恩!”</p>


    朝堂之上,滿朝文武皆無比隆重的跪地行了一個叩拜大禮。</p>


    雖然朱高煦已經取消了常規的跪禮,按說眾臣作揖行禮感謝即可,可多年養成的習慣以及麵對此等對官員利好的諭旨,群臣必須有所表示。</p>


    實際上,朱高煦對於眾臣的反應非常滿意。</p>


    待眾臣起身後,朱高煦又道:“第二件事,朕決定對文武官員的散階、勳階加以革新。”</p>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群臣皆豎起了耳朵。</p>


    “太祖皇帝以官品定散階,清晰簡單,一目了然。可散官終歸是散官,雖可以視為考核之製的補充,但與實職俸祿並無關係。”</p>


    朱高煦繼續說道:“據朕所知,在官場之中,有很多官員為爭奪這種虛銜的高低,竟然彼此結怨結仇,嚴重影響了官場風氣。”</p>


    “故而,朕決定將文武官員的勳階統一更定為可以佩戴在胸前的勳章,以及仿秦漢之製,準許有勳章官員在其住宅大門兩側豎立閥閱,以彰顯功勳。”</p>


    “吾皇聖明!臣讚成這一舉措!”</p>


    吏部尚書蹇義躬身出列,率先表態道。</p>


    “臣附議。”</p>


    禮部尚書於彥昭緊隨蹇義之後,躬身出列道。</p>


    “臣附議。”</p>


    工部尚書宋禮、刑部尚書熊概等六部九卿皆相繼表態。</p>


    其餘眾臣也紛紛表示讚成。</p>


    眼下這種結果,完全在朱高煦的意料之中。</p>


    畢竟,原來的勳階就是體現功勳的一種榮譽,換成可佩戴的勳章與顯眼的閥閱,這會有功之臣越發有麵子,有威嚴,有榮譽感!</p>


    朱高煦接著道:“對於文武散階的革新,朕決定將文官散階更名為官銜,定官銜為三階十等,即省官、府官、縣官三階,由高至低依次為…(此處省略三百字)…”</p>


    “為了鼓勵基層書辦、吏員勤勉任事,特設置獨屬於基層官吏的官銜,定為三階九等,由高至低依次…(此處省略三百字)…”</p>


    他又把授予官銜的標準大致說了一通,隨後將武官散階改為軍銜的事,也大略講述了一遍。</p>


    “諸卿以為如何?”</p>


    朱高煦坐回龍椅,高聲問道。</p>


    “陛下,臣認為如此革新文武散階,隻會讓各級官職之間更加清晰,方便確立上下尊卑,維持朝廷的威嚴。因此,臣讚成陛下的提議。”</p>


    吏部尚書蹇義再一次表態道。</p>


    “臣等附議。”</p>


    禮部尚書於彥昭、刑部尚書熊概、工部尚書宋禮等人齊聲道。</p>


    “臣等附議!”</p>


    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曆城公盛延一等人接著道。</p>


    如今的六部九卿十人,以及以魏國公徐輝祖為首的勳臣們,早就看過朱高煦對文武散階改革的文稿。</p>


    此時的他們不過是配合朱高煦走一個君臣共議的流程,將這事定下來罷了。</p>


    其他朝臣見狀,哪裏還不明白眼前的形勢?</p>


    於是,朝堂上“附議”之聲不絕於耳。</p>


    待眾臣安靜下來之後,朱高煦又道:“朕想著,即便天下臣工有了公田銀的補充,可年俸仍舊較低,甚至不如下海經商者的年收入。故朕決定設立銜銀之製,讓天下官員不必再為俸祿低而發愁。”</p>


    “至於具體各階軍銜、官銜對應的銜銀究竟該發放多少,戶部會同吏部、兵部、五軍都督府盡快擬一個章程交給朕批示。”</p>


    “臣等領旨!”</p>


    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齊泰、五軍都督府諸都督躬身出列道。</p>


    其他第一次聽到“銜銀”的朝臣,大多數人都開始心跳加速,麵紅耳赤。</p>


    自洪武至永樂時期,合計五十六年,在此期間,凡是正直一點的大明官員,那日子過的怎一個苦字了得!</p>


    現在,大明的官員終於熬出頭了!</p>


    乾熙皇帝不是一般的大方,不僅把公田銀並入俸祿之中,又額外多發一筆銜銀。</p>


    這實在是天大的好事!</p>


    “陛下仁慈!”</p>


    群臣之中,不知是誰高呼了一聲。</p>


    “陛下仁慈!”</p>


    隨後,又有不少官員大聲附和道。</p>


    一時間,奉天殿上,高呼“陛下仁慈”的聲音,此起彼伏。</p>


    朱高煦滿意的撫著胡須,臉上露出了“奸計得逞”的笑容。</p>


    可他的笑,在群臣眼中,卻是一種滿足的笑,開心的笑。</p>


    朱高煦完成六部九卿及內閣的人事調整之後,開始著手推行他的乾熙新政。</p>


    不過,他考慮到要為後世子孫樹立“父子一脈相承”的治國理念,決定在乾熙三年之前,推行一些對官員、讀書人、農民、工匠、商人利好的政策。</p>


    這樣一方麵可以為他塑造出一個“親民”的“仁君”形象,另一方麵他可以在此期間搞幾個試點府縣,為他之後改革官製等朝廷體製進行試錯。</p>


    畢竟,朱高煦要推行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這會對大明王朝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他不能不慎重。</p>


    給天下官員增加俸祿,便是對官員利好的舉措。</p>


    接下來,他宣布的第三件事,便是可以與當年製定“標點符號”一樣,足以讓參與者名留青史的、轟動整個士林(文化界、教育界)的大事。</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棣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