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誰統治君士坦丁堡,老百姓都沒什麽差別,這話說起來很諷刺,但事實確實如此,甚至還有那麽一點點諷刺。</p>


    新崛起的奧斯曼帝國,雖然在王位繼承上麵,顯得十分瘋狂,但是他們對待征服的地方,還算寬厚,稅率很低,隻有百分之十,而且鼓勵商業發展,尊重當地百姓的習慣……隻要你認我當大哥,我就讓你過安穩富足的日子。</p>


    相比之下,在東羅馬這邊,還真比不上奧斯曼。</p>


    如果沒有徹底的變法,東羅馬就是死路一條。</p>


    且不論大明能拿出多少武力,就算給了,東羅馬也接不住。</p>


    一個腐朽萎靡,內部紛亂,爭鬥不絕,爛泥扶不上牆的國家,死到臨頭,是絕對沒法救活的。</p>


    就好比給完顏構再多的名將,他都能玩到稱臣納貢,管對方叫爹,無他,骨子裏帶的,想要挽救,實在是太困難了。</p>


    對於東羅馬也一樣,首先就要解決一個問題,憑什麽讓老百姓忠於你,支持你,跟你打仗?</p>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p>


    張希孟笑嗬嗬道:“你來求取救國之法,其實這個方法一點也不複雜。我們能打敗蒙古人,靠的也是公平!土地分配公平,稅賦承擔公平,打仗獎賞公平,官吏升遷公平……每一次打仗,我們都會越來越強大,最後當我們積累幾十萬大軍的時候,就足夠驅趕元軍。”</p>


    曼努埃爾眉頭緊皺,他痛苦搖頭,“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讓那些農夫也和貴族一樣,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如果我們敢這麽做,整個西方都會把我們當成異端,進行征討的。我們的下場會比死在奧斯曼手裏還要慘!”</p>


    張希孟微微一笑,“那你就甘心亡國嗎?”</p>


    曼努埃爾再一次無言以對。</p>


    這事情就這樣,不變法圖強,一點活路都沒有,變法圖強,勝算也不大,卻還有一絲絲希望。</p>


    但是一旦變法,學大明的方式治理國家,哪怕隻有十分之一,拿到了君士坦丁堡,整個西方立刻就會炸鍋的。</p>


    大明弄得都是什麽啊?</p>


    均分田土,萬民一致,天子權力來自百姓……這些全都是撼動西方根基的玩意,就比如科舉製一類的東西,幹脆能讓西方人抓狂!</p>


    即便是大明最普通的地圓學說,放到了西方,那也是要燒死的。</p>


    那個備受推崇的才女夏知鳳,放到了西方,就應該拿火烤了,而且還是文火烤!</p>


    簡直太可惡了!</p>


    你們這是動搖神明的根基,絕對要下地獄的。</p>


    甚至有這種念頭,已經是大逆不道了。</p>


    可同樣的問題,大明的強悍,也讓人瞠目結舌,五體投地。</p>


    曼努埃爾來這段時間,已經見識了不少。</p>


    就拿這座應天城來講,無論從規模,還是富庶程度上,都不是君士坦丁堡能比的……更要命的是,整個東羅馬,就剩下一座君士坦丁堡,而且很快還要改名伊斯坦布爾了。</p>


    可是在大明朝,蘇州,杭州,揚州,開封,北平……可以比肩應天的城市太多了,疆土也太遼闊了。</p>


    光是那個遼闊無比的地圖,就讓曼努埃爾傻眼了。</p>


    這是個多麽龐大的怪物啊!</p>


    試問哪個帝王,不想讓自己的國家遼闊強盛?</p>


    其實曼努埃爾還知道,大明朝的做法,其實有些像羅馬早期……彼時的羅馬也是以自耕農為主,老百姓除了耕田,就是打仗。</p>


    耕戰結合,簡直是西方的秦國,所以中國史書上稱羅馬為大秦,也不無道理。</p>


    隻是隨著國家發展,羅馬也出現了土地兼並,貴族霸占了太多田地,自耕農淪為佃農,奴仆。</p>


    強大的羅馬軍隊,也不得不轉換為雇傭軍……地方豪強做大,藩鎮割據,皇權衰弱……其實看羅馬帝國的曆史,很容易聯想到中國的王朝興衰,邏輯幾乎都差不多。</p>


    隻不過接下來的差別就來了,東方世界雖然王朝衰敗了,但是還有強大的文明存在,繼之而起的英豪,無不以一統天下為根本任務。</p>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方一次次涅槃重生,大一統觀念在每一次涅槃重生之中,不斷加強,到了後來,像三國兩晉南北朝這種長時間的分裂,已經不怎麽存在了。</p>


    可西方卻是不一樣,羅馬之後,再無羅馬。</p>


    更可怕的還是這個趨勢還越來越明顯,分得越來越碎,甚至任何試圖一統西方的努力,都會被視作犯罪,招致群起而攻之。</p>


    “我們都是被宗教信仰給害了!”</p>


    經過好幾天反思的曼努埃爾總算得出了一個堪稱經典的結論。</p>


    沒錯,東方雖然有神明崇拜,也有廟宇,當東方人是以一種理性的態度,對待神明的。他們不是無條件相信神明。</p>


    任何神明,隻有靈驗,能夠庇護信徒,幫著信徒完成夢想,才會得到推崇,不然的話,東方人就會毫不猶豫拋棄。</p>


    從這一點來說,東方人是神明的主人。</p>


    這一點就和西方人完全不同,西方人把自己視作神明的羔羊奴仆,從來不敢質疑神明,隻會覺得是自己不夠虔誠!</p>


    這是多麽愚昧可笑的行為!</p>


    正是宗教信仰,害了西方,製約西方走向富強!</p>


    沒錯,就是這樣的!</p>


    但張承天把曼努埃爾的感悟告訴張希孟之後,張希孟陷入了久久的沉默。</p>


    這個反思,還真是深刻啊!</p>


    “對了,現在應天城中,還有蘇杭等地,夷商多嗎?夷人學者呢?”張希孟好奇問道。</p>


    張承天立刻道:“不少,就是拂林國的不多,其他國家人數極多,其實也有奧斯曼的。而且咱們完成了環球航行,也見到了一些西夷,就比如佛郎機人,威尼斯人……他們也有陸續來到大明的。不過最多的還是倭國的,安南的。原來高麗也不少,不過現在高麗似乎不能算是蠻夷了。”</p>


    可不是嗎!</p>


    李善長折騰了這麽久,高麗的青壯幾乎都沒了,又有那麽多大明年輕人過去開拓,要不了多久,還真都成了一家人,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若幹年後,他們爭一些人物的出生地,或許會有點小麻煩……</p>


    “你說能不能讓這些夷人湊在一起,研究大明。”張希孟道。</p>


    張承天瞪大眼睛,“讓他們研究大明?”</p>


    “對,就是借助他們的視角,來看大明,最好能形成一種顯學……你明白我的意思吧?”</p>


    “明白啊!”張承天很幹脆道:“爹,其實早就有了,前些年咱們開海通商,有些夷商就把大明消息帶回國內,後來人家知道咱們打敗了大元朝,那就更了不得了。翻譯大明的經典……對了,您老人家寫了那麽多文章,也被翻譯過去……頭幾年還鬧了很多笑話,比如把玄之又玄,翻譯成黑啊黑!現在的情況好了很多,尤其是聽那幫蠻夷反省,也挺有意思的。”</p>


    “反省?反省什麽?”</p>


    張承天道:“自然是反省他們沒有契約精神了。”</p>


    “沒有?”張希孟微微皺起眉頭。</p>


    張承天理直氣壯道:“可不是,您老人家瞧瞧咱們的商人,說出去的話,一言九鼎,吐口唾沫就是個釘!再瞧瞧那幫西夷,每次寫在文書上的東西,還耍弄文字遊戲,想盡辦法鑽空子,簡直不當人子!所以說,他們永遠都是蠻夷!做不了文明人!”</p>


    張希孟也就默默聽著,漸漸的,他開始明白為什麽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為你粉飾太平了。</p>


    隻要你是最強的,自然就會有人撲上來,以你作為藍本,來反思自己。</p>


    這個效果差不多就是人家的孩子!</p>


    隻要考了第一名,就滿身優點,一點錯都沒有。</p>


    眼下這幫在大明的海外學者,他們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拿大明和本國對比,如果有什麽不同,那一定是自己錯了。</p>


    需要向大明學習。</p>


    如果再深挖一些,那就是文明劣根兒,人的素質太差……在這一點上,倭國的遣明使表現最為突出。</p>


    已經有人指出,倭國沒有學到儒家核心的仁,反而一味強調忠誠,下級要對上級服從,武士要服從大名……可荒唐的是,倭國竟然弄出了幕府將軍這麽個架空君王的奇葩玩意。</p>


    這就說明倭國的忠,也是假的,是虛偽的。</p>


    從根本上說,還是崇拜武力。</p>


    再說直白點,倭國的道德有問題,百姓素質堪憂。</p>


    唯有學習大明,徹底改變,才能讓倭國人,從一半野獸,一半人類的狀態走出來……</p>


    張希孟的樂趣不多,一大半都是這幫人給的,看著這些深刻的反思,張希孟有時候能笑一個下午。</p>


    而且這幫人不光是說,還有行動……事情就發生在安南。</p>


    朱英送來了消息,安南陳朝集結十二萬兵馬,南下攻擊占城,結果遭逢慘敗,國王都在軍前戰死了。</p>


    </p>


    前些年來過大明的一些學者,海商,他們湊在一起,認為陳朝皇帝的舉動,就是隋煬帝,勞民傷財,百姓無以為生。</p>


    現在昏君戰死了,正是天誅!</p>


    安南的有識之士必須站起來,消滅豪強,均分田地,耕者有其田!</p>


    短短一個月,他們就聚攏了五萬多人,安南震動,嶺南震動……</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大明第一臣最新章節