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皇爺爺當年力排眾議,推行出海巡洋之策,帶動了一大批的產業。尤其是航海、造船產業的繁榮,促進了科學與技術的進步。”</p>


    朱高煦又道:“你是知道的,科學指的就是分科而學,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係。所謂技術,乃技巧之術也。”</p>


    “兩者之間既有密切聯係,又有重要區別。概括來說,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p>


    “兒臣曉得。”</p>


    朱瞻域恭聲道:“當年父皇花三年時間才完成的著作《科學與技術》,兒子至今怕是看了不下於十遍。九弟就是因為這本書上的插圖,才對蒸汽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p>


    他說到這裏,背誦了一段書中解釋科學與技術的句子,道:“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天地之間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係,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係起來,而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p>


    朱高煦起了考校的心思,問道:“何為科技?”</p>


    朱瞻域答道:“人們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因此,科技的本質是發現或發明事物之間的聯係,各種物質通過這種聯係組成特定的係統來實現特定的功用。”</p>


    “比如航海時所用的司南,其原理便是利用大地南、北兩極磁場的吸引力,來指示南、北方向,其原理便是一種科學。而司南本身,則是一種技術。”</p>


    朱高煦撫須道:“且仔細說說。”</p>


    朱瞻域緩緩道:“大概是十年前,兒臣讀過一本書,名為《司南指南原理》,作者叫林貴和。林先生認為司南總是指向南方,乃是和地球的磁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p>


    自從鄭和率領船隊完成了繞大地航行一圈的偉大壯舉之後,沒過幾年,大明國民就知道了他們生活的大地是個球狀。</p>


    隨後,從大地是球狀而引發出來的學問,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p>


    因為人們腳下的大地被大明永樂皇帝陛下命名為“地球”,所以這些學問被大明的讀書人統稱為地球學。</p>


    跟隨鄭和完成繞地一圈壯舉的還有很多文職官員,其中有一群特殊的文官,名叫陰陽官。</p>


    既然提到陰陽官,那麽必須得多說兩句。</p>


    一般認為,中國的傳統術數主要是醫、卜、星、相四門學問。</p>


    曆史上,明朝地方上設有儒學、陰陽學和醫學的教習官員,其中儒學教授負責儒家四書五經的正規教育,而醫學官負責傳統醫藥教育,至於陰陽學官則掌管卜、星、相的教育。</p>


    儒學教授前文有提及,此處不再贅述。</p>


    醫學官於洪武十七年始置,設官但不額外給俸祿,府設從九品正科醫官一人,州設無品級典科醫官一人,縣設無品級訓科醫官一人。</p>


    陰陽學官相當於掌握天文地理學的老師,其教學內容為星相天文、堪輿地理,府設從九品的陰陽正術官一人,州設無品級陰陽典術官一人,縣設無品級陰陽訓術官一人,也是隻有官職沒有俸祿。</p>


    古代的陰陽地理和天文,最重視祖傳的就是欽天監,不允許外傳。</p>


    自古以來,最高水平的天文地理師傅,多在欽天監,少部分在各地任陰陽學官。</p>


    曆朝曆代都明令禁止民間私習天文、地理,尤其在立國之初,禁令更嚴。</p>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頒布禁令:“欽天監的人員永不許遷動,子孫隻習學天文曆算,不許習他業;其不習學者,發南海充軍。”</p>


    大多數的民間陰陽堪輿先生,更擅長造假編故事,自古以來鮮有人能以布衣進入朝廷,最多不過是受詔去給皇帝參謀出個主意,甚至多數意見也不會得到采納,也就不會存在封賞。</p>


    至於寧都縣陰陽訓術官曾從政(注1),是中國曆史上少數幾個從底層進入朝廷的真正堪輿高人。</p>


    即便穿越者朱高煦改變了曆史,可由於陰陽官是精通天文地理的官員,因此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仍然要設置一個類似朝廷“欽天監”的部門,來掌管氣象變化,確保大明船隊能夠在海上安全的航行。</p>


    這個部門叫陰陽司,在其中任職的官員,統稱為陰陽官。</p>


    陰陽官不論白天黑夜,輪流值班,仰觀天象,俯察洋流,將每一個變化一一記錄在案。</p>


    在鄭和第二次出海,完成繞地航行一圈之壯舉的過程中,有一位陰陽官立下了大功,此人便是《司南指南原理》的作者林貴和。</p>


    當時,福建都指揮使司在府城福州設立了左、右、中三個衛的造船廠,為鄭和出海建造船隻。</p>


    </p>


    此外,在長樂、福清兩縣的造船廠也先後承擔過造船任務。</p>


    由於東南沿海居民善航海,故而鄭和在第一次下西洋之前,特地親自前往福建選拔通事(即翻譯)、火長、水手等隨員。</p>


    鄭和聽說福清縣有一個叫林貴和的陰陽堪輿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且卦辭十分靈驗,於是便親往拜會,邀請林貴和作為陰陽官一同出海。</p>


    起初林貴和猶豫不決,擔心他本人身體不堪海上長期顛簸。</p>


    可當他聽說鄭和此舉乃奉大明天子旨意之後,而心有所動。</p>


    之後又經鄭和反複勸說,林貴和最後答應跟隨鄭和下西洋,並專司日月星辰,掌管氣候觀測,為船隊提供氣象幫助。</p>


    有了第一次的下西洋經驗之後,鄭和第二次出海,特地奏請朱高煦,設立了陰陽司,由林貴和擔任司正。</p>


    林貴和帶領眾多陰陽官從海上連續不斷的天象變化中,結合沿海民間的諺語,加以研究、分析、推算、驗證,最後作出預報性的結論,工作量相當巨大。</p>


    此外,他還要對航途中的島嶼、暗礁、險灘、氣流、水勢、水色、牽星、針路等作出預測和判斷。</p>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風浪險惡,陰晴無常。</p>


    林貴和與眾多陰陽官們憑借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為鄭和第二次繞地航行一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p>


    永樂十年,鄭和率領船隊回到大明,完成了繞地航行一圈的壯舉。</p>


    這是林貴和隨同鄭和第二次出海。</p>


    永樂十一年夏,林貴和隨同鄭和第三次出海。</p>


    此次他們負責開辟從鯨海進入北洋,再從北洋向東轉入東洋從而抵達沃洲的新航線。</p>


    永樂十四年夏六月,鄭和率領船隊回航,成功開辟了一條從大明往返沃洲橫跨北東洋的新航線。</p>


    同年秋十月,林貴和以他個人對地球磁力的認識,結合曆代典籍,著了一本書,叫《司南指南原理》。</p>


    “林先生在書中指出,地球有南極和北極之分,同時又是一個大磁體,有兩個磁極,一個叫地磁北極,另一個叫地磁南極。”</p>


    朱瞻域不緊不慢的說道:“他把靠近大地北極的磁極叫做地磁南極,靠近大地南極的磁極叫做地磁北極。司南的指針相當於一塊磁鐵,也有南極和北極之分。”</p>


    “指針的尖端是南極,指針的另一端是北極。大地的南極是地磁北極,根據磁力‘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司南指針就會始終指向南方。”</p>


    說到這裏,他總結道:“因此,兒臣認為,司南就是對磁力原理的應用,是一種指南技術。”</p>


    朱高煦麵露欣慰之色道:“你能有此見識,可見是對‘科技’二字下了真功夫的。”</p>


    他頓了頓,忽然問道:“朕經常說科技會改變世界,你覺得這是為什麽?”</p>


    “兒臣覺得,蒸汽機就是一種科技產物。若將來真的有人造出了體積更小,動力更強的蒸汽機,那麽整個世界,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p>


    朱瞻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舉了個十分恰當的例子。</p>


    注1:曾從政,號少潭,明代三僚人,他與廖鈞卿一起堪輿了明十三陵和北京故宮而有功,被授予欽天監博士,進至五品靈台郎,給假還鄉,額匾“開國名師”,後禦賜“精明地理”碑額金榜。</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棣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